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以嶄新的策展思維,讓藝術跳脫傳統展場的框架。這裡沒有寬闊的美術館白牆,取而代之的是溫潤的居住空間;沒有制式的展覽動線,而是讓觀眾如同探訪朋友般,在一個個充滿驚喜的房間中徜徉。從日本藝術家角谷紀章挑戰視覺的攝影作品,到不丹新銳金柏麗探索內在風景的繪畫,每開一扇門,都是一次藝術的邂逅。
六十家畫廊,六十種藝術風景
本屆展覽匯聚了35家台灣畫廊與25家來自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和法國的國際畫廊,共同打造出一場跨越地域的藝術盛宴。
在這場藝術進駐計畫中,每個展間都訴說著獨特的故事。來自東京的四季彩舍(SHIKISAISHA)帶來了角谷紀章的《Frosted Window #91》,藝術家巧妙運用智慧型手機的快照,創造出如同窺視般的朦朧美感。透過模擬磨砂玻璃窗的效果,觀者彷彿站在窗前,試圖透過半透明的玻璃捕捉外界的景象,每個人都能在這片朦朧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想像。
《Frosted Window #91》角谷紀章 (Kisho Kakutani)。
四季彩舍|角谷紀章(1993年生,兵庫縣神戶市)以日常照片為靈感,創作喚起觀者想像的繪畫作品,融合日本美術精神與現代感性,代表作《Frosted Window》和《Curtain》探索模糊視覺與解讀的可能性。
合作夥伴《Head in the Cloud》金柏麗 (Zimbiri),礦物顏料、不丹傳統,119 x 114 cm
丹之寶|《Head in the Clouds》系列探討著自我反思,畫面中的老虎象徵著「自我」及「自我意識」。Zimbiri 邀請觀者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挑戰,並反映出藝術家內心的精神旅程;每幅畫作都鼓勵著人們思考心靈的景觀,並傳達出:以開放且不加評判的態度面對困難時刻,將能夠在內心找到通往自由與韌性的道路。
山口藍的作品《Shichifuku》。
也趣藝廊|山口藍以江戶時代遊廓花魁女子的生活為靈感,結合書法、琳派、和服紋樣等富含日本文化的圖象符碼,在加入現代感性的同時,以細膩柔美的筆觸繪於古韻氣質老物件上,重新賦予新的時代意義。
解讀之窗、日常對話,在生活中看見藝術
在這場藝術旅宿中,許多展間都在探索藝術與生活的連結。Artemin Store 則以全新企劃「Living Project」亮相,呼應「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的核心理念。策展團隊邀請五位陶藝藝術家,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將藝術創作融入平凡的日子裡。每位藝術家都以陶土為媒材,在手與材料的互動中展開對話,創作出既實用又充滿個性的器物。即便形狀相似,每件作品卻因製作過程中的微妙差異,賦予其獨特的生命力。這些作品不僅是實體物件,更是藝術家內心情感的具象化表達,讓生活與藝術彼此交融,共創詩意與溫度並存的日常。
《material》馬川祐輔(Umakawa Yusuke) ,陶Ceramic,15.5×16×20cm
Artemin Store|來自日本兵庫縣的陶藝家馬川祐輔,透過作品探討生命、人類、意識,以及物質與生命之間的關係,將這些深刻的哲思融入陶藝創作中。本次展出的 《material》 系列作品,是馬川對「身體作為意識容器」這一想法的詮釋。結合功能性與藝術性,這些作品將杯子與碟子的實用功能與藝術形式相融合,創造出既實用又具有美感的進化作品。以簡單的球體為基礎,透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展現出獨一無二的個性,如同將深刻的哲理注入日常,帶給人耐人尋味的感動。
新世代的藝術視野
展覽特別關注年輕藝術家的創作能量。在「發現藝術」展區中,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策劃的「青春圖景」展出了五位1989年至1998年間出生的藝術家作品。這群深受數位文明與社群文化影響的創作者,透過油畫、水墨、雕塑等多元媒材,展現出對傳統風景題材的全新詮釋。
香港畫廊GAROME則以「Feelings Mutual」為概念,創造出一個近似冥想的空間體驗。涅普頓畫廊(Neptune Gallery)更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時光》為靈感,讓藝術家們在時光長河中刻劃專屬的印記。
《鍛造之丘》(Forged Hills),馬堤耶.馬哈切克(Matěj Macháček)90 × 60 cm,墨、壓克力、紙,裱於畫布。
安卓藝術|馬哈切克的創作以鮮豔而對比強烈的色彩為基調,貫穿於神秘且永恆的風景敘事中。這些風景源於現實場景,逐步拼湊出對「存在」的詩意描繪,展現出他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刻詮釋。
合作夥伴推動藝術創新的動力
為鼓勵藝術創新,展覽特別設立「新賞獎」與「最佳空間呈現獎」。
「新賞獎」著眼於35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期待發掘兼具當代藝術性、市場性與潛力的作品。評審團橫跨學術、收藏、策展、媒體四大領域,為新銳藝術家提供重要的曝光機會。
本屆「新賞獎」優選得主由「也趣藝廊」台灣藝術家彭思錡脫穎而出,得獎作品《輪廓-玩物XVII》以陶瓷和生漆為創作媒材,彭思錡的創作養分沉潛於東方書畫修復經驗,由於陶瓷脆弱的特性,使得她對每件作品都投以文物般縝密的工藝精神。這件極為纖薄的葉片作品,上葉緣呈現蜿蜒及殘缺,封存在其孱弱的瞬間,試圖並存輕與重、逝去與保存、虛構與真實的關係。
《輪廓-玩物XVII》(Gimcrack XVII),彭思錡,24.5 x 17 x 4 cm,陶瓷,生漆
合作夥伴「最佳空間呈現獎」則表彰那些能巧妙運用飯店空間特性的參展畫廊,鼓勵創新的展示手法。
當藝術離開了美術館的莊嚴殿堂,走入飯店的私密空間,一種全新的觀展體驗隨之誕生。在「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中,每個轉角都可能藏著驚喜,每扇門後都有一個獨特的藝術宇宙在等待被發現。這不只是一場藝術展覽,更像是一次充滿驚喜的探險之旅,邀請所有藝術愛好者一同參與這場別開生面的藝術住宿體驗。
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
地點|JR 東日本大飯店 台北 10-13樓(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33號)
藏家預展|2025年01月10日(五)13:00 - 19:00
貴賓預展|2025年01月10日(五)15:00 - 19:00
公眾開放|2025年01月11日(六)11:00 - 19:00
2025年01月12日(日)11:00 - 19:00詳細展覽資訊請洽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