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遊樂場變戰場,俄飛彈炸死9名烏克蘭兒童 和平談判陷僵局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4月4日星期五,俄羅斯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家鄉克里維里赫(Kryvyi Rih)發動飛彈攻擊,造成至少19人死亡,其中9名為兒童,另有超過70人受傷,成為今年最嚴重的平民傷亡事件之一。

儘管美國主導的停火談判正在進行,俄方仍持續對住宅區與能源設施發動攻擊。雙方互指違反協議,戰爭未見止歇。澤倫斯基直言:「俄羅斯根本無意停火。」而國際間的反應,也讓烏克蘭感到力不從心。

歡樂的遊樂場,瞬間變成地獄

烏克蘭中部城市克里維里赫,再度成為俄羅斯飛彈襲擊的目標,造成震撼國際社會的慘劇。根據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州長謝爾蓋·利薩克(Serhii Lysak)表示,4月4日,俄羅斯發射的彈道飛彈擊中一處住宅區旁的一處兒童遊樂場,造成19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9名兒童,另有超過70人受傷,包括一名僅三個月大的嬰兒。原本歡樂的遊樂場,瞬間成為血腥地獄。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16歲的科斯佳尼廷·諾維克(Kostiantyn Novik)和表弟相約到公園遊樂場玩;57歲的焊工謝爾蓋·斯莫托洛克(Serhii Smotolok)則在公園旁的餐廳露台上喝著啤酒放鬆心情;7歲的拉季斯拉夫·亞茨科(Radislav Yatsko)坐在父母的車後座,正準備從郊外別墅返回家中。誰也沒想到,這片日常的公園,下一刻會被戰火吞噬。

一枚俄羅斯飛彈擊中遊樂場附近,碎片四處飛濺,瞬間奪走他們的生命。科斯佳尼廷和表弟當場死亡,斯莫托洛克被碎片擊中流血而亡,拉季斯拉夫則在車內遭到重創,不治身亡。「到處都是血,」拉季斯拉夫的父親羅迪昂·亞茨科(Rodion Yatsko)回憶。他跪在車邊,哀求醫護救兒子的命,直到一名男子走來低聲說:「結束了。」

遊樂場周邊都是鮮血與人類組織,窗戶破碎,飛彈撞擊點留下深深的彈坑。聯合國與當地官員初步研判,俄羅斯使用的是「伊斯坎德」(Iskander)彈道飛彈,彈頭於空中引爆,碎片如暴雨般落下。

圖集
文章插圖

畫面帶有裸露與血腥內容,請斟酌點閱。

繼續閱讀

網友 @ZelenskyyUa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家人們為7歲的拉季斯拉夫舉行葬禮,母親穿著黑色頭巾,一手摸著他身上的絨毛玩偶,一手顫抖著喚他名字三次,彷彿要把兒子從長夢中叫醒。

現在,曾經是兒童嬉戲的遊樂場,變成一座無聲的墓園。長椅、鞦韆與旋轉木馬上堆滿了娃娃、糖果與鮮花,到週一傍晚,最大的一堆幾乎已將遊樂設施掩蓋。

「我只想讓孩子自由奔跑、快樂長大,」母親安娜·亞茨科(Anna Yatsko)說,「但現在,連公園遊樂場都不安全。」

俄國國防部:鎖定烏克蘭與西方軍官

市長奧歷山大·維爾庫爾(Oleksandr Vilkul)指出,此次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故鄉克里維里赫而言,更是一場難以承受的國殤。當局隨即宣布全國哀悼日,國內外逾30位外交官,包括美國大使,也於事發後前往悼念。

襲擊毀損了數十棟民宅、六所學校及多家商店,並稱這是一場「血腥的夜晚」。

俄羅斯國防部聲稱,當時鎖定的是在餐廳集會的85名烏克蘭與西方軍官,但《紐約時報》調閱監視器畫面後指出,餐廳內實為美容產業活動現場,參加者多為女性,工作人員在爆炸前才剛打掃完畢。

「他們就是殺害孩子與平民。」拉季斯拉夫的母親安娜說,「說什麼停火,都是假的。」

事實上,週五的攻擊並非孤例。克里維里赫距離前線僅約65公里,自戰爭以來一直是攻擊目標。就在此次襲擊前兩日,哈爾科夫(Kharkiv)也有四人在無人機襲擊中死亡。儘管危機四伏,市民仍試圖在廢墟中尋找片刻平靜。聯合國與國際記者的報導一再證明,俄羅斯所謂「只針對軍事目標」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澤倫斯基:俄國根本無意停火

克里維里赫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故鄉,此次襲擊是一場難以承受的國殤。當局隨即宣布全國哀悼日,國內外逾30位外交官,包括美國大使,也於事發後前往悼念。

事發後,澤倫斯基總統透過社群媒體表示:「這場攻擊證明了俄羅斯根本無意停火,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他進一步批評部分西方反應過於軟弱,例如美國駐烏大使布里奇特·布林克(Bridget Brink)在 X上僅以「驚駭」來形容事件,卻未明確點出兇手是俄羅斯。澤倫斯基直言:「這樣的反應令人失望,連『俄羅斯』兩字都不敢說出口。」

他的妻子奧蓮娜·澤倫斯卡(Olena Zelenska)也在社群平台上寫下沉痛文字:「外國人問我們現在是不是比較安靜了,聽說有停火。我們也聽到了……是警報聲、是飛彈聲、是哭聲。這些聲音會永遠留在我們身邊。」

和平協議陷入僵局

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近期密集會晤俄烏雙方代表,強調「時間不多了」,若俄羅斯再不展現誠意,談判將失去意義。他說:「我們想看的是行動,而不是空洞的承諾。」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雙方持續交火,彼此指控對方違反協議。烏克蘭曾提出無條件的30天全面停火方案,俄羅斯拒絕後提出僅限黑海與能源設施的部分停火。雖然雙方上週已就黑海與能源目標初步達成美方斡旋的共識,但俄方隨後提出新條件,包括解除對其金融與出口的制裁,使協議實施進度停滯。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克里維里赫慘劇發生。飛彈落點不僅距離民宅僅數十公尺,更直接擊中兒童遊樂場與鄰近餐廳,造成街道殘破、天花板塌陷、樹木橫倒。

許多歐洲外交官也對此次襲擊表示譴責。英國駐烏大使馬丁·哈里斯(Martin Harris)在 X 上表示:「烏克蘭尋求和平之際,俄羅斯卻不斷攻擊遠離前線的平民。今天對克里維里赫的飛彈攻擊清楚表明它無意停戰。」德國駐烏大使馬丁·耶格爾(Martin Jaeger)也直指:「俄羅斯才是侵略者。」

當戰爭沒有底線,和平也將遙不可及

這場襲擊再次撕裂了烏俄之間的「停火幻想」。儘管雙方仍有對話,但俄羅斯飛彈與無人機的攻擊,從未停止,甚至頻繁落在遠離前線的城市。聯合國指出,三月有164名烏克蘭平民喪生,比二月上升50%,比去年同期多出七成,克里維里赫是最嚴重受害城市之一。

然而,烏克蘭的痛苦,並不會因國際譴責而停止。在這場未見盡頭的戰爭中,連兒童與遊樂場都無法倖免於難。這場對克里維里赫的攻擊,不只是對生命的摧殘,更是一記沉痛的警鐘──當戰爭不再有底線,和平也將遙不可及。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