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煤礦業一同沉沒 中國礦村哀歌

在中國的鶴林村,村民不斷與因為挖礦而造成的地層下陷奮鬥——他們修補裂縫、重新砌牆、將一個個水坑填補好——但這是場注定無法打贏的戰爭。

單圖
文章插圖

在牆上可以看到好幾道因為地層下陷而導致的裂縫。

路透社

過度開採 問題接著來

在中國煤礦業最繁榮的時候,煤礦金額飛漲,龐大的利益讓礦工們不管礦坑上面是住家還是農田,只管把礦坑挖得越深越好。

然而,各種替代能源的出現使得煤礦的需求量不斷下降,礦坑的賣價也跟著暴跌,讓這些礦坑面臨停止開採或是廢棄的命運。在他們停止開採後,各種問題也跟著浮上檯面。

單圖
文章插圖

一名男子騎車經過位在山西省孝義市郊區的礦場。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一群工人搭著卡車經過孝義市郊外礦區。

路透社

採媒結束後 無法發展其他產業

由於過度開採煤礦,使得礦坑上的地質變得非常脆弱,不僅危害到住在上面的村民,人們也沒辦法在上面種植任何東西,讓這些過去因煤礦而大有發展的村落,現在完全靜止狀態。

單圖
文章插圖

65歲的李永華(音譯,Li Yonghua)站在已經毀壞的住家前面。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廢棄屋內的景致,屋主的結婚照高掛牆面,一旁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毛澤東的海報。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王俊琪抬頭看著自己屋子內的裂縫。

路透社

政府陸續撤離村人

以位在山西省北部的鶴林村為例,現在村裡大概有 100個沒在使用的礦坑,整個村子搖搖欲墜地建築在隨時都可能塌陷的礦山上。儘管中國陸續將住在這些村落的村民給撤出,但鶴林村並沒有被列在這波優先清單上。

村民:沒能力離開,能怎麼辦?

「我們還沒有被告知要離開這裡。如果政府告訴我們要離開的話,我們一定非常樂意,」與家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王俊琪(音譯,Wang Junqi)說:「這裡一點也不安全。有能力搬離這裡的人早就離開了,但是我們能怎麼辦呢?」

單圖
文章插圖

一隻獅子孤伶伶地站在山西省劉官庄的入口,這個村子已經遭到廢棄。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山西省永定庄內遭到廢棄的礦坑工人宿舍。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山西省大同市的住民閒坐在已經廢棄的戲院前面。

路透社

受影響土地有三分之一個台灣

雖然因為採礦而下陷的情況在世界各國都有發生,但中國又更為嚴重。根據官方資料,直到 2014年止,總共發生了 2萬6,000起礦坑塌陷的問題,起碼有 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此受到影響——幾乎是台灣的三分之一!

他們也提到這 5年來政府已經花了大約 7,500萬人民幣(折台幣約 3億5,595萬元)在安置這些村民上。

單圖
文章插圖

石頭與木頭被用來支撐因為地層下陷而快垮掉的房子。

路透社

從富足到負擔

曾經的繁榮城市卻逐漸成為政府在經濟上負擔。不僅需要花大量的金錢,整個山西省也預估到明年底起碼要撤出 65萬5,000名居民。

單圖
文章插圖

一名少女走過政府為了安置居民而設立的新大樓。

路透社

推動替代能源 拯救沒落城鎮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也開始試著在這些城市推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計畫。試圖補救那些遭到礦坑破壞,也無法用來種田的土地。山西省大同市就已經開始了這樣計畫,在這個城市有超過 1,000個礦坑,但是隨著煤價下跌,當地的經濟也迅速崩毀。「在我們到達這裡之前,這裡完全不適合任何作物種植,起碼這裡現在還有些用處了。」聯合光伏集團的計畫主管世興(音譯,Shi Xin)說道。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