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繪出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時的景象。
路透社抬頭恭喜它們相會
在宇宙中飛行將近 10年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即將在台灣時間 14號晚間 19:49分(7:49 a.m. EDT)左右「飛越」冥王星,這讓科學家們相當興奮。
根據新視野號最新回傳的影像,科學家們發現原來他們過去太「小看」冥王星,因為根據探測的結果,冥王星的直徑有 2,370公里長,這樣的發現也讓美國太空學者們爭議多時的問題有了答案。
有「愛心」的冥王星
另外,Mic.com則談到,這次回傳的影像還讓人發現冥王星「可愛」的一面,因為影像中除了可以見到被暱稱為「鯨魚」的暗影區外,另外還有一大片 1,200平方英里(約1,931平方公里)大的「愛心」亮區。
新視野號探測器將於2015年7月14日成為第一艘飛掠冥王星的飛船。
新視野號的專屬網站中,還設置了時鐘替它與冥王星的親密接觸倒數。
地球圖輯隊新視野號回傳的影像中,可以發現被稱為「鯨魚」的暗影區旁有著大大的愛心形狀亮區。
路透社15號時,NASA釋出最新影像,可以看到冥王星赤道帶附近有高聳的年輕山脈區,高度大約是距離冰凍地面 3,500公尺高。
路透社15號釋出的另一張新影像,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一」(Charon)。
路透社冥王星的直徑有 2,370公里長,網友製作的圖片可以讓人看看它的大小。圖為冥王星(左)與它的衛星冥衛一和美國面積相比的示意圖。Photo credit: wikicommons
網友地球、月球、冥王星(左下)的比較。冥王星的體積是地球的0.6%。Photo credit: wikicommons
路透社Google今日的首頁主題也是慶祝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
地球圖輯隊新視野號回傳的影像讓科學家們相當興奮,因為這與過去的影像相比清晰相當多。冥王星神秘的真面目終於讓人類見到。
路透社不管別人怎麼說 永遠最愛它
看看網路媒體Mashable製作的歷年冥王星影像,就能了解為什麼科學家如此興奮。
滿載人類好奇心的「新視野號」,它在 2006年其實是背負「探測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重任飛向太空,但冥王星在不久後就被「重新定義」,從行星中除名。
有關冥王星的「分類」,其實仍有多種看法,《維基百科》中就談到冥王星在 1930年被發現後,就列為第九大行星,但後續 75年內對冥王星及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研究挑戰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2006年時,國際天文聯合會(IAU)認為冥王星僅是眾多外太陽系較大冰質天體中的一員後,重新把冥王星定義成矮行星(類冥矮行星),但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仍屬於行星。
不過,不論冥王星的定位如何,仍有許多天文迷熱愛它,在新視野號的推特上,許多粉絲就表達對冥王星的喜愛。
Gotta LOVE Pluto! RTs!pic.twitter.com/ID9u7F2rea
— NewHorizons2015 (@NewHorizons2015) May 20, 2020
網友Casey Goranson就寫道:「怎麼可能不愛它? 現在多了個新的標籤叫矮行星,但它還是冥王星啊!它永遠是我的最愛。」
NASA發布的資料中,簡述了新視野號的這些年的「星」路歷程。Photo credit: NASA/ 編修:地球圖輯隊
路透社上線時間:2015/7/14
增修時間:2015/7/14 修正圖五說明。7/15更新圖3清晰照。7/16新增圖4、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