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抗議服貿行動衝突擴大

台灣與中國簽訂受爭議的服貿協定受到民眾抗議,周末的示威活動更因警方的掃蕩行動傳出警民皆受傷消息。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台灣警方與數百位佔領行政院的示威學生發生衝突,警方使用水柱驅散民眾,同時以人力方式將抗議的學生一一抬離現場,衝突從周日晚間一路持續到了24號周一早上。

上千名的示威者齊聚在行政院,台灣的媒體不斷放送示威者和警方衝突的畫面,期間可見學生們使用車輛將鐵絲網壓下。

單圖
文章插圖

警方用水柱驅離抗議民眾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警方和抗議民眾發生拉扯衝突,雙方都傳出受傷的消息

路透社

傷害台灣民主自由

示威學生表示,台灣政府和中國越來越緊密的關係無疑是在殘害台灣的民主獨立,台灣和中國靠攏將傷害台灣人民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也等於是替中國占領台灣鋪路。他們希望政府可以逐條審查任何一項與中國的貿易協定,同時要求政府把日前立院通過的服貿協定撤回。

單圖
文章插圖

台灣總統馬英九在23號時回應抗議學生發表談話

路透社

傷害台灣國際信譽

執政的國民黨回應時則表示,這份與中國簽署的服貿協定將會帶領經濟起飛,並增加就業機會,政府方面已經確定會通過協議。周末回應這場示威活動時,總統馬英九就表示若撤回服貿協定,會動搖台灣的經濟,同時傷害台灣在國際上的信譽。

單圖
文章插圖

近年來,台灣政府希望能替疲軟的經濟找出更多機會,與許多國家簽署了經貿上的合作。照片中是2013年7月,台灣與紐西蘭達成經濟合作的協議。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2013年11月7日,台灣也與新加坡簽署了《經濟夥伴協定》。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3月21號時,可見到抗議群眾在立法院外掛起抗議的布條。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抗議活動持續發燒,23號週日晚間,抗議學生進入行政院內,後方是維安員警。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3月18日開始的抗議行動有越來越多民眾加入,直到周日晚間傳出警民衝突受傷的消息。

路透社

學生佔據立院

民眾不滿的源頭來自2013年6月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這份協定讓中台雙方的數個服務業項目互相開放交流。

這場示威行動從3月18日開始,不滿服貿在立法院速審通過,示威學生進入並佔領了立法院,時間進入21號周五時,有更多支持學生的民眾加入了抗議陣容,儘管警方曾試圖想驅離佔領立院的學生,但因為場內有用桌椅架起的障礙,這使得警方無法進入。

在野的民進黨在事件中,表態支持抗議學生。

單圖
文章插圖

抗議學生拿著太陽花坐在立院外。

路透社

中國是最大貿易夥伴

自從示威活動開始後,有越來越多不滿的民眾加入由學生帶起的抗議行動,這也成為台灣總統馬英九連任以來最嚴峻的考驗,過去6年執政生涯中,馬英九希望能讓台灣的經濟與中國有更深的交流。

過去,中國一直將台灣看作領土的一部分,但台灣在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後,就以中華民國的立場統馭這座島超過了60年。近年來,由於台灣和中國的合作交流機會漸增,中國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