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唱歌還打怪,《KPop 獵魔女團》稱霸Netflix
近來在Netflix引發全球轟動的原創動畫電影《KPop 獵魔女團》(Kpop Demon Hunters),正被各界譽為繼迪士尼《冰雪奇緣》之後最具現象級影響力的動畫作品之一。自夏季開端上線後,這部融合韓國流行音樂與英雄冒險的動畫,累計觀看次數已達2.36億次,超越2021年動作喜劇《紅色通緝令》,成為 Netflix 有史以來觀看人次最多的電影。
更驚人的是,電影原聲帶中的多首歌曲在全球樂壇同樣掀起熱潮──主題曲〈Golden〉一舉登上美國告示牌熱門百大單曲榜冠軍,另外有3首歌曲同時擠進該榜單前10名。在粉絲的熱烈迴響(加上要符合奧斯卡的報名標準),Netflix罕見為此片在上線多月後,安排了戲院「歡唱場」電影放映,單週末就在北美斬獲約1,800萬美元票房,成為該串流平台首度稱霸週末票房的作品。
華爾街日報形容美國各大零售商爭相上架《KPop獵魔女團》的周邊商品,如今這部動畫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規模堪比迪士尼的《冰雪奇緣》。然而,與此現象級成功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原製作方Sony影業在商業利益上的失落局面:由於疫情期間的一筆授權交易,Sony僅從這個未來可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黃金IP中,獲得區區約2,000萬美元收益。
艾莎借過!獵魔女團橫掃全球
《KPop獵魔女團〉講述一支虛構的韓國女子偶像團體「HUNTR/X」,在世界巡演之餘祕密獵殺惡魔的奇幻故事。儘管題材新奇、沒有任何既有粉絲基礎,該片上線後憑藉創新的東西合璧風格、精緻華麗的動畫場景、朗朗上口的K-Pop音樂,逐漸吸引全球觀眾的注意──上映僅10週,觀影人次便刷新Netflix電影史紀錄。即使把觀看次數較多的影集納入比較,它的觀看表現也僅次於《魷魚遊戲》第一季和《星期三》第一季,在Netflix整體影視排行中高居歷來第三。
除了觀看人次驚人,音樂領域的成就更讓《KPop獵魔女團》現象推向高潮。電影原聲帶中的歌曲在各國排行榜上屢創佳績:其中由劇中主角團體HUNTR/X演唱的〈Golden〉不僅登上美國告示牌Hot 100單曲榜冠軍,成為首支由女性主唱的K-Pop冠軍單曲外;在同一週的榜單前十名中,來自該電影的〈Your Idol〉、〈Soda Pop〉和〈How It’s Done〉也分列第4、第5和第10名。使得《KPop獵魔女團〉原聲帶,成為告示牌首張同時擁有四首十大單曲的電影原聲帶。此外,該片音樂在全球串流平台的表現同樣亮眼:Spotify程式顯示《KPop獵魔女團〉原聲帶每首歌的播放次數都破億,自7月以來幾乎每週都穩居Spotify全球專輯榜冠軍。
KPop Demon Hunters (Soundtrack from the Netflix Film) received 36,927,294 unfiltered streams on Spotify on August 30 pic.twitter.com/GAxcusC7Tj
熱度轉化為商機,打造跨媒體IP宇宙
Variety稱讚該片節奏明快、視覺風格獨特,兼具動作娛樂性和情感深度,為動畫電影注入新活力。影片主創大膽結合東方元素與西方超級英雄敘事,並透過年輕世代熟悉的偶像團體設定,探討了身分認同、姐妹情誼與自我成長等普世主題。
由於熱度空前,Netflix已迅速展開對《KPop獵魔女團》IP的全面開發──8月下旬,Netflix宣布將在美國、英國等地增開更多戲院歡唱場次,同時推出多達187款電影周邊商品,數量遠超該平台先前爆紅劇集《魷魚遊戲》的139款周邊。據The Wrap報導,Netflix規劃中的未來版圖包括拍攝2部電影續集、1部衍生短片,以及把故事改編為百老匯風格的舞台音樂劇。換言之,繼迪士尼依靠《冰雪奇緣》打造出票房續集、音樂劇巡演、商品熱賣的超級IP後,Netflix也在《KPop獵魔女團》的成功中看到了打造跨媒體宇宙的可能性。
It's time to seal the Honmoon. KPOP DEMON HUNTERS SING-ALONG is now on Netflix 🎤 🎶 pic.twitter.com/gEx6YOrROR
疫情下的串流交易
令人唏噓的是,《KPop獵魔女團》原本的製作公司Sony影業,卻無緣充分分享這份成功果實:據好萊塢報導揭露,Sony和Netflix在2021年疫情期間達成了一筆針對串流內容的交易。當時新冠疫情肆虐導致全球觀影人次銳減,為了降低風險、回收投資,Sony積極將旗下電影授權給串流巨頭發行。
在這種背景下,Sony與Netflix於2021年簽訂了院線電影的窗口期授權協議(讓Sony電影優先上架Netflix),同時另簽了一項「直上串流」合作機制:Sony同意讓Netflix優先挑選特定的真人或動畫電影專案,Netflix每年會挑選一定數量的Sony新片在平台上線,並為此支付預算外溢價做為片商利潤。當時談定的條件是Netflix在支付製作成本外,加付約25%的酬金給Sony,每部電影的酬金上限為2,000萬美元。這筆交易讓Sony在疫情劇烈衝擊營收之際,依然能保持現金流並維持製片計畫不中斷──Sony影業主席Tom Rothman被視為篤信戲院發行價值的傳統派,但在當時環境下也不得不承認「跟Netflix合作是更安全的道路」。
現象級IP誕生,Sony卻只拿到2000萬?
根據合約,Netflix承擔《KPop獵魔女團》約1億美元的製作預算,並額外支付給Sony約2,000萬美元做為版權買斷費。做為交換,Netflix將完全擁有影片的全球發行權與衍生權利,包括電影的續集拍攝權、商品授權權利等,且毋須與Sony分享後續收益──Sony僅保留了部分電影原聲帶銷售和歌曲版稅的分成權,另外在Netflix無服務的中國市場保有影院發行《KPop獵魔女團》的優先權,但週邊商品收益則完全歸Netflix所有。
從財務角度來看,Sony此次從《KPop獵魔女團》實際進帳遠遠低於該片目前創造的實際價值,Netflix卻因這筆交易而坐擁了一座潛在的金礦IP。《KPop獵魔女團》帶動的串流訂閱觀看、原聲帶銷售、電影票房以及週邊商品熱賣,未來幾年累積的商業價值難以估量──這部片很可能會成為可與迪士尼經典動畫比肩的吸金IP。
下次不再擦肩而過
從疫情時的角度評估,Sony的協議是有其理性成分的:這項協議不僅保證了Sony的現金流,還包含Netflix對一些實驗性項目的投資承諾。例如在該合作框架下,Sony得以拍攝原本不太可能上院線的電影。換言之,Sony當時考量的已經不是能不能賺錢、而是在疫情期間是否能存活下去。且沒有人能提早預料到《KPop獵魔女團》會如此成功──包括Netflix自己在內。
當然,《KPop獵魔女團》的大獲成功,Sony也試圖補救並參與未來發展。據《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Sony與Netflix目前已展開磋商討論續集製作細節。根據當初合約,雖然Sony保有續集的優先參與權,但Netflix並無義務在分潤上做出讓步,續集的版權控制仍將在Netflix手中。
考量到彼此長期合作關係和人情,Netflix未來可能會在某些周邊營收上「分一杯羹」給Sony,以換取Sony動畫團隊續留打造續集。但主導權的大頭顯然已不在Sony這邊。對Sony而言,《KPop獵魔女團》的案例無疑是一次刻骨銘心的教訓。如何避免再將下個《冰雪奇緣》拱手讓出?這些問題恐怕將成為Sony未來制定IP戰略時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