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味人必穿 西非流行閃亮緞面衣服

最近,西非地區流行穿閃亮的緞面布服裝,這種衣服其實是用馬利的名產「巴津」做成的獨特美麗服裝。

單圖
文章插圖

閃閃發亮的布料「巴津」在西非人氣飆升。

路透社

閃閃發光的布料

馬利的會議廳裡,來自西非各地的音樂家在現場演奏美妙的音樂,模特兒身穿著馬利的知名布料「巴津」(Bazin)剪裁成的衣服,大步走下時尚伸展台,腥紅、靛藍、螢光綠的美麗布料在燈光下閃爍著光芒,讓現場的人忍不住發出一聲聲的驚呼。

有品味的人必選

巴津是一種閃爍著絲緞光澤的純棉布料,現在在西非地區越來越受歡迎。巴津擁有彷彿絲綢般的獨特光彩,經過染色之後更顯美麗,使它成為品味優雅的西非人的穿衣首選,而且你可以在幾乎所有的馬利正式場合中找到巴津的身影。

一位以設計男性巴津服飾聞名的設計師瑟瑞米(Baba Sereme)就說:「如果沒有穿著巴津出席婚禮,你等於沒有出席。」

單圖
文章插圖

美麗的巴津有著特殊的花紋和色澤。

路透社

從經濟危機中活下來

2012年,歷經政治與軍事危機的馬利經濟一度崩潰,但巴津產業卻意外在經濟危機裡存活下來,舉例來說,目前位在馬利首都的巴津染色產業就提供大約 25萬個工作機會。

馬利出口促進局局長薩諾科(Abdoulaye Sanoko)表示,在外國投資者拋棄馬利之後,巴津業者們的反應是尋找新市場,他說:「巴津產業的非正式性是個優勢,女人們直接跳上巴士,帶著這些產品到隔壁國家賣。」

單圖
文章插圖

馬利經濟曾經一度崩潰,但巴津產業卻在百業蕭條中活了下來。

路透社

布其實不是非洲人織的

雖然有許多馬利人會賣巴津,或者是用巴津來做衣服,但是巴津布料其實大多不是在當地織成,而是從德國、奧地利、捷克和中國等地方進口之後,再由馬利人染色。

BBC訪問一位在巴馬科經營巴津商店的商人哈珊(Hassan Bassoum),他的店「Bassekou Gamby & Freres」以純白未染色的巴津出名,1公尺布從 11美元(折台幣約 358元)起跳,哈珊說:「(織布用的)棉花來自非洲,但布料不是在非洲織的,最大最好的織布商是德國、奧地利跟捷克。」

「中國可以做出第二好的巴津,不過在近十年來我們都在專攻歐洲品牌。歐洲人來找我們、向我們提出新的設計,然後我們會告訴他們怎麼做。」

單圖
文章插圖

巴津布其實是在歐洲、中國等地先織好再送到馬利染色。

路透社

馬利人就是可以找到想要的巴津

專家花費大量時間,運用刺繡、打結、摺疊、繪圖、拓印、染色等技術製作花紋,最後再用乳油木木頭敲打出光澤,才能製作出美麗的巴津,過程中絕對不可以用熨斗燙。

對沒有受過訓練的人來說,巴津的質料和圖案看起來幾乎都一樣,不過馬利的水果商科姆巴(Koumba Sylla)說,馬利人就是可以找出他們想要的巴津,而且他們總是知道這些布染上顏色之後會變成怎麼樣、光澤是否持久等等。

單圖
文章插圖

對沒有受過訓練的人來說,巴津的質料和圖案看起來幾乎都一樣,但在馬利人眼裡就是不同。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模特兒穿著巴津布做成的禮服,仔細看的話可以隱約看到衣服上繁複的圖案。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經過設計師邁嘉(Fadi Maiga)剪裁的巴津服飾,華麗非凡。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模特兒身上的衣服,有著金色豹紋圖案,看起來貴氣逼人。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模特兒的彩色禮服在陽光下閃爍著光彩。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現在,巴津已經成為西非地區有品味的人穿衣首選。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