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赤坂豪華餐廳淺田屋 (Asada) 內,藝妓真由(右)正在調整藝妓小郁(左)的和服。雖然假髮讓戴口罩變成了一件苦差事,不過小郁還是想辦法戴上口罩防疫。
路透社 / 達志影像時代不一樣了 藝妓人數越來越少
1964年,正逢日本首次舉辦東京奧運,這也是育子(Ikuko)第一次踏上東京的土地,來到赤坂藝妓區接受訓練。現在,育子已經是一名出類拔萃的藝妓,並且是年輕藝妓的「大姊」。
今年 80歲的她回憶到:「當我剛到赤坂時,這裡大約有超過 400名藝妓,人數多到我根本記不得她們的名字,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現在,大約只剩下 20名藝妓在赤坂活動,也越來越少人前來拜師學藝,尤其是現在。
不准幫客人斟酒、不准碰觸客人
在COVID-19(武漢肺炎)當道的現在,人們害怕待在密閉空間觀賞藝妓的表演,讓表演的數量掉了 95%。剩下的表演則須遵守嚴格的社交距離規範:不准幫客人斟酒、不准碰觸客人、彼此得維持兩公尺的距離。至於戴口罩這件事,因為藝妓穿戴的精緻假髮會遮住部分耳朵,讓她們很難掛上口罩,因此大部分的藝妓選擇不戴口罩。
在受訪當天身穿鳶尾花圖案黑色絲綢和服的育子說:「當妳和客人坐得近的時候,說起話來比較有滋有味,妳能展現熱情;當妳和客人相隔兩公尺時,對話就被打斷了。」
在沒有表演的日子裡,退盡脂粉的藝妓們會趁機灑掃庭除,這正是日常生活的一環。
路透社 / 達志影像沒有表演的時候 藝妓都在做什麼?
因為表演被大量取消的關係,藝妓真由(Mayu)和小郁(Koiku)賦閒在家,真由忙著整理她的相片和和服,小郁則忙著和家中養的蘇格蘭摺耳貓玩,以及重拾先前她沒時間看的書,其中包含「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作品。
真由說:「以前我們有時忙到沒時間睡覺,直接去練習表演,即使如此也好過現在。」
「當妳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時,妳什麼事也做不成。我很不安,一想到可能會有第二波疫情出現就覺得很害怕。」
化妝師、造型師、著裝師 大家都不好過
除了藝妓受到疫情的影響,圍繞著藝妓的化妝師、假髮造型師以及和服著裝師的生活也都不好過。幾十年來負責幫藝妓化妝的化妝師神田光修(Mitsunaga Kanda)說:「每一場我負責的活動都被取消了。」
「我們在幫藝妓化妝時,會觸碰到她們的皮膚和臉,但我們現在很小心,尤其是在靠得特別近的時候,我們是不會說話的。」神田光修補充道,化妝師現在都會戴上口罩和面罩工作。
藝妓化妝師神田光修和假髮造型師戴著面罩和口罩,替眼前的地唄舞舞者花崎杜季女(Tokijyo Hanasaki)打扮。
路透社 / 達志影像向政府申請紓困補助
而在疫情重創藝妓產業的現在,藝妓們有什麼方法能好過一點呢?
育子分享道,除了藝妓協會幫忙支付房租、所有藝妓也可以向日本政府申請 100萬日圓(折台幣約 28萬元)的紓困補助,目前大部分藝妓都有去申請;然而,對薪水驟降到零的藝妓來說仍然不容易,育子說道:「我算是還有一點存款,但對年輕藝妓來說情況很慘。」
盡量安排大一點的房間
藝妓表演餐廳的負責人淺田松太(Shota Asada)則提到:「我們會盡量安排最大的房間(供藝妓表演),盡力保存藝妓傳統文化。」
決定轉換跑道 不當藝妓了
然而,有的藝妓可能撐不過這一波疫情,決定轉換跑道另謀生路,這也是許多維護傳統文化者擔憂的事情。
前藝妓湯川倫代(Michiyo Yukawa)現在負責經營一間酒吧,且不定時在這間酒吧舉辦藝妓表演,她說藝妓必須想辦法讓更多人欣賞她們的迷人之處。
湯川倫代表示:「她們有一種獨特之美,她們接受過其他人沒接受過的訓練,她們花了很多錢投資在擔任藝妓上──這正是讓她們如此特別的原因。若藝妓文化就這樣消失,真的會是一件很令人難過的事。」
「現在正逢最糟糕的時刻,我們要怎麼撐過去?」
今年 80歲的藝妓育子在家中講電話,自從疫情來襲,她的表演場次驟減,收入也大不如前。
路透社 / 達志影像在藝妓育子(右)的帶領下,著裝好的藝妓真希(中)、小郁(左)準備搭乘計程車出發前往表演場地。
路透社 / 達志影像藝妓真由(右)與小郁(左)掀開東京赤坂豪華餐廳淺田屋 (Asada) 的門簾,待會就要替賓客帶來一場精采的表演。
路透社 / 達志影像在待會要開始表演的餐廳內,藝妓育子身穿熊本熊的圍裙練習,這件圍裙時時提醒她自己的家鄉熊本縣。
路透社 / 達志影像在賓客到來前,藝妓們先彩排以防屆時表演出錯,餐廳女侍也趁此機會開始布置桌面。
路透社 / 達志影像離開表演場地的藝妓、卸下厚重的妝容後就跟常人無異,她們會一起吃飯聊天。
路透社 / 達志影像彼此也會一塊上街逛逛,並且謹記防疫的重要原則:戴口罩。
路透社 / 達志影像在沒有表演的日子裡,藝妓們也一刻不得閒。圖為正在上舞蹈課的藝妓們。
路透社 / 達志影像美麗精緻的和服要價不斐,對藝妓們來說是一項必要投資,但也讓有心想進入藝妓界的年輕女性裹足不前。
路透社 / 達志影像在疫情來襲前已經逐漸沒落的藝妓產業,在疫情蔓延後又該何去何從呢?
路透社 / 達志影像上線時間:2020/07/27
增修時間:2020/07/29 修正內文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