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7.8大地震與日本僅差數小時 科學記者:「兩者沒有關聯」

厄瓜多在 16號深夜傳出 40年來首見大地震,在當地釀成嚴重傷亡和損失,由於同一天不久前才發生了熊本大地震,不少人也開始擔心環太平洋是否要開始出現更大的地震現象,《紐時》科學記者表示目前觀察兩起地震沒有關聯。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厄瓜多西南的瓜亞基爾市區內,救難人員看著被震毀的政府建物。


40年來最大地震  民眾感覺「被拋到半空」
《路透社》、《衛報》綜合報導,南美厄瓜多發生 40年來最嚴重地震,強震規模高達 7.8,目前已知至少有 272人死亡, 2,500人受傷,厄瓜多當局已經對六個省發布緊急狀態。
 
16號深夜 23點58分,厄瓜多民眾被一陣激烈的搖晃震醒,有人甚至是「被拋到半空中」的狀態,對《衛報》描述當晚情況的托雷斯(Mercedes Torres),說她正在買狗飼料並準備結帳,結果「感覺到地板突然把我整個人抬了起來,四周的東西都開始晃動,還有收銀櫃檯附近的東西全摔下來的聲音,大家全開始尖叫。真的好可怕。」
 
「我們什麼都沒了」
兩座城市佩德納萊斯(Pedernales)和穆伊斯內(Muisne),因鄰近震央受到相當大衝擊,目前市內許多建物傾倒、居民逃避不及遭到活埋,逃出的居民則處在無水無電可用的狀態,正在體育館排隊等水的羅伯斯(Agustin Robles)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瓦礫中有人不斷在尖叫,儘管附近有藥局但是大家都堵在那裏我們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23歲正帶著 1歲多雙胞胎的法莉亞斯(Ana Farias)說:「我們很幸運剛好正在街上聽到警報。地震把整棟大樓都震垮了。…我們什麼都沒有了。」
 
單圖
文章插圖

畫面帶有裸露與血腥內容,請斟酌點閱。

繼續閱讀
路透社
曼塔(Manta)市區內,救難人員小心翼翼地徒手挖出罹難者遺體。
 
單圖
文章插圖

畫面帶有裸露與血腥內容,請斟酌點閱。

繼續閱讀
路透社
救難人員正試圖將卡在毀壞大樓內的遺體拉出。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曼塔市民看著救難人員將罹難者一一抬出現場,忍不住哽噎。


市長哽咽「我們需要幫助」
根據統計,16號深夜的強震發生後,厄瓜多境內仍接續發生了 160次餘震,多出現在佩德納萊斯市內,這座擁有約 5.5萬人的城市受災嚴重, 60%的建物因強震震毀,市內有三座飯店已被夷為平地。
 
佩德納萊斯市長 16號當晚受訪時忍不住哽咽地說:「我們真的需要幫助。」
 
「所有事物都能重建,只有生命無法」
現階段,死亡人數已經累積到 272人,其中有 91名罹難者來自佩德納萊斯當地,境內紅十字會、救難單位以及軍力都投入救援行動中;厄瓜多總統柯利亞(Rafael Correa)正出訪梵蒂岡,先由副總統坐鎮指揮救災,柯利亞強調人命優先:「所有事物都能重建,只有生命無法」。
 
災區出現趁火打劫現象
同樣鄰近震央的穆伊斯內市區陷入混亂狀態,當地出現財物遭竊的狀況,儘管軍隊已經抵達災區卻沒有迅速提供協助,民眾接受當地媒體Ecuavisa表示,他們是自力救濟互相幫忙,另有人談到他們發現有居民趁火打劫偷棉被。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瓜亞基爾市內建物遭強震震毀。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波托維耶霍市內一片狼藉,16號晚間大地震破壞力強大,遠在百公里外的市鎮同樣受到衝擊。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USGS
美國地質調查局顯示的圖片可知,厄瓜多大地震發生在鄰近太平洋地帶,星號為震央處,這次受災嚴重的是佩德納萊斯和穆伊斯內兩座城市,較遠處的曼塔和波托維耶霍也傳出嚴重災情。


納斯卡板塊區  史上最大規模9.5強震也發生在此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表示,厄瓜多大地震起因是受到納斯卡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活動影響,進一步造成納斯卡板塊下沉到南美洲板塊而引發強震,過去發生在納斯卡板塊沿線的強震相當多,例如觀測史上記錄到規模最大的 1960智利大地震(瓦爾迪維亞大地震),就是發生在納斯卡板塊沿線。

死傷數無法估計
1960年5月22日,智利發生規模高達 9.5大地震,後續更引起海嘯侵襲智利、夏威夷、日本、菲律賓、紐西蘭東部、澳洲東南部與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由於這場災難範圍太大,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及經濟損失無法精確得知。對於這次地震和海嘯導致的死亡人數有著不同估計,據USGS引述,死亡人數為 2,231、3,000或5,700人。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曼塔市區內可見室外搭建起臨時救護中心。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一名從診所中撤離的傷患待在室外。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許多居民因為地震影響處在沒有水電可用的狀態。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地震將橋樑震毀,許多城市主要交通一時癱瘓。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瓜亞基爾市內的大橋遭到震毀。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市內民宅受地震衝擊傾斜。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救難人員帶著搜救犬在瓦礫中來回搜索生命跡象。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熊本當地救難人員正努力救災中。日本在 14號和16號分別出現超過規模 6的大地震,目前救難人員仍持續搜救中。

 
全球各處一周內地震頻傳
厄瓜多強震發生前,日本熊本縣在 16號及14號才傳出規模 7.3與 6.2地震,造成多處民宅以及校舍倒塌和數百人傷亡。不久前緬甸在 13號以及阿富汗在 10號時也傳出嚴重地震災情。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上圖是從 4月10日開始直到16號一周內發生大地震的國家,許多人擔憂這一連串的地震現象是否代表有更大的災難將到來?


日本之後又換厄瓜多  巨型大地震要來了?
接連的地震,以及短短幾小時內規模高達 7以上的大地震不斷發生,不少人擔心這些地震是否代表某些徵兆?是否將有更大的地震將到來?媒體Romper報導指出,日本與厄瓜多儘管都位在太平洋火環帶上,但同時發生在 16號的兩起大地震沒有直接關聯,而《紐約時報》科學線資深記者方騰(Henry Fountain)更談到這類規模強大的地震其實每年都在發生。
 
方騰指出:「規模介在 7.0到7.9之間的地震…平均下來一年大約會發生 15次。這表示,每年這類大地震的發生次數平均一個月至少會發生一次以上,有時候可能會連續兩次發生在同一天。」
 
​剛好發生在人多有傳媒地區
「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地震次數變多了,這是因為世界各個角落的傳播工具和人口正在增多中,這讓地震災情越來越容易被傳遞出來。周六(16)的兩起大地震都發生在人口稠密以及媒體資源豐富的地方,所以其他國家很迅速地就能得知消息。」

方騰:「今天,如果大地震是發生在海中,那麼就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了。」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wikicommons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