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狀態:澳洲大火災情頻傳 居民自危、無尾熊陷生態危機

連日高溫、異常強風、長期乾旱,讓澳洲東南部各地的叢林大火頻傳,各界也無不處以最高警戒。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澳洲的叢林火災季不僅來得早,對各地區帶來的威脅也在持續增加。

歐新社 / 達志影像

災情頻傳  祭出最高警報

今年,澳洲東南部面臨了異常頻繁的大火事故,上百萬公頃的土地被大火襲捲、數百棟民房被毀、上萬居民無電可用、一些學校也暫時關閉,還有 6人死亡。

這幾天,澳洲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維多利亞州(Victoria)、南澳洲(South Australia)政府分別發布了最高層級的火災警報,要特定地區的居民視情況撤離或是尋求避難處,有些地區則發布了禁止在公共場合點火的命令。

一名維多利亞省的消防人員在受訪時呼籲民眾儘速撤離,他說:「不要待在那裡,如果火災發生了,你沒辦法活下去的。」

單圖
文章插圖

細看各個市鎮面臨的災情,澳洲城市雪梨(Sydney)、墨爾本(Melbourn)等地方在這一周面臨大火產生的霧霾。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本周二(19),維多利亞州的小鎮米爾杜拉(Mildura)出現因為大火引起的橘色沙塵暴,透過居民上傳在twitter的影像,可以看到四處「橘濛濛」一片,能見度也非常低。

此外,一名女子用自身上衣救下受困無尾熊的畫面引起瘋傳。這隻無尾熊在救下後隨即被送往無尾熊醫院治療,醫護人員指出,雖然牠的鼻子、腳、私處都出現嚴重燒傷,但已經沒有大礙。

單圖
文章插圖

事實上,除了人類以外,大火發生的地方有許多是無尾熊的棲息地,有關單位指出,至少有 350隻無尾熊死在這些大火中,對棲地造成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圖為本月 8號,一隻從大火中救出的無尾熊正在接受照護。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今年的大火季超乎往常

雖然說「叢林大火」是澳洲的季節性現象,但當局指出,今年的火災規模不僅前所未見,就連發生的時間都提早太多——過去的火災尖峰期通常介於 1月到2月之間——這自然也帶來了疑問,為什麼今年會這麼嚴重?氣候變遷是不是也為此推了一把?

單圖
文章插圖

澳洲當局已經出動成百上千名消防員,在控制火勢上卻還是很不樂觀。

歐新社 / 達志影像
圖集
文章插圖

今年大火嚴重程度超乎以往,自然也帶起相關討論。(點擊右側箭頭看更多照片)

歐新社 / 達志影像

不是直接原因  但確實助長了

嚴格說起來,氣候變遷不是直接導致叢林大火的原因,但許多專家均警告氣候變遷創造出一個更熱、更乾的澳洲,這確實會助長叢林火災的發生。

那個關鍵的一度

一如叢林大火和自然災害合作研究中心行政總監桑頓博士(Dr Richard Thornton)所說:「我們很難把特定事件歸咎於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特別是這個事件還在發生當中;然而,我們已經知道澳洲長期以來的平均氣溫已經上升了攝氏 1度。」

「而基本上,我們口中『好的火災季』和『糟糕的火災季』之間的差別,就取決於那多出來的攝氏 1度。」

單圖
文章插圖

拍攝於本月 11號的照片,紀錄下城鎮麥覺理港(Port Macquarie)的叢林遭逢大火的痕跡,與左邊的綠地成為顯著對比。

Newscom / 達志影像

打破既有認知的「胡說八道」

塔斯馬尼亞大學的消防中心主任、火災生態學家鲍曼(David Bowman)也抱持類似看法,他進一步說:「這次的火災規模大到難以想像,要是你跟過去的我說我們現在會面臨的情況,我還會覺得你是在胡說八道。」

鲍曼也認為,從這次火災的數量、規模、密度來看,通通都打破了人們對「澳洲叢林大火應該是什麼模樣」的認知,他說:「我想這凸顯了氣候變遷下會帶來怎麼樣的世界......如此的重大事件將會對研究、政策造成莫大影響。」

單圖
文章插圖

12號在雪梨,一名男子忙著清洗被粉紅色滅火劑潑灑到的汽車。

Newscom / 達志影像

有人警告過  但沒被正視

其實澳洲氣象局在 2018年報告中,就曾警告當局正視極端高溫可能會帶來乾旱等自然災害;今年 4月與 9月,1名退役消防局長與 22名災害應變領導人曾兩度向澳洲政府發出公開信,警告極端氣候環境可能導致叢林大火危機,並要求要和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有關部門見面,卻都遭到拒絕。

因此,有些批評聲浪也導向對氣候變遷議題態度被動的澳洲政府,不過澳洲政府對此還沒有正面回應。

單圖
文章插圖

在新南威爾斯州某處的大火過後,畫面只剩下一片灰白。

Newscom / 達志影像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