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裝過新年 馬國維夫查尼狂歡節

跨年後的 2個禮拜,馬其頓共和國的維夫查尼村( Vevcani)開始慶祝他們的新年,男男女女穿上奇裝異服走到村莊的大街上遊行,慶祝儒略曆的新年聖瓦西里日(St. Vasilij Day),這個國際知名的活動就叫做維夫查尼狂歡節(Vevcani Carnival)。
 
小補充:儒略曆是什麼?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網頁,儒略曆是凱撒(Caesar)大帝於公元前 46年制定之曆法,為一種重要之天文曆法。若年之數目為4之倍數時,則該年為 366平太陽日;若非4之倍數時,則為 365平太陽日。儒略曆一年之平均長度 365.25平太陽日,比回歸年長約 674秒。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維夫查尼狂歡節在每年 1月的13、14日舉行,到現在已經有 1,400年的歷史,在狂歡節期間人們會穿上具有異教信仰、宗教議題、諷刺政治意涵的服裝與面具,走上街頭遊行來慶祝新年。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圖中紅色標籤處,就是舉辦聖瓦西里日的維夫查尼( Vevcani)村。他的位置靠近馬其頓共和國與阿爾巴尼亞的邊界,距離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 170公里遠。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愛情故事
維夫查尼狂歡節誕生自一個可愛的愛情故事,傳說在很久以前,村裡最俊美的男人在出國前和村裡最美麗的女生訂了婚。這個男人在國外工作的時候,從高處摔落,臉也不幸遭到毀容。當他回到村莊的時候,就拜託他的朋友們一起戴上面具把臉藏起來,讓他的未婚妻可以比較容易接受他受傷的臉,於是,維夫查尼狂歡節就這麼誕生了。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狂歡節玩什麼
狂歡節第 1天下午,上村的村民和下村的村民進行遊行,然後在村里的廣場會合,表演他們的創意,表演就像一場沒有劇本的精采戲劇,整個村莊都是舞台,所有的人都是演員和觀眾。到了晚上,村民會拜訪每個家庭,祝福人們新年快樂。
 
第 2天清晨,所以參加遊行的人再一次拜訪每個家庭,以聖人瓦西里( Vasil)之名祝福大家節日快樂。下午時分,村人會在村子中心跳傳統的民俗舞蹈,用火燒毀遊行用的面具,為狂歡節畫下句點。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戴上面具的人們一起走到街上參加遊行。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維夫查尼的村民塗黑臉部,表演異教信仰的舞蹈。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1名參加遊行的男人跳過燃燒的火堆。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小朋友好奇地靠在窗戶看著街上的遊行。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融合了異教信仰和現代主義,維夫查尼狂歡節的遊行看起來既古老又新穎。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穿黑衣服的女人開心地在遊行的人群中舉著手跳舞。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一個參加遊行的紅衣人走著走著,就到路旁推擠拍照的攝影師。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這個有趣遊行的重點就是盡可能用想像力和創造力表現出自己。人們戴著生動逼真的面具參加遊行,傳統常見的有 3種面具:音樂家面具、新郎新娘面具以及愚人奧古斯都(August the Stupid)面具。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頭上綁著白布條的男人和吊掛的歐元鈔票。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一群遊行者把臉全都塗白,穿上黑白色的衣服在隊伍中走著。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維夫查尼狂歡節在 1993年加入世界嘉年華城市聯盟( World Federation of Carnival Cities),成為更加出名的國際狂歡節,每年都吸引了馬其頓國內外數千人一起穿上奇裝異服參加這場盛事,有機會到馬其頓旅遊的人不妨到當地一看究竟。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
01 This is where you wanna go: the Carnival of Vevchani
02 Vevcani Carnival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