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熱怎麼上體育課?」學生頻中暑,體育館沒冷氣 日本政府的高溫運動禁令有用?

日本電視劇和動漫中,最適合揮灑青春汗水的地方,是炎炎夏日的球場;但是對於現實中每個月都在創高溫紀錄的「沸騰時代」,在青春汗水滴落地面前,會先倒地的,可能是體育課、社團活動上承受不住炎熱高溫的學生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數據,小學國中高中的學生因天氣炎熱而中暑的數量,平均每年約為5,000人,其中以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的學生佔多數。去年8月,山形縣一所國中有13名學生在操場練習運動會時,集體中暑被送往醫院,也有一名女學生,結束社團活動後,疑似因中暑昏倒,經搶救後仍不治。

因校園內的中暑意外頻傳,也讓人們開始爭論:

「天氣這麼熱,體育課和社團活動該怎麼辦?」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wikimedia

不用上體育課的標準是什麼?

當年年都在刷新有史以來最高溫紀錄,中暑已經不是在冷氣房、保健室躺一下就好的「個人問題」。尤其對於十分重視校園社團活動的日本來說,必須在戶外進行訓練或比賽的足球棒球,甚至是在室內身著厚重護具的劍道跆拳道,成為夏天不得不重視的運動傷害。

2019年,日本體育協會最新版的「預防中暑運動指南」(熱中症予防運動指針),將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列入校園體育活動的標準,如果WGBT數值超過31度℃,「原則上」應禁止所有運動,特別是孩童。

現在日本許多學校都設有WBGT測量器,根據氣溫、濕度、輻射熱、氣流等四項數值計算出的「高溫指數」,這也成為是否該進行體育課或是運動類社團活動的主要依據。

單圖
文章插圖

資料來源:日本體育協會

地球圖輯隊

數值僅供參考,各校自由標準

在廣島市,當「高溫指數」超過標準時,應停止社團活動和游泳課程;北海道教育委員會則規定,高溫指數達31℃時,原則上應停止社團活動,高溫指數超過33℃時,將考慮臨時停課;千葉縣某小學,也曾因氣溫超過36度,取消了戶外游泳課程。

日本全國各地因酷暑而取消社團活動與戶外課程的情況越來越多。但,也不是所有學校或社團都會遵守「運動禁令」,因WBGT數值僅為一個數據「參考」而非強制,即使數值顯示溫度過高、禁止運動,體育課或社團活動也並不一定會被取消。

日本學校的運動會多半在6月或10月舉辦,兩人三腳、拔河、紅白拋球大賽、障礙賽跑,這些日本運動會上最常見的比賽項目,現在卻成為學生們不得不在高溫下練習的苦差事。

綜合日媒報導,去年9月,山口縣一所國小有12名學生被送往醫院,神奈川縣一所國中則有20名學生緊急就醫。這些學生都是因為在炎炎夏日下,在戶外練習運動會項目而中暑。

千萬不要小看中暑

在炎熱的夏日,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都非常有可能中暑,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影響中樞神經功能,導致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或多重器官衰竭。自1975年到2017年間,日本學校發生過170起因中暑而身亡的事故,其中有145件發生運動類社團的社團活動期間。

針對這些事故,日本大學體育協會(UNIVAS)副會長川原貴表示,一般來說,剛加入社團的國一新生,因為體力不足且不適應炎熱的天氣,相較於國三的學生更容易中暑。

即使氣溫低於30℃,如果濕度超過60%,汗水難以蒸發,中暑的風險也會增加。當身體狀況不佳時,體溫調節功能會下降,因此,睡眠不足、疲勞、感冒等也是應該注意的因素。

雖然政府積極宣導中暑的危險性,但為什麼在WBGT數值超標的夏日,有些學校的體育課、社團活動卻沒有被取消?

學生:不能練習好焦慮、取消比賽也好困擾

一名體育老師望向操場上頂著烈日練習運動會項目的學生們,無奈地表示,「即使老師也不希望,學生在炎熱的天氣下練習,但只要有人提出『取消練習,就來不及準備運動會的項目』,學校也難以要求老師強制取消戶外活動。」

這種「難以通融」的情況不僅限於事前的練習,即使在活動當天,也很難因「高溫指數」超標而取消或延期。因各類大型活動都需要充分準備,如果因天氣炎熱而延期一個月,整個學年度的計畫都必須有所調整。當被問及可能取消活動的看法時,學生們也表達了憂慮:「比賽前無法練習會讓人很焦慮」,「雖然不想中暑,但取消比賽同樣令人困擾。」

根據環境省中暑防治網站的數據,8月份千葉縣佐倉市超過「高溫指數31℃」的天數,從2014年的12天增加至2023年的31天,且並高溫並非只有在正午時分。2023年8月有22天,從早上8點開始就超過「高溫指數31℃」,且持續到下午4點。如果嚴格遵守WBGT指數規定,幾乎整個8月都無法在戶外練習。

那,為什麼不用室內場地?

日本體育協會發放的「預防中暑運動指南」寫道,除了要補充大量的水分外,避免直射陽光、移動到陰涼處、選擇涼爽的時間運動,也是預防中暑的方法。但對於日本學童來說,他們能運動的場所非常有限。

在千葉縣的運動少年團(スポーツ少年団)擔任足球教練的塩津裕一表示,原本練習時間是週末早上9點至12點,近日因為暑假天氣太熱,他希望能將練習時間改為傍晚,但是小學操場的使用時間僅能借到下午五點,儘管他向地方政府、附近居民提出申請,也遲遲得不到許可。

塩津也曾考慮租借學校的體育館,但因為踢球的力度較大,無法確認體育館的耐用性,雖然他提出使用較軟的足球,或是「禁止射門」等訓練,也依舊借不到場地,

「我認為比賽可以避開夏季舉行,但練習時間確實是一個難題。

市區的體育振興部門只負責處理附近居民的投訴等設施管理,他們似乎不太關心中暑對策。」

當冷氣已成教室必需品,體育館呢?

過去,學校教室安裝冷氣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時的注意力。然而,時至今日,室內冷氣已成為學生從戶外回到室內,得以降溫、好好休息的「綠洲」。

根據文部科學省2022年「公立國中小學冷氣設置狀況」數據統計,一般學生們使用的「普通教室」的冷氣設置,已經從2017年的52.2%來到2022年的95.7%,隨著地球暖化逐漸加劇,有冷氣的教室已成為必需品。

但像是音樂教室、理科教室、特別活動室等「特殊教室」,2022年冷氣設置僅有63.3%;室內「體育館」的冷氣設置更是只有15.3%。

單圖
文章插圖

資料來源:文部科學省

地球圖輯隊

體育館不需要裝冷氣嗎?

2020年,為防止新冠疫情肆虐,日本政府積極推動在室內加強通風的政策,但考量到場館的大小與經費,是否該在體育館內加裝冷氣,成為現在地方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

今年初,能登半島大地震重創石川縣,因房子倒塌只能住在避難所的受災戶,面臨的卻是無冷氣可吹的情況,防災交通課的負責人表示:「由於體育館的結構難以降溫,僅靠移動式冷氣機也需要20台以上,儘管如此,在盛夏時期還是難以應對。」

根據文部科學省2022年「公立國中小學、高中體育館冷氣設置狀況」數據統計,全國小學和國中體育館中的冷氣設置率僅為11.9%。按都道府縣劃分,東京都的設置率達到82.1%,明顯高於其他地區,而設置率超過20%的只有大阪府、兵庫縣、栃木縣、奈良縣等5個府縣,絕大多數地區的設置率僅為個位數,甚至是0。

不管是作為避難所抑或是預防學生運動時中暑,學校體育館的冷氣設備體現的是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

單圖
文章插圖

資料來源:文部科學省

地球圖輯隊

文科省設施助成課的負責人表示:「許多地方政府會優先選擇,在學生長時間停留的普通教室和特別教室安裝冷氣。財政規模的差異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安裝體育館的空調系統需花費數千萬日元。儘管國家有部分補助制度,但實際上安裝進度非常緩慢。

小心!游泳也會中暑

面對沒有冷氣的體育館,改跳進涼爽的泳池內成為多數人們,想到的夏日消暑法,但根據日本體育振興中心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17年,日本共有179名小學生和國中生,在游泳池內中暑而被緊急送醫。

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教授永島計指出,「流汗然後蒸發,是人體調節體溫的方式。但在水中,身體無法將熱量排到水中,最後會不斷累積在體內,尤其當水溫升高到33、34度以上時,更容易增加中暑的風險。此外,人在水中也不容易察覺口渴,容易陷入脫水的狀況。」

由於日本學校的游泳池,仍是以「室外游泳池」為大宗,為避免中暑狀況發生,日本各地學校已在暑假期間關閉游泳池或是停止游泳課程。雖然根據文部科學省的指導方針,「當水溫加上氣溫達到65℃以上時,可中止游泳課程,安排學生們至圖書館使用電腦,或是在教室自主學習。」但曾任職於靜岡縣某國中老師的杉山(すぎやま)認為,不是每個學校都配有相對的硬體和資源,教師人數不足的問題也是一大挑戰。

不管是年久失修還是室外游泳池水溫問題,都讓學校或地方政府開始檢視,學校室外游泳池的留存問題。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pxhere

不辦在甲子園,還叫甲子園嗎?

自1924年開始,「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固定在阪神甲子園球場舉辦,在這座球場承載無數棒球少年的汗水與淚水,「甲子園」一詞也象徵高中棒球的最高榮譽。但這座擁有百年歷史、每年8月舉辦的棒球盛事,在天氣越來越熱的現在,也同樣迎來新的考驗。

今年,甲子園首次因應炎熱高溫,移除中午時段的賽程,改將比賽分為上午8點、下午4點或6時30分兩個時段。但即使調整時段,或是提供移動式冷氣、降溫頸圈等降溫設備,今年仍有56名選手因中暑而送醫,人數幾乎是去年的兩倍,且因天氣過熱而抽筋的狀況也頻頻發生。

是否該放棄「甲子園」的美名,將沒有屋頂遮蔽的阪神甲子園移至室內巨蛋球場,或是天氣較涼爽的城市?這個答案可能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出一個解決方式,但是在其他的體育競賽、學校的運動會,因應炎熱的天氣,比賽日期和場地紛紛做出了改變。

抵擋不了炎熱,就換時間和地點

暑假期間舉辦的「全國高中綜合體育大會」,因屬於教育活動的一部分,無法改動時間,因此每年都會更換舉辦地點。從2024年開始,考慮到高溫影響,男女足球的舉辦場地,將固定於日本較涼爽的福島縣、北海道舉辦。

根據日本TBS電視台報導,自新冠疫情爆發後,福岡市內的小學和國中,在防疫、防暑意識兼顧下,原本固定在9月舉辦的夏季運動會,自2024年開始,市內224間學校,其中有155間選擇在5月舉辦「春季運動會」,另外有69間選擇在10月舉辦「秋季運動會」。

同樣為避開炎熱的夏日,一些學校也打破原本夏季運動會的傳統。福岡市的九州產業高中自前年開始,將運動會場地改在有屋頂可以遮蔽的福岡PayPay巨蛋;福岡第一高中、第一藥科大學附屬高中則是將運動會改為傍晚6點後舉辦。

福岡大學運動科學部檜垣靖樹教授指出:

「中暑的風險無法完全避免,因此與其設定舉辦月份,不如建立一個能迅速應對突發情況的環境更為重要。」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photo-ac.

天氣在變,運動觀念也急需改變

上一代的「鐵的教育」認為在烈日下能撐多久就撐多久,但這樣的訓練方式放到現代已不可同日而語。當個人因素加上惡劣的環境因素相互疊加時,中暑症狀即會以猝不及防的方式發生,社群媒體上也有許多老師們哀嘆,即使發給學生運動飲料、讓他們在陰涼處休息,甚至也允許學生們撐傘、戴頸部冷卻器或是使用小型電風扇,但中暑情況依舊頻繁。

在橫濱市立港南台第一中學擔任田徑教練的田島聡表示,該校已經取消在上午11點至下午2點進行室外的社團活動,且從5月開始操場便已搭建可提供陰涼處的帳篷。他也強調雖然校方有採取預防措施,但最重要的學生自身的身體管理,「相較過去,現在的夏天已無法進行高強度訓練,」

「現在的學生普遍不會隱忍,感到不適就會馬上說出來,這其實是好事。」

但田島聡教練也指出,即使想選在清晨進行長跑訓練,也很難得到附近居民的同意。參與制定「預防中暑運動指南」的川原貴指出,由於不同運動的特性、運動強度以及孩童們體力狀況各異,任何的指南方針都只能作為基礎。從調整比賽和練習的時間、設立人們可以在晚上安全運動的場地,或是不在最熱的8月舉辦比賽,都是可以預防中暑的做法,

「頻繁補充水分和休息只是治標不治本。從校方、家長,再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甚至是當地居民都應該思考,該如何在酷暑下進行體育活動的方法。

現在是時候改變過去運動觀念的時候了。」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
  1. 小学校「暑すぎてプール中止」だけじゃない酷暑対策…休み時間の外遊び制限、体育の授業は振替、登下校時は日傘、ネッククーラー、水筒を持参
  2. 元小学校教員が経験した“過酷すぎる”夏。冷房20℃でも教室が「サウナのよう」に暑い理由
  3. 夏も練習したいのに… 熱中症対策と地域の理解 部活指導者と生徒が悩むジレンマ #こどもをまもる
  4. 小中学生が直面する熱中症リスク どんな対策が必要?
  5. 相次ぐ子どもの搬送…学校に「暑さ指数計」配備も対策に課題
  6. 『気象データ』
  7. 南海トラフ地震がこの猛暑に起きたら…たどり着いた避難所で命を失いかねない「エアコンなし体育館」の実態
  8. 小中のエアコン設置 いまだ半数 暑くても設置率1割未満の自治体も 莫大な予算が課題
  9. 公立学校施設の空調(冷房)設備設置状況について
  10. 空調(冷房)設備設置状況 (高等学校)
  11. どうすべき?真夏の教育活動 小一男児熱中症死から考える
  12. 熱中症、プールでも注意 専門家「体温調節できず危険」
  13. 熱中症予防 「運動禁止」守れない学校
  14. 相次ぐ子どもの搬送…学校に「暑さ指数計」配備も対策に課題
  15. 夏のインターハイ 北海道でも熱中症、サッカーは冷涼地で固定開催
  16. 熱中症対策で変わる体育大会 春開催?秋開催?それぞれの違いやメリットは?
  17. “熱中症予防”で悩ましい運動会の実施時期「春→秋」に変更の動き加速も日程調整に苦慮
  18. <Q&A>夏の高校野球にも警鐘 専門家に聞く、スポーツ熱中症を防ぐには? 体を鍛えていても起こるの?
  19. 学校のプールが廃止に?老朽化や費用問題などで変わる水泳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