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寶可夢》滿20歲! 橫濱未來港再被皮卡丘大軍淹沒

8月7日開始,橫濱未來港再度被成群的皮卡丘大軍佔領,這是當地的年度「皮卡丘大量發生」(ピカチュウ大量発生中)大遊行活動。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鮮黃身影竄入大街小巷

為期七天的活動中,遊客可以見到未來港各個角落被皮卡丘大軍佔領,牠們搖晃著鮮黃身軀並帶著標準笑臉與興奮地粉絲相見歡。這場遊行活動是從 2014年開始,當年是為了慶祝電影上映的遊行活動,至今已連續辦了三年。

2016年的活動現場,依然能見到 50隻以上的皮卡丘人偶佔領大街,不同的是,今天因為風靡全球的手機遊戲Pokémon GO出現,在活動現場可以見到許多一心想抓到稀有寶可夢的粉絲到場。

每一年的大遊行活動都吸引許多人觀賞,2015年時的皮卡丘遊行影片也相當有趣:

滿20歲的手遊

事實上,許多人稱為《神奇寶貝》(Pokémon)或是後續正名為《精靈寶可夢》的遊戲,從 1996年上市至今已滿 20歲,誰也沒想到當年僅是出在Game Boy的掌上遊戲,歷經遊戲、漫畫、書籍、對戰卡片及週邊產品的推波助瀾,如今成了紅翻全球的超人氣遊戲。

截至2016年8月,神奇寶貝共有 721+31種。

華文稱呼直到2016年才確定

神奇寶貝的日文原名為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為英文Pocket Monsters轉譯而來的外來語。

該作品在華文地區並未像西方地區那樣推出統一的譯名,導致目前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地使用的標題是不同譯名,台灣譯作「神奇寶貝」,香港譯作「寵物小精靈」。在新加坡原先譯作「袋魔」,但後來因應當地情況,「袋魔」譯名已廢除,現直接使用「Pokémon」一詞。

中國大陸譯名情況更為複雜,民間俗稱「口袋妖怪」或「口袋怪獸」。

2016年2月26日的任天堂直面會上,官方首次宣布第七代遊戲將包含繁簡中文翻譯版本,並且將使用「精靈寶可夢」做為中文統一譯名。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