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位登上封面女性
美國《時代雜誌》將 2015年風雲人物的頭銜頒給了德國現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她也是雜誌自 1927年開始風雲人物活動以來,第四位單獨登上封面的女性。
鐵娘子作風 守護歐洲
為什麼選擇梅克爾?除了她在許多國際事件上展現的罕見胸襟外,更多的是她力排眾議堅持要帶給德國和歐洲一個美好未來的願景;回顧梅克爾 2005年正式成為德國第一位女總理後,就開始了一連串來自國內外的質疑和謾罵,但她仍強硬執行策略,因為她認為這是守護歐洲大陸的辦法。
Vox指出,梅克爾過去的四大事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 2014年開始越演越烈的烏克蘭危機,梅克爾就跳出來與法國一起介入仲裁,警告俄國如果不達成停火協議就會制裁他們。
再來,延宕多年的希臘債務危機上,梅克爾總是保持強硬作風要求希臘執行撙節政策,儘管這會造成希臘失業率飆高、福利縮水、人民苦不堪言,但梅克爾堅持這樣才能穩住歐元區。
第三,梅克爾在 2015年難民湧入歐洲的議題上,令各界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她與各國封閉邊界並控管難民的領導人不同,梅克爾對難民和庇護者張開雙手,歡迎他們到德國,這樣的態度也令她的支持率一路下滑,但在控制反難民的浪潮中,梅克爾確實盡了一份力。
最後, 2015年末的巴黎恐攻事件震驚國際社會,梅克爾在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尋求一起打擊伊斯蘭國(IS)的盟友時,她承諾德國將出動戰機、巡防艦以及地面部隊協助反恐,這對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多採和平主義的德國來說相當罕見。《維基百科》也介紹到,今日德國聯邦國防軍主要參加一些聯合國實行的國際維持和平任務、人道救援任務及北約的軍事行動。
《時代雜誌》選出 2015年風雲人物梅克爾,她是第四位獨自一人登上封面的女性。
網友 Time灰色套裝的梅克爾看著排排站的領導人,由左至右分別是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法國前總理菲永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
路透社德國媒體罵聲一片
外界看來佩服的執行力,也包含許多批評聲音在其中,以難民收容的問題來說,梅克爾在德國境內飽受批判,她的盟友也傳出無法再跟她一起堅持下去的聲音,《德國之聲》主編史坦因納(Felix Steiner)就批評《時代雜誌》的評選根本不切實際,他說 2015年風雲人物是由一群「極左派、高收入又高知識的分子選出,而且這群人還是來自一個幾乎沒收容多少難民的國家」,史坦因納批評《時代雜誌》的編輯們舒服地在美國這個不用擔心難民問題的國度中選出梅克爾作為年度人物。
川普:選了一個搞爛德國的人
由於, 2015年風雲人物第三名是正在角逐美國總統大位的商業巨擘川普(Donald Trump),他的發言也令人注目,例如得知梅克爾被選為第一名風雲人物後,川普隨即用個人Twitter帳號評論:「反正不管我多受歡迎,時代雜誌都不可能選我當風雲人物,他們最後選了一個搞爛德國的人。」川普的發言也得到德國媒體附和,例如《慕尼黑水星報》(Münchner Merkur)就用「痛!(Ouch!,表示被川普戳到痛處)來回應。
德國周刊《鏡報》(Der Spiegel)則說:「在這個圍著川普打轉的世界中,第一名都是頒給川普、第二名也是,不用說第三名也是他,看來《時代雜誌》跟大家不一樣。」
「恐懼滋養出的社會沒有未來」
面對各界質疑她的難民政策,梅克爾曾言:「多年來,我們聽著那些因戰爭和恐怖主義陷入分裂混亂的國家,我們在電視上看著他們的消息,但我們未曾真正了解發生在敘利亞阿勒坡或是伊拉克摩蘇爾的事件,其實會衝擊到我們的國家。現在,我們正面對(這些衝擊)。」
2015年9月3日,梅克爾被一位婦人問到怎麼樣讓湧入大量難民的德國「不被伊斯蘭化」時,梅克爾回答說:
2015年1月份《查理周刊》屠殺事件過後,各國領導人齊聚表達反恐的決心。(由左至右)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虎、馬利總統凱塔、法國總統歐蘭德、德國總理梅克爾、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及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攜手參加反恐遊行。
路透社梅克爾與教宗方濟各聊天,兩人分別是 2015年以及 2013年的風雲人物。
路透社百變梅克爾。
路透社參觀德國一處金屬工作室的時候,梅克爾帶著特製的眼鏡接受拍照。
路透社10年前的梅克爾一頭俐落短髮,當時擔任建設部部長的她剛好與司法部部長穿一樣的外套,兩人互開起玩笑。
路透社2012年時,紫色上衣的梅克爾身處在清一色男性領導人當中,圖中的她正與英國首相卡麥隆(高舉手者)、美國總統歐巴馬(左3)以及歐盟委員們一同觀賞英國對德國的球賽。
路透社2015年6月,正在德國舉辦的 G7峰會上,可見梅克爾與歐巴馬談話。
路透社「平淡」成為特色
過去,歐巴馬的國安顧問萊斯(Susan Rice)曾形容梅克爾在難民議題上「兼具大膽、道德以及實際」,她也表示歐巴馬視梅克爾為「親近的好友,同時也是讓人信賴的盟友」。
三度連任德國總理的梅克爾,在一開始並不受期待,她在 2005年上任後一度被視為弱者,但她漸漸展現自己的獨特作風,《柏林政策期刊》編輯坦伯爾(Sylke Tempel)就描述梅克爾「不喜歡有立場」,這樣一位「作風平淡」的領導者卻身處在歐巴馬或川普這樣顯眼的名人世界中,顯得特異,卻也成了梅克爾的資產。
在德國政界替無數政治家拍照的柯伯(Herlinde Koelbl)評論道:「政治是門學問,但在德國這邊很不一樣,我們不喜歡滔滔不絕或大談主張的表演者,例如在美國你會說『我超棒,我很偉大』,但在德國你不會這樣做。」
《時代雜誌》風雲人物宣布後,梅克爾並未對此發表回應,不過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梅克爾歡迎這項消息,並「將其作為她維護德國和歐洲未來各種努力的一種鼓勵。」
其他六名入選人物
2015風雲人物名單及獲提名原因簡述(可點連結進一步到原文了解):
-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
- 伊斯蘭國領導者阿布·貝克爾·艾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在領導全球聖戰士上展現優異的領導能力和效率。
- 美國2016總統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他展現自我態度,認為美國在這充滿懼怕的危急時刻需要的是一位硬漢作風的指揮官。
- 黑人權益運動(Black lives matter):2015年席捲全美有關黑人權益以及種族平權的話題,發起Black Lives Matter活動的民運人士努力為黑人族群聲張正義。
- 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溫和派的魯哈尼帶領伊朗與美國進行核談判,他要在恐怖主義環伺以及經濟蕭條下帶領伊朗前進。
- Uber執行長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改變人們對勞動市場結構,勞動力以及雇傭關係的看法。
- 奧運男子十項全能世界紀錄的美國國手任納(Bruce Jenner,變性後改名為Caitlyn Jenner):她彰顯了 2015年橫掃全球的性別平權以及LGBT議題,並以自身的資源持續為性別議題發聲。
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被選為第二名年度人物,備受爭議。
路透社角逐美國 2016總統大位的川普,認為《時代雜誌》選了糟糕的風雲人物,川普因為辛辣強硬的發言風格,在 2015下半年成了媒體焦點。
路透社給外界溫和印象的伊朗總統魯哈尼,要周旋在戰爭、核武談判以及帶領國家經濟等課題中。他被《時代雜誌》選為第四位年度人物。
路透社2015年除了性別議題外,最受西方國家注目的就是種族議題,美國因為白人警察對黑人動武的事件頻傳,讓今年也成了當地黑人權益發聲聲量相當高的一年。
路透社Uber的創新叫車服務方式席捲各國,也帶來許多爭議。圖為正在與百度策略合作會議上致詞的Uber創辦人卡拉尼克。
路透社美國傳奇賽車手格尼(左)在 1982年的賽事結束後,將榮耀一起分享給身旁的任納,任納曾創下奧運十項全能世界紀錄,他於 2015年變性並改名。
帶著運動員光環和媒體焦點,如今的任納正四處替性別平權發聲,她也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風雲人物之一。
網友 Shauna Lind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