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7月4日,信徒們正在聆聽伊瑪目易卜拉希馬迪安(Ibrahima Diane)的佈道。
美聯社 / 達志影像聯合國:產婦死亡率與男性有關
塞內加爾與大多數的西非國家一樣,男性不只是家庭經濟的支配者,更是醫療、婚姻、教育等重大決策的決定者。「女性可能需要丈夫的同意,才能獲得家計規劃、生育健康服務,甚至是住院分娩或產前檢查。」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的研究指出,這樣的文化,導致許多女性錯失及時就醫的機會。
根據聯合國2023年統計,在塞內加爾,每10萬個新生兒誕生,就有237名母親因與分娩相關的併發症或其他原因而不幸離世,遠高於全球平均的197人。同樣位於西非的奈及利亞情況更嚴峻,每10萬名孕產婦中就有993人死亡,位居全球之首。
守護女性,從丈夫開始教起
54歲的醫療工作者艾達迪烏夫(Aida Diouf)表示:
「如果沒有男性的參與,對孕婦健康的態度就不會改變。」
長年在塞內加爾婦幼醫療領域工作的她,深知許多丈夫不願讓妻子接受男性醫師照護,也缺乏分擔家務的概念。
因此,自2011年開始,聯合國在塞內加爾、多哥共和國(Togo)、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等非洲國家啟動「丈夫學校」計畫:讓男性親身學習,理解陪伴孕婦、分擔家務、尊重妻子醫療需求的重要性。這項計畫藉由增加男性的參與,提升避孕用品使用率,並擴大產前檢查與助產士服務,改善女性獲得生育健康照護的機會。
計畫的第一步,是選出在社區中最具聲望、並願意支持女性權利的地方領袖。當他們上完「丈夫學校」的課程,學會用正面的男性力量影響他人,就能把「正向陽剛氣質」傳遞給更多男性。
In Senegal, the *School for Husbands* trains respected married men in “positive masculinity,” focusing on women’s rights, health, and shared duties.With 20 schools and 300 men, it promotes family planning, safer births, and equality, guided by leaders like Imam Ibrahima Diane.… pic.twitter.com/bhS1nI59O7
「我的丈夫現在會做家事了!」
清真寺禮拜領導人「伊瑪目」迪安在參加完「丈夫學校」課程後,會在每週五的祈禱會中,討論性別議題、性暴力、生育健康,同時也包括對抗愛滋病汙名化以及女性割禮的危險性。
「許多女性很欣賞我的布道。」迪安說:「她們表示,丈夫自從聽了講道後,行為有了改變。」也有男性告訴他,這些講道啟發他們成為更關愛妻子的丈夫與父親。52歲的哈里恩代(Khary Ndeye)說,「我丈夫以前在家什麼都不做,只會發號施令。現在他真的會煮飯,還會幫忙處理日常瑣事。」
圖為易卜拉欣迪安在清真寺佈道,提倡尊重妻子醫療需求,以及終結性暴力與割禮等陋習。
美聯社 / 達志影像讓男性意識到居家分娩的風險
60歲的前突擊隊軍人哈比布迪亞洛(Habib Diallo)則表示,聽過迪安的布道後,他終於意識到居家分娩的危險性,「當我兒子的妻子懷孕時,我鼓勵他帶她去醫院生產。」迪亞洛說:「一開始他猶豫,擔心費用也不信任醫院。但當我解釋這樣對母子都更安全時,他才同意。」
目前,「丈夫學校」計畫已在塞內加爾設有20多所「學校」,培訓了超過300名男性。據塞內加爾性別部表示,在一些社區裡,曾經堅守「父權制」的男性,現在紛紛成為推動「性別平等」的倡導者,強迫婚姻的數量不只減少,對節育、避孕等觀念的接受度也逐漸提升。
不談性別,而是「為了你老婆的健康好」
儘管塞內加爾的母嬰死亡率在過去十年有所下降,但專家表示,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該計畫協調人埃爾哈吉馬利克(El Hadj Malick)認為,「主要的問題之一,是許多女性仍然選擇在家分娩。因此,當你教育男性支持妻子懷孕期間的需求,帶她們去醫院,並在家中分擔家務,你就是在保護女性的健康。」馬利克解釋。
不過,馬利克也坦言,要讓非洲男性接受並改變觀念並不容易,因為許多人仍認為——「男性是一家之主,女性應聽從丈夫」。馬利克說:「如果我們單純談『性別』,氣氛有時會變得比較緊張,因為對他們來說,性別是抽象甚至外來的概念。」一些男性甚至誤以為「性別」與LGBTQ+議題有關,而這在大部分西非地區仍屬禁忌。馬利克補充道,
「但當我們把焦點放在女性應享有健康權利時,這個概念就更具人性化,也更容易被理解,達到普世通用的目的。」
要當好丈夫也要當好爸爸
「丈夫學校」的目標是改變丈夫對妻子的態度,而另一項由國際培幼會(Plan International)推動的「父親學校」(Fathers’ School)則是聚焦於父親對女兒權益的支持——讓男性成為一個保護自己女兒的「好爸爸」。
在塞內加爾東南部、距離首都達卡700公里的凱杜古(Kédougou),一群父親和丈夫們正主導一場對抗傳統文化的革命——和女性割禮說不。而這些推動當地革命的男性都是當地「父親學校」的成員。
女兒:爸爸說,不要接受割禮
過去,割禮(FGM)被視為女孩邁向成年的必經儀式。接受過割禮的女孩會得到肥皂、布料與金錢的獎勵,全村共同慶祝。56歲的班巴(Bamba)表示,「以前,男人們認為沒有接受割禮的女孩是沒有價值的,」他說。「她們找不到男朋友或丈夫,所以會向父母抱怨要求割禮。我這一代的男人,不會和沒有接受割禮的女孩交往。」
班巴坦言,他自己年輕時也曾經認為「女性割禮是理所當然,是必須做的。」但自五年前,班巴開始接觸「父親學校」教授的內容後,他成為一個堅定的反割禮倡導者。
圖為2022年,仍有女性接收割禮的非洲國家。
網友 fgmcri.org「女性割禮就像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秘密,』班巴說。「即使在女性之間,她們也敢討論這件事。」起初,他公開反對割禮時,遭到許多冷眼與嘲笑。「許多人說我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還懷疑我是不是瘋了。」但他沒有退縮。透過廣播節目、婚禮致詞,甚至在鄰居家中,他一次次重複同樣的訊息:割禮是對女性的傷害,更是對上帝創造的違抗。
在班巴的努力下,這項陋習在他的村莊內已逐漸被根除,而他16歲的女兒法圖(Fatou)也是他第一個成功說服的對象。「我爸爸告訴我,不要接受割禮。」法圖回憶道,「爸爸還叮嚀我,如果在社區裡聽說或看到任何女孩被割禮,都要立刻告訴他,以便我們能向憲兵隊舉報並提出申訴。」
圖為班巴與他的女兒法圖。
網友 plan-international在塞內加爾,改變正發生
從法圖的父親班巴,再到伊瑪目迪安,塞內加爾的父親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社會。這些改變或許微小,但它正在非洲形成一場文化革命。傳統的「割禮日」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女孩去學校的喜悅。孕產婦不再獨自面對風險,丈夫們學會了在醫院守候。
「許多人說我在胡言亂語,」班巴笑著說。「但今天,當我走進村莊,大家會停下來聽我講話。因為他們看見了,改變真的在發生。」
這場由父親發起的革命,最終不只是為了女兒、妻子或母親,而是為了整個社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