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格殺勿論」緬甸逃兵證實洛興雅大屠殺存在

即使未來證實這兩名緬甸士兵的陳述為真,人們不過多瞥見緬甸軍鎮壓洛興雅人行動的一個角落,但這個角落,已足夠讓世人怵目驚心。

單圖
文章插圖

周二,兩名自稱是緬甸軍逃兵的人出面證實,緬甸長年以來對洛興雅的鎮壓確實發生過,絕非傳聞。圖為 2018年,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縣(Cox's Bazar)洛興雅人難民營中的一名女性,與周遭的人們一同舉起明信片,紀念一年前他們遭緬甸迫害,被迫逃離家園的歷史。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首度有軍方人士出面證實大屠殺

周二(8),緬甸政府對洛興雅人(Rohingya)的種族屠殺一案出現曙光,兩名自稱緬甸軍方逃兵的人,在一支影片中供出其部隊對洛興雅人犯下的暴行。倘若未來兩人的說法得到證實,這將不僅是首度有軍方人士出面證實大屠殺確實發生,也將一舉推翻緬甸政府始終拒絕承認犯下種族屠殺罪的說法。

Two #Myanmar soldiers currently in the hands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 ICC were instructed to “shoot all...

Fortify Rights 發佈於 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在「鞏固人權」組織的Facebook頁面上,貼出了《美聯社》所撰寫有關兩名士兵陳述的報導。圖為祖南敦。

提供19名兇手名單、軍階

本次出面證實洛興雅大屠殺確實存在的兩名士兵妙運敦(Myo Win Tun,音譯)、祖南敦(Zaw Naing Tun,音譯)分屬不同部隊,根據人權團體「鞏固人權」(Fortify Rights)的計算,兩人共提供包括自己在內的 19名軍人姓名及軍階,當中有 6名是高階指揮官,全數皆曾參與過緬甸軍方對洛興雅人的暴行。

單圖
文章插圖

雖然世人早已耳聞緬甸軍對洛興雅人的暴行,但從聽見當事人親自描述當下的情景,又更加超乎人們的想像。圖為 2017年在緬甸孟都(Maungdaw),一名緬甸軍人(中)扛著武器與一名緬甸警察(右)在路上巡邏。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看到人就殺」

根據妙運敦的說法,當他隨部隊襲擊其中一個洛興雅人的村落時,第 15軍事行動中心的指揮官下達了「見人就殺」的命令。而在一次行動中,他的部隊更一舉殺害、掩埋了 30名洛興雅人,其中包括「8名婦女、7名小孩以及 15名男子、長輩」。

軍方執行的性侵案確實存在

在陳述中,妙運敦承認他曾是緬甸軍性侵洛興雅女性中的一份子。當時,在指揮官「殲滅所有Kalar」(註)的命令下,他的部隊殺害該次行動中的所有洛興雅男子,將遺體踢入一個大坑,隨後性侵、殺害現場的女性,他也是其中一名兇手。

註:Kalar是緬甸軍對洛興雅人的蔑稱。

共計180人與兩人直接相關

另一方面,祖南敦的陳述內容與妙運敦相似,他也曾隨部隊執行過殺害洛興雅人的行動,唯一的差別是他宣稱自己未曾性侵殺戮現場的女性。

根據人權團體「鞏固人權」的計算,至少有 180名洛興雅人是直接死於兩人之手。

單圖
文章插圖

從 2017年8月開始,緬甸軍對洛興雅人的鎮壓行動,導致大量洛興雅人逃離家園,不少人一路逃進鄰國孟加拉尋求援助。圖為 2017年在孟加拉與緬甸交界的帕朗卡利縣(Palang Khali),洛興雅人在獲得孟加拉軍隊的許可後,持續湧入孟加拉設立的難民營中。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來自孟加拉的移民

多數洛興雅人是在 1824-1948年英國殖民緬甸時期,從孟加拉抵達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他們信奉伊斯蘭教、講孟加拉語方言,相較緬甸當地人來說很不一樣。

1982年緬甸軍政府通過公民法,導致大部分的洛興雅人失去國籍,因而被政府限制無法自由地離開若開邦,也沒有參與政治、接受教育的權利。

聯合國真相調查小組:緬甸軍種族屠殺洛興雅人

從 2017年開始,國際上開始傳出緬甸軍計畫性鎮壓洛興雅人的消息。2018年,聯合國真相調查小組經過仔細調查後,將緬甸政府對洛興雅人採取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定調為「種族屠殺」,進而加大國際的譴責聲浪,但緬甸政府卻始終否認這項指控。

單圖
文章插圖

直到如今,緬甸政府及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仍否認國際上的指控,不時表態支持軍方的行動,拒絕承認對洛興雅人執行種族屠殺。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鞏固人權:兩人說法有一定可信度

人權團體「鞏固人權」認為,從妙運敦、祖南敦兩人的說法與先前聯合國真相調查小組報告說法吻合這點來看,他們的說法應該有一定的可信度。

國際媒體:影片真實性有待查證

但國際媒體並非沒有疑慮,畢竟外界目前對影片的背景資訊實在所知甚微,影片拍攝時間、地點、兩人的真實來歷、目前身在何方,各界也都是眾說紛紜。

具體身分、人在何方,細節資訊尚不明朗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妙運敦、祖南敦兩人曾被緬甸若開邦當地的反政府軍「若開洛興雅救世軍」(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 ARSA)拘留,錄完影片後不久,兩人被送往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未來可能面臨審判,或是以證人的身分出庭作證。

但是這項說法卻被ICC否認,ICC發言人阿卜杜拉(Fadi el Abdallah)表示:「這項說法並不正確,這兩人並不在ICC的拘留名單中。」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 2月,一名遭緬甸官方逮捕的洛興雅母親,在開庭結束後,抱著孩子離開位於仰光的赫列古法院(Hlegu court)。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仍有正向看待的聲音

雖然目前有不少質疑影片真實性的聲音,但也有不少人對兩人的出面抱持正面態度。

鞏固人權的主席史密斯(Matthew Smith)認為,從兩人的說法中,顯示緬甸軍是一支正常運作的軍隊,有專屬的中央指揮體系指揮士兵們的行動,「在洛興雅人的案例中,指揮官下令部屬們犯下殲滅、種族屠殺洛興雅人的罪行,而那正是他們所做的」。

期待未來有更多人出面發聲

全球法律行動(Legal Action Worldwide)的執行董事穆維(Antonia Mulvey)表示,如果兩人說法最終得到證實,將會是國際針對緬甸鎮壓洛興雅人調查案的一大突破。

她說:「這兩人的軍階也許不高,但人們已經確實看見整起鎮壓洛興雅人的行動存在一條明確的指揮鏈,我們也期待未來有更多人願意出面發聲。」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