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眾議院共和黨成員晚宴上演說。川普的言論被自由派人士認為充滿政治不正確。
路透社 / 達志影像顯得講者更「真性情」
過去,有不少研究在分析政治不正確的言論能達到什麼樣的功效,不管是激起聽眾的情緒或是讓政治人物被噓下台都有可能。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者發現,使用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可以讓講者看起來更「真性情」。
集中營、非法移民
舉例來說,當美國民主黨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用「集中營」(concentration camp)來指稱移民拘留中心,或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用「非法移民」(illegals)來指稱沒有證件的移民時,這些言論雖然都政治不正確,但能讓聽眾覺得歐加修-寇蒂茲和川普是很真實的人,且比較不容易被他人影響。
雖然不溫暖,但真
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助理教授施羅德(Juliana Schroeder)說:「政治不正確的代價是會讓講者看起來比較不那麼溫暖,但同時也讓他們看起來沒那麼心機,顯得更『真』。」
「結果可能會讓人在追隨政治不正確的領袖時,比較不會感到猶豫,因為他們(政治不正確者)似乎更忠於自己的信仰。」
無論政治或意識形態光譜為何,都會被政治不正確的言論給冒犯。舉例來說,「大老粗」一詞用來指稱美國南方白人見識少、不願接受新事物。
網友 Lee先定義何謂「政治正確」
至於研究人員是怎麼得出這樣的觀察呢?首先,他們找來了將近 5,000個來自不同意識形態背景、分散在政治光譜的實驗對象,並且進行了九項實驗,這些受試者都會被要求定義何謂「政治正確」。
研究人員在聲明稿中寫到:「受試者會這樣定義政治正確:在言行上去體恤/顧慮另一群人的感受,特別是那些被視為弱勢群體的人。」
「為了研究橫跨政治光譜的這個現象,研究人員聚焦在政治不正確的標籤上,像是『非法移民』,而非聚焦在政治觀點,像是『非法移民在摧毀美國』。」
無論背景為何,都會被冒犯
研究人員表示,這麼做可以讓他們更容易評估受試者對相同論述中單一詞彙變化的反應。他們發現無論受試者來自什麼樣的黨派或意識形態,他們都一樣會受到政治不正確言論的冒犯。舉例來說,稱呼貧窮的白人為「白垃圾」(white trash)比較容易冒犯到保守派而非自由派人士。
自由派 VS 保守派
研究人員表示:「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常常會針對自由派人士感到比較同情的團體,像是移民或是LGBTQ,所以自由派人士會傾向認為政治不正確的言論是負面的,保守派人士則會認為這些言論很真實。」
「然而,這種情況反過來說也一樣,像是用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如『聖經狂』(bible thumper)、『大老粗』(redneck)來稱呼保守派人士同情的團體。」
究竟,該怎麼稱呼從中南美洲進入美國的移民才「政治正確」呢?
路透社 / 達志影像使用政治正確的語言
在另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當講者使用政治正確的言論時,會給人一種講者容易受影響的感覺。
首先,研究人員請 500對受試者在網路上辯論,辯論的主題是「要不要資助歷史上的黑人教堂」,這個主題之所以會雀屏中選,是因為在先前的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支持和反對者大約一半一半,且不同政治意識形態者,在支持和反對上沒有顯著的差異。此外,這個主題包含了種族與宗教。
感覺更容易被說服
在辯論開始前,研究人員會指示其中一人使用政治不正確或政治正確的語言來闡述論點。最後,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在面對使用政治正確語言的對手時,普遍覺得自己在說服對方上表現得較好。研究人員表示:「人們會有種政治正確的一方比較好被說服的感覺,雖然事實並非如此。」
9月14日,在美國喬治亞州的達洛尼加(Dahlonega),白人民族主義者發起了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的活動。對他們而言,川普是具有魅力的領袖。
路透社 / 達志影像冷漠和不願意對話
這麼看來,似乎使用政治不正確的語言很有益處,然而,研究人員表示,人們在發表政治不正確的言論時,會給人一種比較冷漠且不願意參與對話的感覺。
除了個人魅力,還要夠了解聽眾
所以,如果想要發揮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帶來的效益,並且讓聽眾支持自己的論點又該怎麼做呢?
美國政經媒體Mic在報導中寫到,這需要宛如邪教領袖一般的個人魅力,並且講者要夠了解他們的聽眾。
Mic寫到:「就算我們深深地不同意川普的言論,但當川普在面對他的死忠支持者演說時,他肯定具有這樣的特質。」
上線時間:2019/09/16
增修時間:2019/09/17 修正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