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想像政府粗心大意到這地步」 印度高架橋倒塌事件震出政府發包黑暗面

印度日前傳出重大工安意外,一座位在鬧區的高架橋突然倒塌造成嚴重死傷,事件影響持續發酵,最後讓國會大黨都吃了大選敗仗。

單圖
文章插圖

加爾各答市區內一片混亂,位在鬧區正在興建的高架橋突然倒塌,事件引發相當大關注。

路透社

500人緊急救援

印度第三大都會區加爾各答在 3月底時發生重大工安意外,一座正在興建中的高架橋突然倒塌,由於事故發生地點就位在重要鬧區,許多人逃生不及直接被壓在水泥和鋼樑下,當時 500位救難人員全投入救援,但這場意外仍造成 26人死亡、90人受傷。事件過後,建設公司多名高階主管被收押,印度國會大黨更因事件效應吃下敗仗。

橋下就是受歡迎鬧區 人潮多

事件發生在 3月31日,加爾各答鬧區(Ganesh Talkies)一如往常地可見擁擠人潮,由於這裡聚有各式香料與布料的大賣場,因而深受民眾歡迎,數千居民也以此區為家。

抬頭往上看就會發現正在興建的高架橋「維韋卡南達」(Vivekananda,印度知名哲學家名稱也叫做此名),這座從 2009年開始興建的橋被兩旁建築夾在中央,相當顯眼。

31號中午時分,維韋卡南達高架橋突然倒塌,許多路人和駕駛躲避不及,直接被壓在鋼筋泥塊下。

建商:「這是神的旨意」

一開始,負責承造的建設公司IVRCL回應外界表示「這是神的旨意」引發譁然,但建築專家檢視現場後發現,根本是橋梁T型柱設計不良引發重大意外。事後IVRCL有 9位主管遭到收押,這起事件的後續效應更讓國會大黨「草根國大黨」(Trinamool Congress)在大選中吃下敗仗,原因是建造商與此政黨有牽連。

單圖
文章插圖

一位民眾被卡在鋼樑和汽車之間動彈不得,情況岌岌可危。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畫面帶有裸露與血腥內容,請斟酌點閱。

繼續閱讀

許多人趕緊將被壓在車內的人拉出,但傷患已經渾身是血。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畫面帶有裸露與血腥內容,請斟酌點閱。

繼續閱讀

倒塌大橋下只露出罹難者的手和腳,鮮血隨著水染紅了地面。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事件發生後,印度政府加派軍人救災,上圖可見救難人員正試圖將車內乘客救出。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夾在許多建物的高架橋從 2009年開始興建,原定在 2010年完工,但工程一路延宕至今。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31號夜間,救難人員徹夜搜索生還者。

路透社

沒完工高架橋之都:加爾各答

事實上,這次高架橋倒塌事件在印度引起議論和關注並不常見。《紐約時報》指出,印度民眾對這類瑕疵建造工程早已見怪不怪,加爾各答當地媒體就曾用「沒完工高架橋之都」來稱呼這座大都會,而這樣的稱號在印度其他大城也同樣合用,因為工程建設不是「正在停工」,就是已經完全停擺。

重大工程是選前最好的催票機

通常這類公共建設會在大選前被候選人拿來催票,然而工程進度往往會隨著大選結束漸漸慢下來,以這次發生事故的高架橋為例,它原定在 18個月內完工,但一拖就是 7個年頭。

「草根國大黨」領導人班納吉(Mamata Banerjee)在 2016年4月大選前曾開出支票,表示這座高架橋會在 2月底完工。

政治人物≠ 建商

另外,工程建設通常都是給官員的親戚承包,然而政治人物只管替建商取得營建許可,卻不是好的營建專家,許多工程最後往往陷入管理瑕疵和工安意外的問題中。

政府只管哪家花費低

儘管印度政府開始注意到工程設計必須妥善監察,並使有問題的建商無法得標建造計畫,但這樣的作法仍無法解決問題根本。《紐約時報》指出,政府發包的工程通常就是只管哪一家包商要價最低,有符合最低施工規範就好。

單圖
文章插圖

4月1日時,高架橋附近可見工作人員清除鋼筋碎石。

路透社

「一旦通車我就要舉家搬走」

31號高架橋事件發生後曾有民眾在路旁大吼,如果高架橋又開始恢復建造,誰敢繼續在那邊生活?42歲的美羅特拉(Ms. Mehrotra)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就表示,要是這座橋完工通車,她打算把 90年歷史的老家賣了,舉家遷移到其他地方去。

我們把身家安全交給政府 然後呢?

美羅特拉說:「每次政府有工程出現,我們都會做好又有貪汙賄賂發生的心理準備。我們把自己的身家安全交給了他們,而你絕對無法想像一個政府竟然可以粗心大意到如此的地步。」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