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從窗戶跳下逃生 俄國校園槍擊案9死21傷

周二早上九點多,一名年僅 19歲的男子闖入了喀山的一所學校,並對著上課上到一半的學生及老師開槍掃射......

單圖
文章插圖

俄國安全局的武裝人員在案發後魚貫地走進 175號學校。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9死21傷

本周二(11),在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Tatarstan Republic)的城市喀山(Kazan),一名持槍男子於當地時間早上 9時20分左右,突然闖入 175號學校(School Number 175)進行掃射,造成 9死 21傷的慘劇。

兇手年僅19歲

根據俄國偵查委員會(Investigative Committee of Russia)的官方代表佩特倫科(Svetlana Petrenko)表示,該男子的身分已被確認,是名為加利亞維耶夫(Ilnaz Galyaviev)的當地居民,出生於 2001年,只有 19歲。

單圖
文章插圖

當天共有 21輛救護車與隨行醫療小組被派往現場救援傷患。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單圖
文章插圖

調查人員在事發隔天(12)進入學校進行搜索。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七名八年級學生死亡

而本案的 9位死者中,有 7名都是年約 15歲的八年級學生,另 2位則是校內的老師及職員;至於 21名傷者裡,有 18人是學生,其中 6位傷勢嚴重,被送往加護病房救治中,另 3位則是老師。

「我們失去了七個孩子......四個男孩和三個女孩。」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明尼哈諾夫(Rustam Minnikhanov)悲痛地向電視台如此表示。

總統:兇手是恐怖分子

根據報導,這位被總統明尼哈諾夫稱為「恐怖分子」的 19歲少年加利亞維耶夫,是有進行過官方註冊的合法持槍者,他當時登記的槍枝為一把半自動的霰彈槍。

雖然目前尚未清楚兇手的犯案動機,也不確定他是否有同夥,但加利亞維耶夫疑似是這次案發學校以前的學生,畢業後就讀同樣位在喀山的TISBI管理大學(University of Management "TISBI"),但一個月前因為成績不佳而遭到退學。

另一方面,據俄國媒體《Meduza》指出,加利亞維耶夫曾經在社群媒體上稱自己為「神」,他的受害者們則是「生物廢棄物」(bio-waste),並透露自己要在自戕前先殺掉「很多」人。

單圖
文章插圖

學校一樓的窗戶在槍擊案發生時遭到破壞。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單圖
文章插圖

罹難者家屬在 175號學校外頭痛哭失聲。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先爆炸才槍擊

回到事發當下,根據《韃靼通訊社》(Tatar Inform)報導,一名老師指出,在槍擊發生前曾經有爆炸的聲音傳出,但不確定是什麼造成的:「在第二堂課剛開始時,我們聽到了爆炸聲響,於是所有老師都把孩子鎖在教室裡面,槍擊是在三樓發生的。」

另一名目擊學生則向俄國媒體《Mediazona news》訴說了槍擊剛開始時的情境:「大家都陷入了恐慌並大喊『關上門』,大概一分鐘後班導師跟著吼叫:『我們正在關門了!』」

「我們在大約 15分鐘後才出去教室,但不是從窗戶,我本來想要這麼做的,可是老師立刻把窗戶關上說不可以。」

兩名孩子死於墜樓

事實上,雖然有少數學生在案發當下是從校園裡跑出來的,但也有幾名孩子是從窗戶跳樓逃生,甚至 9名死者中的其中兩位,就正是因為自三樓躍下,才不幸身亡的。

單圖
文章插圖

案發後,一名來自俄國安全局的武裝人員於 175號學校外頭戒備。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兇手已被拘捕

至於兇手加利亞維耶夫,他並沒有機會能夠在案發後逃逸、也沒有成功自戕,而是在現場被俄國安全局(Federal Security Services of Russia)的武裝人員壓制並逮捕歸案。

俄國偵查委員會則透露,它們目前已經針對此次的槍擊事件,成立了大型謀殺偵查專案。

檢討槍枝管制措施

而案發過後,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除了向罹難者家屬致哀,也同時要求境內安全部隊「俄國國家近衛軍」(National Guard of Russia)的負責人佐洛托夫(Viktor Zolotov),必須「馬上」想出新的槍枝管制措施,限制市民可以擁有何種武器。

另一方面,喀山當地目前已經針對各個學校增強了維安措施。據市長辦公室向媒體表示,學校的所有出入口都受到了限制,不得隨意進出。

單圖
文章插圖

校內同樣有持槍人員在站哨,他的身後則是在槍擊過程中碎裂的玻璃門。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單圖
文章插圖

喀山的人們在 11號晚間為不幸罹難的學生跟教職員點蠟燭致哀。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單圖
文章插圖

也有人在學校外頭擺上了紀念的花束及玩偶。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俄國校園槍擊案相對罕見

對於俄國來說,校園槍擊事件相對罕見,而且近年來的幾起事件都是由案發學校的學生所犯。

2019年11月,在遠東地區小鎮布拉戈維申斯克(Blagoveshchensk),一名學生在自己就讀的大學中開火,造成一名同學死亡、三人受傷,他於犯案後立即自戕。

2018年10月,在附屬俄國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克赤市(Kerch),一名科技大學學生射殺了 19位學生,並於犯案後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

據《德國之聲》駐莫斯科記者舍溫(Emily Sherwin)表示,其實一般校園內的攻擊事件中通常都沒有槍,而且是偶發性的攻擊,例如曾有兩起持刀案、一起持錘案,都是學生為了私人的理由而行兇。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