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流行的樂高 滿80歲囉!

「樂高」積木一直是許多人童年時期最重要的玩伴之一,從丹麥開始風行,直到全世界都愛上它的樂高,到今年2012年已經有80歲了!

單圖
文章插圖

在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世紀婚禮還沒開始前,樂高積木就先想像了當天的畫面!圖片來源:Dan Kitwood/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樂高積木取名的緣由其實非常有意思,木匠克里斯蒂安森(Ole Kirk Christiansen)在1932年取名「Lego」,這在丹麥語裡面是 「玩得好、好好玩」(Play well)的意思,很巧的是,在拉丁語中「Lego」又有「組在一起」(put together)的意思。

全世界125個國家中都可以見到樂高的身影,他們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兒童開發了不同大小的積木,一個個彩色的方塊擁有無限的變化性,一點都不無聊,還可以讓小朋友在玩樂中激發無限的創意,樂高積木因此深得小孩和家長的喜愛!

此外,樂高為保持品質,不隨意跟隨工廠移往中國以降低成本的潮流,至今大部分的樂高積木仍保持在丹麥當地製造的方式。

單圖
文章插圖

不只做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樣貌,連其他婚禮上的人物都想到了!新郎新娘後面還有足球選手貝克漢夫妻檔、歌手艾爾頓強。圖片來源:Dan Kitwood/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樂高積木一直能跟隨時代的潮流,除了當成孩子的玩伴之外,它們也常被用來呈現許多重要的時刻,或是讓許多受歡迎的卡通人物能實體化的出現在小朋友身邊。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樂高,或許就是它能一直在不同的世代中受歡迎的秘訣吧!圖片來源:Dan Kitwood/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樂高積木也能跟廠商合作活動,圖片中的福特汽車要對外公開他們在芝加哥的產線,發表的這一天就與樂高合作,讓家長和小朋友們能感受福特汽車「組裝」的精神!圖片來源:Scott Olson/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3)的伍迪被樂高積木一點一點的組合起來,栩栩如生的樣子讓參觀民眾開心大叫。圖片來源:Kiyoshi Ota/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樂高還能顯示經濟議題,歐元區的危機在樂高積木的表現下變得生動!圖片來源:Sean Gallup/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樂高被選為「2012年的聖誕節一定要買的禮物」之一,照片中是電影「星際大戰」的場景。圖片來源:Bethany Clarke/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樂高重現了澳洲過去50年中發生的重要大事件。圖片中重現了1983年澳洲守住他們帆船賽的冠軍寶座。圖片來源:Bethany Clarke/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澳洲當地被稱作「黑色魚子醬」(Black Caviar)的賽馬,連續創下22場賽事的不敗紀錄。 圖片來源:Mike Stimpson/LEGO Australia via 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1997年得到最佳原創劇本的澳洲電影《城堡》(The Castle)中的一景。圖片來源:Mike Stimpson/LEGO Australia via 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歌手妮基·韋伯斯特(Nikki Webster)在2000年雪梨奧運上表演的場景被再度重現。圖片來源:Mike Stimpson/LEGO Australia via 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已經意外喪生的澳洲知名「鱷魚先生」史提夫(Steve Irwin),他不怕危險,一邊餵鱷魚、一邊給兒子喝奶瓶的畫面。圖片來源:Mike Stimpson/LEGO Australia via 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澳洲選手卡德爾·伊凡斯(Cadel Evans)贏得2011年環法自行車大賽冠軍。圖片來源:Mike Stimpson/LEGO Australia via 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1979年澳洲演員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主演的經典電影《衝鋒車隊》(Mad Max),主要講未來世界的幫派份子無法無天到處作亂,梅爾吉勃遜扮演的麥斯,化身成正義使者,騎上馬力十足的機車與幫派展開生死決鬥。圖片來源:Mike Stimpson/LEGO Australia via 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澳洲選手史蒂芬·布拉德伯里(Steven Bradbury)在2002冬季奧運的1000公尺冰上競賽中奪得金牌。圖片來源:Mike Stimpson/LEGO Australia via 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1973年雪梨歌劇院開幕的重要時刻,由樂高積木忠實呈現。圖片來源:Mike Stimpson/LEGO Australia via 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