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幫到你 野豬幫箭毒蛙養小孩

有時候,大自然的生物會用複雜迂迴的方式互相影響。科學家發現,在某些雨林裡的箭毒蛙也許相當依賴野豬來生存,因為野豬用某種相當迂迴的方式幫助箭毒蛙生育下一代。

單圖
文章插圖

西貒科屬於中小型偶蹄目動物,是生活在美洲大陸的豬形亞目的動物。西貒外形和習性和豬非常相似,但體型比豬科小,後肢只有3趾。Photo credit: Ben Carlisle

網友

其實只是要泡泥巴澡

箭毒蛙和野豬這兩個看起來沒有關係的物種會產生關連,是因為箭毒蛙的生育模式,一般來說,箭毒蛙媽媽會在地上產卵,小蝌蚪從卵裡孵出來後,箭毒蛙爸爸就會把蝌蚪帶到水池裡照顧。

但是這些水池通常很快就會消失,箭毒蛙的身體又長得太小沒辦法自己挖出一個新水池來給蝌蚪當育嬰室,這時候中南美洲常見的野豬「西貒(Tayassuidae)」就幫上大忙了。

西貒喜歡拱草地,在地上挖出一個個用來泡泥漿澡的泥巴坑。當牠們在挖土的時候會連帶改變雨林的地面,製造出大小剛好適合箭毒蛙夫妻的水坑。

維也納大學的學者林格勒(Max Ringler)、胡多(Walter Hödl)、伊娃(Eva Ringler)在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工作,他們設計了一個實驗來了解西貒打滾對有著亮色大腿的霓股箭毒蛙(Allobates femoralis)有什麼樣的影響。

研究團隊打造了幾個水坑,樣子就像是西貒在雨林裡挖出來的水坑,接著比較箭毒蛙在人造水坑跟平地上的水坑的情況,這份研究刊登在期刊《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上。

科學家發現,住在人造水坑裡的箭毒蛙寶寶活下來的機率增加,箭毒蛙的數量大增。因此,學者推測野豬很有可能在生態系統裡扮演重要的角色,幫助箭毒蛙生育下一代。

單圖
文章插圖

大腿顏色很繽紛的霓股箭毒蛙(Allobates femoralis)。Photo credit: Bernard DUPONT

網友
單圖
文章插圖

顏色是草莓色的草莓箭毒蛙(Oophaga pumilio)。Photo credit: Dave Huth

網友

野豬也會製造麻煩

不過就像諺語常說「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野豬也會給箭毒蛙帶來麻煩。

2014年,另一支由美國卡爾頓學院的科學家麥肯(Mark McKone)帶領的團隊研究哥斯大黎加的草莓箭毒蛙(Oophaga pumilio)的數量是怎麼變化的。這份研究刊載在期刊《Journal of Tropical Ecology》上。

草莓箭毒蛙是在植物葉子上的小水窪撫養小蝌蚪。科學家發現,野豬喜歡吃草莓箭毒蛙住的植物,因為這樣,野豬們常會不小心就把小蝌蚪連著植物上的水一起吞進肚子裡。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