「還有別人和我一樣」 拉丁美洲第一所跨性別學校在智利

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社區中心裡,有一所招收 6-17歲跨性別學生的學校──「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不只如此,這所學校也是一所大家都能來上課的暑期學校。

單圖
文章插圖

去年 12月,「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跨性別學生艾瑪(Emma,中),在戶政機關等待換發身分證期間,姊姊(右一)一直陪在她身邊。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在學校被霸凌  只想尋死

16歲的安琪拉(Angela,化名)說,她在小學時受到同學嚴重的肢體和言語虐待,讓當時的她很想尋死。回憶起當時情況的安琪拉說:「我不想活著,因為他們對我做的任何事情,只讓我覺得糟透了。」

但現在的安琪拉已經不一樣了,她說:「我現在在這裡很開心,因為這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孩子。」

安琪拉口中的「這裡」,就是位於智利的「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Amaranta Gómez Regalado)跨性別學校。

拉丁美洲第一所

去年 4月,席琳那基金會(Selenna Foundation)在智利聖地牙哥(Santiago)成立了拉丁美洲第一所跨性別學校「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而安琪拉正是這所學校 20名學童當中的其中一人。

單圖
文章插圖

「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跨性別學生奧羅拉(Aurora),在教室外走廊展現側空翻的好身手。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小補充:「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是誰?

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是著名的墨西哥跨性別運動家,她將自己定義為「Muxe」,這個單字是墨西哥原住民文化薩波特克(Zapoteca)當中,專指出生時的生理性別為男性,但性別認同為女性的人。

智利這所跨性別學校,便是以這名跨性別運動家的名稱為校名。

跨性別恐懼症會影響整間學校

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一份報告就曾指出,校園內的恐同、跨性別恐懼症(transphobic)暴力,創造了恐懼、焦慮和不安的氛圍,而且這對校園內所有學生的學習都會產生影響。

這不僅會破壞學生和校方工作人員間的信任,還會導致學生討厭上學,失去和校園的連結。

單圖
文章插圖

另一名「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跨性別學生羅拉(Laura,左)像是走台步般充滿自信地走進教室。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從2017年開始

席琳那基金會主席席爾瓦(Evelyn Silva)說,她們最早從 2017年開始幫助跨性別兒童的家庭,這些跨性別學生經常在學校受到歧視,而不願上學。

學生人數不斷增加

接著席琳那基金會在聖地牙哥的社區中心租了一個空間,教這群跨性別孩子數學、科學、歷史、英文、藝術和攝影等課程,學生人數從最一開始的 5人,到 2018年底已經增加到 22人,另外還有 6名學生預定要在 2019年入學。

體制外的學校

然而,「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並不屬於智利教育體制下的正式學校,所以校內學生必須要接受教育部主辦的免費綜合考試,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成果。

「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表示,目前他們第一批學生已經考完考試,正在等官方通知結果是否合格。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課程裡,藝術領域的課程是很重要的一環。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降低成本  減少不上學的理由

談起「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營運方式,席爾瓦說這裡的教師都是無償工作,甚至連學校第一年所有的營運資金,都是由她和合作夥伴馬杜納塔(Ximena Maturana)自掏腰包。

席爾瓦說:「我們試圖將成本降到最低,這樣家長就不會說(孩子)沒有鉛筆而不願上學,不然這會變成學生離開學校的理由。」

非跨性別學生也能報名

不過從今年 3月開始,「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將要開始收學費,費用是每個月 7美元(折台幣約 215元)。

除了招收跨性別學生之外,「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還有開辦暑期學校,提供提供跨性別學生或單純沒有去學校上課的 20多名學童,諸如舞蹈等課程。

單圖
文章插圖

「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教室的白板上, 一定會掛著彩色的西班牙文單字「Bienvenides」,歡迎所有學生加入「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大家庭。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性別中立的「歡迎」

走進「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教室裡,白板上會用彩色字母拼出西班牙文單字「Bienvenides」,這個字是性別中立的「歡迎」,校方希望讓所有走進這間教室的學生都可以擺脫性別標籤。

比起西班牙文  更愛英文

智利《時代評判者報》(La Tercera)指出,他們發現「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學生特別喜歡英文,因為英文和西班牙文相比,不需要區分語言是陰性還是陽性。

不用分性別

「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學生費南多(Fernanda)便說:「在英文裡,你不需要改變單字的性別」、「你可以使用通用的字來描述某個人,而不需要先區分這個人的性別,我很喜歡這樣。」

單圖
文章插圖

艾瑪的姊姊(左)在戶政機關陪著妹妹換發身分證。智利從去年 11月起,允許年滿 14歲的跨性別者變更姓名和性別欄位。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單圖
文章插圖

「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跨性別學生維歐樂塔(Violeta),在下課期間跑到戶外大步一跳。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一直被逼問是哪個

安琪拉也提到,她之前在舊的學校時,大家會在下課時間一直問妳到底是哪個性別,「當大家都不談論跨性別的概念時,這會讓跨性別者很難在教室裡上課」。

公立學校不教

事實上,在智利的公立學校裡頭,是嚴格禁止教師教授或討論性別意識形態、同性戀和跨性別的議題,所以多數學生或教師可能對於跨性別者一無所知。

單圖
文章插圖

去年 12月,「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畢業典禮前夕,學生們在化妝室補妝。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變得更開心更有自信

雖然「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空間不大,但空間大小不是一所學校好壞的限制。不少家長發現將自己的孩子送來這所學校之後,孩子變得更開心,更有自信,也更積極想上學。

失去自我認同

「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學生艾力西斯(Alexis)的爸爸亞斯特(Gabriel Astete)說,他的兒子在舊的學校被迫要去男廁,但他想去的是女廁,艾力西斯在這種環境下開始失去自我認同,覺得跨性別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

「我在這裡很開心」

但當艾力西斯來到「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後,他也說了和安琪拉一樣的話:「我在這裡很開心,因為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孩子。」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畢業典禮上,跨性別學生賽巴斯坦(Sebastian,中)一手扶著學士帽,一手拿著他的學位證書向大家致意。「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目前只招收 6到 17歲的學童。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單圖
文章插圖

2018年11月28日,「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的學生們坐在教室裡,看著螢幕上的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宣布,新法將允許 14歲以上的國民可以修改戶政機關資料上的姓名和性別。當時皮涅拉在談話中提到,這項作法希望能消除跨性別者「備受歧視的痛苦經驗」。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智利社會風氣改變中

雖然「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是智利,同時也是拉丁美洲第一所跨性別學校,但長期在天主教會保守風氣下的智利,近年在社會問題上漸漸改變保守立場。

2004年智利將離婚合法化,2012年通過反歧視法,並在 2017年從 100%嚴禁墮胎,放寬到有條件墮胎是合法的,如果孕婦生命陷入危險、胎兒確定無法發育長大,或因為遭到強暴而懷孕等情況,都可以墮胎。

去年新法可換性別

去年 11月,智利通過性別認同法,允許 14歲以上的人可以改變身分證上的性別和姓名,如果是 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還需要法定監護人的同意,才可以更改性別。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阿瑪蘭達·戈曼茲·雷加拉多」學期的最後一天,學生們給老師柯蒂斯(Teani Cortes)一個大大的擁抱。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