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姐安度晚年 印尼變性人照護之家

如果你知道你渴望的未來是被社會所歧視的,那你還會願意堅持下去嗎?

單圖
文章插圖

圖中為照護之家的居民,69歲的姚蒂(Yoti Oktosea)。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印尼雅加達郊區,在狹窄髒亂的路邊,有一棟粉紅色平房,12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坐在一起聊天,他們的外表看起來就像是慈祥的婆婆嬸嬸,但臉上的皺紋透漏他們經歷過的風霜。這群老小姐是「waria」,也就是印尼語的變性人。

小補充:什麼是waria?

waria 結合了印尼語的女人(wanita)和男人(pria),用來指稱變性人。不管有沒有動變性手術、注射荷爾蒙,只要生理性別是男性,但認為自己是女性的人,都可以叫做waria。

單圖
文章插圖

一位四十歲的變性人在做串珠項鍊。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尤莉(Mami Yulli)在2012年年底成立了變性人照護之家,提供老變性人三餐和住處,同時教導烘焙、串珠、縫紉等技能,讓老變性人有個溫暖的家可以安心居住。

為什麼開照護之家?

2年前,變性人仍被印尼政府視為是一種精神疾病,備受歧視的變性人找不到工作,只好以賣淫維生。年老的變性人不再有本錢賣身,卻也沒有其他的生活技能可以讓他們找到工作,很多老年的變性人只能住在橋下,忍受風吹雨打,最後孤單地死去。

尤莉看見許多年老變性人的痛苦,於是決定照顧年老變性人,將自己的家改建成照護之家,提供他們住處和食物。

「NGO的資源集中在年輕的變性人身上,所以我們想照顧的是年老的變性人。」尤莉說。

單圖
文章插圖

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姚蒂正在準備餐點。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照護之家一天需要350,000印尼盾(相當於1,064台幣)才能營運,當尤莉籌不到錢的時候,他就會計畫街頭表演,帶著照護之家的居民唱歌跳舞賺錢。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互相玩鬧的尤莉和姚蒂。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姚蒂以及他的養女安吉(Anggi)在和來訪的大學生聊天。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51歲的尤莉為了生活,曾經賣身了17年,最後他費盡千辛萬苦跳脫這種生活,在一所伊斯蘭大學取得法律學位。如今他成為變性人人權鬥士,經營照護之家讓老變性人能有尊嚴地活下去。Ed Wray/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