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粽
越南粽子主要分成 2種,一種是方粽(Banh Chung),一種是圓粽(Banh Day)。方粽的外型是方的,用糯米、綠豆和豬肉做成,外面再包上葉子放進大釜裡蒸過後食用。圓粽則是圓型的,由糯米做成。越南氣候溼熱,越南粽可以在室溫下保存將近 1個月,因此被視為過年期間的重要菜色。
王位爭奪戰
傳說中,越南粽是由鴻龐氏王朝(Hong Bang Dynasty)的王子蘭柳(Lang Lieu)發明。據說,鴻龐氏王朝的第6代雄王想要尋找下一任繼承者,因此他把21個兒子都找來,要他們各準備一道菜,誰的菜最得他的歡心,就由那位王子繼承王位。所有的王子紛紛出發到最遠的地方尋找特別又珍貴的異國菜,準備獻給雄王,只有第18位王子蘭柳,因為很早就失去媽媽,從小就過著貧窮孤單的生活,家境貧困的他沒辦法像其他王子一樣到遙遠的地方尋找珍奇的菜,只能在自家附近尋找菜肴。
有天,一位仙女來到蘭柳的夢中教他做粽子,驚醒後,他趕忙照著仙女的指示,用糯米做圓型的粽子,代表頭頂上的藍天;再用糯米、豆泥和豬肉做出方形的粽子,象徵著廣闊的大地,獻給雄王。雄王吃了之後印象深刻,決定把王位傳給他,從此以後,象徵著「天圓地方」的方粽和圓粽就成為越南過年必備的食物。
各種口味的越南粽
根據地區、宗教、個人喜好的不同,越南的粽子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變化,像是給喜歡甜食的人吃的甜粽(Banh Ngot);給素食者跟佛教徒吃的素粽(Banh Chay);還有越南南部的圓筒粽(Banh Tet),外型不是傳統越南粽的圓形和方形,而是圓筒狀。
照片中 85歲的老奶奶正在準備包粽用的粽葉,葉子可以用尖苞柊葉(Phrynium placentarium)或是香蕉葉,葉子必須仔細的清洗乾淨才能保存粽子的美味。
路透社當地居民正在準備糯米和豬肉。粽子用的糯米跟綠豆都要挑品質比較好的,挑選完畢之後,綠豆泡水 2小時,糯米泡水 12- 14小時。豬肉則是偏好選肥的,切成片狀加進鹽、胡椒、洋蔥調味。
路透社當地民眾正在把糯米包進粽子裡。
路透社居民把粽子包成方形的,包粽用的繩子要先浸泡過鹽水,繩子才有足夠的彈性。
路透社狗狗看著男人把粽子放進籃裡。
路透社居民準備把粽子放進蒸粽子的大釜裡。
路透社越南粽要煮上10-12個小時,這段期間大人和小孩都會一起守著大釜。
路透社全家總動員 團圓的滋味
《維基百科》提到,做粽子是一個全家總動員的活動,一家大小都要共同進行準備。
以往越南的傳統,會在過年時候全家人團聚在溫暖的火爐邊,一邊合力做粽子,一邊聊天分享過去 1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許願過好年。近年來越南家庭人數逐漸減少,生活也日漸忙碌,越來越少家庭在家裡自己做粽子。但過年吃粽子仍舊是越南人過年必備的重點活動,在過年時期仍舊可以看到許多賣粽子的店家擠滿了人,準備買粽子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團聚,享受團圓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