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犯罪就對了? 美出兵伊拉克滿10周年 質疑聲不斷

一場打了近8年的戰爭,最後得到了什麼?剩下了什麼?

單圖
文章插圖

3/20這天,美國領軍進攻伊拉克滿10周年。

gettyimages Scott Nelson

《時代》雜誌特別報導,10年前,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推翻海珊政權、摧毀毀滅性武器及提供人道救援等原因,和英國聯合出兵伊拉克。

這場戰事規模龐大,花上近8年的戰事,耗損的不只是人力金錢,上萬人更在戰爭中喪失寶貴性命。屆滿10周年後的今天,美國境內不斷出現質疑聲浪。

愚蠢的出兵?

事實上,對出兵伊拉克以及接續的占領行動,許多美國資深軍官認為是「愚蠢的」行為,每3位軍官中就有一位持反對票;相反地,眾多低階士兵則堅信「海珊擁有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而奮勇上前線殺敵。

儘管少了確切證據證明恐怖攻擊和伊拉克的關聯,美國政府最後仍選擇出兵伊拉克,因為當時政府「不希望接下來有蕈狀雲的武器(核武)出現」。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Joe Raedle

媒體淪為宣傳工具

民眾就這樣乾脆地接受總統的決定嗎?當年,媒體也在戰爭中扮演驅策群眾意見的工具,小布希政府就曾利用《紐約時報》「洩漏」海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MD)的證據,然後再對報導表示評論,展現出媒體報導與己無關的態度。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Rod Aydelotte-Pool

為什麼要聯合攻打伊拉克?

美國入侵伊拉克的火種,要先回到1990年時期,當時美國總統老布希(George H.W. Bush)發起「波斯灣戰爭」,要把海珊以及他的軍隊勢力趕出科威特。由於目標明確,當年的戰事相當迅速就結束,也沒造成多人傷亡,戰爭甚至在100小時內就達到讓海珊勢力退出伊拉克的目標。

誰都沒想到,2003年美國再度領軍進攻伊拉克的戰事,卻花上近8年的時光;總計造成4,485名美國人、以及超過10萬名伊拉克人因戰爭死亡。

此外,戰事軍需、戰後重建等巨額花費,也讓美國付出4兆美金的慘痛代價。種種付出,換來的是2003年海珊遭逮入獄,以及3年後他的伏法。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Alex Wong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Scott Nelson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Joe Raedle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Marco Di Lauro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Marco Di Lauro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Scott Nelson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Marco Di Lauro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Wathiq Khuzaie
單圖
文章插圖

照片中是5歲的薩瑪爾,她和家人們開車接近檢查哨時,受到美軍開槍射擊。她的爸媽當場死亡,哥哥也在稍後傷重不治。紐約時報近期追蹤報導,提到她現在與親戚住在北部城市。

gettyimages Chris Hondros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Marco Di Lauro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Mario Tama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Scott Nelson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Joe Raedle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John Moore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Stephen Morton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Joe Raedle
單圖
文章插圖

遠離家鄉的美軍們,年度感恩節在軍營中度過。

gettyimages Chris Hondros
單圖
文章插圖

伊拉克的孩子們,在新炸出的大洞穴中玩水。

gettyimages Wathiq Khuzaie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Scott Nelson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Chris Hondros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Joe Raedle
單圖
文章插圖

78歲的加法,他在海珊統治時期失去了45位族人,其中還包含了他的4個兒子。

gettyimages John Moore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Chris Hondros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Chris Hondros

為什麼要對付海珊?

海珊的罪行之一,在於他曾對庫爾德人(Kurds)進行「種族滅絕計劃」,他曾以致命毒氣屠殺庫爾德民族,約50萬以上庫爾德人因海珊迫害死亡。當時聯合國譴責並要求海珊放棄武力,但種種要求都被海珊忽視。

2002年,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宣告「美國不會接受這世界上最危險的政權的威脅」,然而說到「毀滅性武器的威脅」,伊朗和北韓在過去數十年來也有這樣的行動,是什麼讓美國對伊拉克的態度如此不同?

根據曾在美國國防部歷經伊拉克戰爭的人表示,「波斯灣戰爭」埋下了戰事原因,就算換了領導人,兩國間一樣是「餘仇未了」!

雖然當年老布希沒有繼續出兵伊拉克,但他的兒子小布希看到1993年老布希差點被刺殺、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更加堅定了他在2003年出兵伊拉克的決心,當年他於3月宣布進軍伊拉克的消息。

單圖
文章插圖

2006年12月30日,被判處絞死死刑的海珊,終年69歲。

gettyimages Al-iraqia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Chris Hondros
單圖
文章插圖

戰車中向外望的美軍。

gettyimages Joe Raedle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Joe Raedle
單圖
文章插圖

伊拉克當地的街頭藝術家,他在牆上畫下美軍在獄中對待囚犯的景象。

gettyimages Salah Malkawi
單圖
文章插圖

蘇在2003年的戰爭中失去了她的兒子。

gettyimages Chris Hondros
單圖
文章插圖

伊拉克的小男孩正在墓地中禱告。

gettyimages Wathiq Khuzaie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Justin Sullivan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Spencer Platt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Spencer Platt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Patrick Barth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Mario Tama
單圖
文章插圖

4歲的法迪爾,他在5天前美軍轟炸的衝突中失去左手、雙腳,以及他的祖父。

gettyimages Paula Bronstein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Spencer Platt
單圖
文章插圖

2003年美英聯軍進攻伊拉克,硝煙在城中開始燃起,7年的光景。

gettyimages Marco Di Lauro
單圖
文章插圖
gettyimages Kurt Vinion

真的結束了嗎?

2010年8月18日,伊拉克戰爭終於結束,隔年年底,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正式讓最後一批美軍部隊撤出伊拉克,長達7年的戰事終於正式畫下句點。

日前,前英國首相布萊爾接受CNN訪問時,他回顧了這場戰爭,並表示「對喪生的人民感到遺憾」,但也不後悔與美國同發這場戰役。

布萊爾認為當初要是沒介入,相信現在的伊拉克會跟敘利亞一樣,處在連年戰事、死傷數持續攀高的狀態。前美國海軍將領John Allen對這場8年戰事感慨地說:「我們要再花上2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接受這樣的戰事。」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