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動物一條生路」世界最大動物跨越橋將完工,終絕路殺從美國跨黨派合作開始

你有看過美洲獅界的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嗎?如果沒有的話,現在讓你看看美國加州這隻名為P-22的美洲獅。P-22雖然沒有出演任何一部電影,但牠在2歲時穿越兩條高速公路,來到美國環球影城附近的格里菲斯公園(Griffith Park),成為洛杉磯野性的象徵。

雖然最終,P-22仍敵不過長年的慢性疾病寄生蟲感染,以及曾多次受到車輛撞擊等交通事故的外傷,但牠的死也讓大眾注意到野生動物保育,促使世界上最大野生動物跨越橋的建立。

◆ 原文上線時間:2024/05/30

◆ 增修時間:2025/10/23

◆ 增修內容:2025還沒完工,2026就會蓋好了啦!

文章插圖

網友 wikimedia

上國道,下地獄

對美國駕駛來說,101號國道(US 101)是宛如地獄般的高速公路,上路前必須做好塞車的心理準備;但對於棲息在阿古拉山(Agoura Hills)、聖莫尼卡山脈(Santa Monica Mountains)的野生動物來說,101號國道是比地獄還要可怕的災難,宛如鏈鋸般的高速公路,切開了原本的自然生態,阻斷了遷徙的路線,讓原本一座山變成了一座「孤島」,嚴重威脅到牠們的生存。

位於加州南部的聖塔莫尼卡山脈,除了可以看見山貓、土狼、騾鹿、400多種鳥類的蹤影,適應力極強的美洲獅也同樣棲息於此。然而,因人類的開發壓縮了動物的棲息地,加上交通意外的「路殺」,或是誤吃下人類投放的老鼠藥而死的動物數量卻也逐年增加。聖塔莫尼卡山脈國家休閒區的生物學家傑夫西基奇(Jeff Sikich)表示,

「路殺是美洲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因棲息地不夠導致的近親繁殖,也嚴重影響牠們的生存率。」

文章插圖

網友 flickr

寂寞的孤島,近親繁殖的獅群

2022年,發表在《獸醫產科學》(Theriogenology)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洛杉磯地區的9隻美洲獅的異常精子數過高,且尾巴也呈現蜷曲的狀態,其中還有2隻美洲獅的睪丸異常,這都是動物因近親繁殖、缺乏遺傳多樣性導致的跡象。

《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期刊的調查也顯示,聖塔莫尼卡山脈的美洲獅種群遺傳多樣性,是該物種有史以來最低的紀錄。此外,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如果聖塔莫尼卡山脈的美洲獅持續被高速公路「隔絕」在外,牠們在50年內滅絕的機率高達99.7%。

由於種群規模(Population size)過小,只要幾起車禍或是關鍵個體誤食老鼠藥死亡,就有可能破壞繁殖,將種族推向滅絕;反之,只要每年有一兩隻來自其他地區的美洲獅加入該種群,就能將滅絕風險顯著降低至2.4%。

文章插圖

圖為國家公園管理局,透過GPS追蹤美洲獅的數量,每種顏色代表一隻不同的獅子,顯示有多少獅子試圖穿越該地區。

網友 flickr

美洲獅界的布萊德彼特

根據公園管理局統計,自2002年以來該區至少有32頭美洲獅被車撞死,但其實大多數的野生動物,都不會輕易踏上101號國道——除了這頭膽子異於常人的美洲獅。

2012年,人們在加州第二大的都市公園格里菲公園(Griffith Park)發現了一頭美洲獅的身影,研究團隊將牠命名為P-22,P代表美洲獅(Puma),22則是美洲獅研究中的編號。

雖然在都市裡看到野生的美洲獅不太尋常,但比起驚慌失措當地人反而自然地將P-22視為好萊塢明星,加州國家野生動物(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的貝絲普拉特(Beth Pratt)回憶道,「洛杉磯人將這頭美洲獅視為『鄰居』,如果晚餐時間遇到牠,只會拍下照片然後說『嘿!P-22 來找我了』。」

沒有人知道,P-22是如何穿越車來車往的高速公路,來到這裡的。2013年,國家地理頻道的攝影師溫特(Steve Winter)追蹤P-22的GPS蹤跡,埋伏多日後,拍下這張P-22漫步於黑暗中,與背後HOLLYWOOD招牌字樣相互映,如夢似幻的照片。P-22帥氣與優雅的外表,也讓他被冠上美洲獅界的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稱號。

Steve Winter(@stevewinterphoto)分享的貼文

P-22的出現,讓人們開始重視野生動物保育的議題。因為P-22的生活看似自由,但實質上牠跨越兩座高速公路,來到80公里處遠的都市叢林,P-22只是從一個孤島,來到另一座沒有同伴的寂寞孤島,再次凸顯出野生動物被道路困住的困境。

閃得了一台車,躲不了一輩子

2014年,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NWF)和聖莫尼卡山基金會發起了「拯救LA美洲獅」(#SaveLACougars)的運動,計畫蓋一座橫跨101號公路的野生動物跨越橋,而P-22無條件成為了代言大使,該運動也將P-22形容成,

「一個孤獨、沒有約會的單身漢,在好萊塢山漫遊,與其他同類隔絕。」

2022年12月,P-22被發現健康狀況不佳,除了腎衰竭、心臟病等因老化的慢性病外,經GPS比對,獸醫也發現牠身上有許多撕裂傷、顱骨骨折等重傷,應該是曾遭車輛撞擊所致。

最後,野生動物協物遺憾地宣布,因傷勢過於嚴重,將為P-22進行安樂死,以提早減輕牠的痛楚。2022年12月17日,P-22也終於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城市流浪,數千名喜愛P-22的粉絲參加了牠的哀悼喪禮。

P-22的死,喚起更多大眾的注意,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在其聲明表示,

「P-22在洛杉磯中心的荒野孤島上生存,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並重振了保護我們多樣的本土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努力。」

跨越黨派,為P-22建立動物跨越橋

雖然P-22無緣見到野生動物跨越橋的啟用,但在牠過世之前,美國國會也宣布作為「兩黨基礎建設」的一部分,將撥款資金以作為投資建設。這座預估造價9千萬美元(約新台幣29億)的動物橋,超過一半為私人捐款,其中又以慈善家沃利斯安能堡(Wallis Annenberg)捐贈的2600萬美元,成為推動這項建設至關重要的關鍵,而這座動物跨越橋也將以沃利斯的名字命名。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道路生態中心主任弗雷澤先令(Fraser Shilling)表示,

「在此之前,沒有人討論過動物跨越橋,因為它被視為昂貴且不切實際的想法。目前感覺幾乎沒有什麼議題,是能讓共和黨與民主黨一起合作,但這是一個。」

文章插圖

網友 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文章插圖

網友 UrbanizeLA

世界最大動物跨越橋

根據公園管理局表示,因為每隻成年雄性美洲獅的「活動範圍」約為100平方英里,在不共享領地的前提下,聖莫尼卡山脈能夠容納的成年美洲獅數量大約是10至15隻。因此,許多動物學家都十分期待動物跨越橋,能夠改變野生動物們的生活。

而這座長64公尺、寬50公尺的沃利斯安能堡動物跨越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跨越橋,跨越八條車道,重新連接聖莫尼卡山以及西米丘陵(Simi Hills)。

(2025更新)不只是一座橋,更是一場動物的旅程

對於101號公路上的駕駛者來說,這座跨越橋可能只是普通的隧道或是橋,但對於動物來說,它不是一座橋,而是一座覆蓋植被的小山坡。雖然每天都會有30萬輛車從橋下呼嘯而過,但工程師在設計上也加入自然隔音屏障,旨在過濾高速公路的噪音與車頭燈的亮光。

文章插圖

2023年3月動物跨越橋的施工畫面,當時橋面還未搭起。

網友 The Annenberg Foundation
文章插圖

2024年5月,橋面搭建起來啦!

網友 The Annenberg Foundation
文章插圖

2024年5月,橋面搭建起來啦!

網友 The Annenberg Foundation
文章插圖

2024年5月,橋面搭建起來啦!

網友 The Annenberg Foundation
文章插圖

2025年4月,工程團隊在橋上放上土壤,並準備開始植栽工程。

網友 The Annenberg Foundation

加州國家野生動物的貝絲普拉特花費多年的心力,收集種子、培育符合當地生態系統的耐火植物,「很快地,不管是美洲獅還是山貓等野生動物,都能輕易地通過這座橋。你還會看到帝王斑蝶在上面產卵,西部圍欄蜥蜴也會在上面生活。」

建立動物跨越橋,不只是為了動物,也是為了人們。根據美國聯邦政府數據顯示,每年約有200人死於野生動物交通事故,2萬6千人因此受傷,估計超過100億美元的損失。

原本,沃利斯安能堡動物跨越橋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完工。不過2025年10月21日,當地媒體報導表示,橋上數千株本地植物的植栽工程已完成,表示跨越橋已進入最後完工階段,預計將能在2026年完工。

超越半個世紀被困在兩邊的野生動物們,即將得到每個洛杉磯人夢寐以求的東西——擺脫交通的機會。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