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調的伊斯蘭學校 阿根廷攝影師鏡頭下的塞內加爾

在西非的塞內加爾,有一群學生在伊斯蘭學校中過著非人的生活,他們的生活環境不佳,遭虐更是時有所聞,阿根廷攝影師米蘭達決定,要用他的鏡頭來為這些孩子發聲...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在塞內加爾伊斯蘭學校的書桌上,擺著一本寫滿經文的課本。


社會默許的虐兒
在西非的塞內加爾,有將近 94%的人是穆斯林,而這之中又有 90%的穆斯林屬於蘇非穆斯林兄弟會(Sufi brotherhoods),該會非常重視師生關係,也就是由老師將學生領進門,修習伊斯蘭教義,所以每當家中的男孩長到五歲時,都會被送到伊斯蘭住宿學校(daaras)接受正統的宗教教育。

不過,並不是每所伊斯蘭學校提供的環境都適合孩子,有的學校利用制度虐兒,而且受到塞內加爾社會的默許,因為當地將離家受伊斯蘭教育視為榮譽之事。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圖中紅色區域就是位於西非的塞內加爾,台灣在 2005年與其斷交。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在當地,不少孩子年紀輕輕就離家,前往伊斯蘭學校修習教義。


營養不良是常態
2010年,塞內加爾將近有 20萬名男孩成為伊斯蘭學校的學生,在當地用「Talibe」來稱呼這些學生,他們通常受到伊斯蘭導師的指導,在與世隔絕的屋子中生活。

這些所謂的伊斯蘭學校通常容納 30-100名男孩,他們擠在房間內席地而睡,生活環境非常糟糕,在那裡營養不良是常態,廁所也不過就是放了幾個髒水桶的空房間,孩子們還得在房內洗澡。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有的學生營養不良,被迫在環境不佳的學校中生活。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一名學生拿著空罐看著手上的宣傳單,在學校裡導師的地位很高,學生們必須上街乞討支付學費。


被迫乞討付學費
除了生活環境不佳,這些年輕的學生被迫賺錢來支付生活,他們會被帶到大街上拿著空罐乞討,外人一看這空罐就知道這些小孩來自伊斯蘭學校。而當地的乞丐都有自己的地盤,如果學生乞討到的金錢沒有達到導師的要求,他們就不能吃飯,更慘的是有的學生會被打或被丟到大街上睡覺。

學習謙虛和團結
然而,這樣的情形在當地不會被視作殘忍或不對,社會認為這是一種學習謙虛和團結的方式,這兩種價值在蘇非伊斯蘭教教義中非常重要。社會也認為小孩必須自己為教育出錢,還有想辦法支付生活費。但同時,當地常常可以看到導師在孩子們乞討的大街上,穿著樸素的衣服把玩著新手機。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學生們將手伸向大盆中,用通心粉餵飽自己的肚子。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學生們手上拿著的番茄醬空罐就是他們的乞討工具,萬一乞討金額達不到要求,他們可能就無法吃飯。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一名孩子在車陣中拿著空罐乞討,在塞內加爾這樣的景象很常見。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學生們洗完衣服後,將濕漉漉的衣服攤在陽台上曬乾。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好幾個學生棲身在破舊的房間內是常態,斑駁的油漆一片片從牆面上剝落。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除了上學和乞討,休閒時間來場足球是學生們最大的幸福。


被無良導師吸收的童工們
這些年輕學生通常來自社經地位低的家庭,他們很容易就被無良導師吸收,變成社會上接受的一種童工,成為身體和性虐待的受害者。而那些反抗和逃離伊斯蘭學校的年輕學生往往成為流浪孩童。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塞內加爾全國大約有 10萬名乞兒,其中還不包含伊斯蘭學校的學生。但其中大約有 90%的乞兒先前是伊斯蘭學校的學生。當地的非政府組織,像是Boolo En Faveur Des Enfants等正在想辦法幫助這些學生,他們提供孩童職業教育,和該組織合作的社會學家比格(Kane Mame Bigue)表示,他們的計畫大體上希望讓孩子不要在街上流浪,並且重新安置孩子們,尤其是伊斯蘭學校的學生。

給孩子一個避風港
目前,該組織在不同地方設立多個中途之家,提供從大街上救回來的孩子一個避風港和食物,希望可以幫這些孩子找到原生家庭。有的孤兒會被送到接待家庭寄居,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有當地公民組織的合作下,非政府組織已經成功監控現存的伊斯蘭學校,保證這些學校符合一定標準,可以保證學生們的健康。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Sebastian Gil Miranda

在塞內加爾,有將近 94%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許多小孩從小就沉浸在伊斯蘭教義中。圖為一群身著傳統服飾參加活動的孩子。


攝影師:整個社會都是共犯
用鏡頭為孩童發聲的阿根廷攝影師米蘭達(Sebastian Gil Miranda)也提到,他 2013年頭一次到塞內加爾時,得知了伊斯蘭學校學生的故事,但他當時並不知道原來他們這麼慘。

「在我第二次造訪塞內加爾時,我了解到問題有多大,所以我決定用照片報導這件事。我整整花了兩個月在這個計劃上,我走訪了至少十幾間伊斯蘭學校,大部分的學校都讓我拍照。」

「此外,我也在每天不同時段、不同地點追蹤街上行乞的孩童,我和他們說話,我也問一般人他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然後發現社會普遍接受這件事,家庭沒辦法為孩子付學費,所以讓小孩自己付學費很合理。不過,在許多伊斯蘭學校中導師會將孩子們賺來的錢挪作己用,然後逼孩子每天都要上繳特定金額的錢。」

「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似乎理所當然,因為他們被家長、老師灌輸這樣做沒什麼不對,整個社會都是共犯,接受、管理、推廣還有在街上給錢的人們都是。」

編註:對Sebastian Gil Miranda的作品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Sebastian Gil MirandaFB
02 照片在2016/04/06取得Sebastian Gil Miranda的同意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一扇扇來猜國家 葡萄牙攝影師的門窗癖
印度:伊斯蘭學校不是學校
戰火下的孩童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