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藝復興時代有速食

要是文藝復興時代就有速食,那藝術作品會變成什麼樣呢?德國攝影師蕾貝卡(Rebecca Ruetten)利用照片,帶著我們回到文藝復興時期重新演繹速食文化。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德國攝影師蕾貝卡的作品,她用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演繹速食文化。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喜歡拍食物

對很多人來說,他們每天都會分享吃了些什麼。從早上喝的拿鐵到晚上喝的酒,還有下午吃的可頌,拍下自己吃了些什麼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不過,用來記錄的媒介已經從畫布進化到了智慧型手機。

但現在,德國攝影師蕾貝卡反其道而行,將當代速食文化拍出文藝復興的感覺,就好像透過畫布看到現代社會。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大眾美食甜甜圈,蕾貝卡在甜甜圈旁擺上花花草草,營造出文藝復興時期靜物畫的氛圍。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拿著冰淇淋的少女,美麗的雙眼宛如能看穿觀者的靈魂。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食物也入畫

在文藝復興時期,食物常常出現在靜物畫中。像畫家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就以充滿戲劇性的光影、角度和缺陷提升了這看似簡單的靜物畫。

德國攝影家蕾貝卡就是受到卡拉瓦喬充滿「情慾、戲劇張力和魅力」的畫作,還有畫家梅倫德斯(Luis Melendez)、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與克萊茲(Pieter Claesz)的啟發,她決定用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來點出當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速食。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美國知名速食餐廳塔可鐘的餐點。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單圖
文章插圖

拿著Subway潛艇堡的男模圍著綠色的布展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氛圍。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廣告都是騙人的

「速食廣告就是用來吸引人的,但大家都知道,他們點的東西從來不會跟廣告上的照片長得一模一樣」蕾貝卡說。

在蕾貝卡的攝影系列「當代作品」(Contemporary Pieces)中,他透過戲劇性的光線照亮塔可鐘(Taco Bell)、肯德基、麥當勞、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和甜甜圈,而模特兒則拿著熱狗、棉花糖、冰淇淋及披薩擺姿勢。

蕾貝卡認為,速食是階級分化的一種象徵:「要吃得健康很花錢,但是在速食餐廳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錢買到大量食物。」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肯德基全家桶,一塊塊酥脆美味的炸雞讓人食指大動。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捧著棉花糖的女人。蕾貝卡啟用的模特兒大多帶有刺青,身體都有穿洞,他們放蕩不羈的風格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氛圍碰撞出火花。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吃速食長大的一代

就像卡拉瓦喬別出心裁地用吉普賽人、勞工甚至是妓女當他的模特兒,蕾貝卡則邀請她龐克又嬉皮且身上有明顯刺青和穿孔的朋友當模特兒。

「這正強調了一個概念,就是他們是『當代的孩子』,在這個變化快速的美國長大,常常被用速食文化定義。」

蕾貝卡最後談到:「我很多朋友都不吃速食,在他們的眼中,美國速食包含了為大量消費所製造的基改食品。對他們來說,這些食物是不可以吃的東西,喪失了食物的價值。」

單圖
文章插圖

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是美國知名的中式速食店,民眾用相對便宜的價錢就能買到大量的食物。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單圖
文章插圖

一談到速食絕對不能漏掉麥當勞,蕾貝卡也將麥當勞的漢堡、薯條、雞塊融入創作中。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單圖
文章插圖

男模虔敬地捧著熱狗堡,營造出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風格。Photo credit: Rebecca Ruetten

網友

編註:照片在2015/01/19取得Rebecca Ruetten的同意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