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見的未來」馬斯克預言:2029人類登陸火星、10年後AI比人更聰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數位時代文/ 陳建鈞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Verdict with Ted Cruz

AI的加持下,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近日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接受美國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採訪,分享了對10年後世界的預測,認為屆時將有大量機器人協助社會運轉,並且自動駕駛技術會變得非常普遍。

10年內,AI將比人更聰明!

馬斯克認為,基於目前的發展速度,10年內AI將在認知能力上超越最聰明的人類,同時還會出現大量的機器人進行生產工作、協助社會運轉,「最終將會有數十億個人形機器人。」

目前許多車廠極力投入的自動駕駛技術也會更為普及,90%駕駛任務都由AI負責,「若拉近到5年內的話則是50%。」

且拜這些機器人所賜,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將趨近於零。 「商品和服務將變得接近免費。你將擁有數百億個機器人,它們會為你製造任何東西或提供任何你需要的服務,基本上接近於無成本。」 馬斯克表示。

到時候人類該做什麼工作?馬斯克強調,生活在物質極度富足的AI時代裡,生產任務已經交給了機器人與AI負責,人類更大的挑戰是尋找自己的價值與成就感。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Verdict with Ted Cruz

人類最快2029年登陸火星

除了AI技術之外,探索火星同樣是馬斯克對未來描繪中的一環。馬斯克預測,最快2029年人類就能成功登上火星, 「我認為最快會在2029年,我認為不會超過之後的兩到四年,不是無人登陸,而是人類踏上火星表面。」

馬斯克指出,應該要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能夠自給自足、持續發展的城市,這樣即使地球的補給中斷,火星文明也能持續下去。「即使地球的補給船停止運送,火星城市也能夠繼續成長、維持繁榮。」他強調,「這樣一來即使地球發生了什麼事,文明也能延續下去。」

單圖
文章插圖

馬斯克創辦的火箭公司SpaceX設計、製造的火箭Falcon 9。

網友 SpaceX

馬斯克還透露,他雖然心繫火星已久,最初並沒有親自創立公司、建立火箭登陸的想法,而是希望運用從PayPal賺到的資金,送一個植物溫室到火星,藉此激發公眾興趣、促使NASA提昇預算。

然而,過程中他發現根本沒有價格合理的可靠選擇,「所以最終我放棄了,意識到我需要創辦一家火箭公司。」

不過,或許有一部分是馬斯克渴望理解宇宙本質的好奇心驅使。「我想了解宇宙的本質,理解宇宙。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前往其他行星、尋找外星文明。」馬斯克透露,「這能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宇宙從何而來,往哪裡去。」

專利是為「創新緩慢的人」準備的

此外,在這次採訪中馬斯克還分享關於商業經營的一些看法。他提到,專利是「為創新緩慢的人準備的」,並且可能阻礙創新,這也是為何特斯拉公開了大量專利,免費提供其他業者使用,申請專利也只是為了避免專利蟑螂找麻煩。

換言之,在馬斯克的看法中,想法並不值錢,實踐想法的執行力才是最有價值的。

單圖
文章插圖

特斯拉、SpaceX公司的執行力,皆被視為馬斯克的一大優勢。

網友 iMoD Official

特斯拉、SpaceX的執行力也一直被外界認為是他們的一大優勢。不過馬斯克表示,特斯拉、SpaceX之所以能夠有效執行各種計畫,原因是「不得不如此」,他也在過程中積累大量經驗。

例如在製造上,最初特斯拉是計畫將製造外包出去,然而卻找不到適合的廠商接手,「我們被迫將特斯拉和 SpaceX 幾乎所有東西內部化。我們之所以在製造方面非常傑出,是不得不如此。」

數位時代

數位時代

長期聚焦於全球、台灣與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創業、數位行銷等議題的動態及趨勢。受到企業領袖與新世代菁英的喜愛,更引領台灣社會對「新商業」的關注與討論。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