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賽夏族矮靈祭 地球圖輯隊現場直擊

每年,台灣各族的原住民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儀式來表達對天地鬼神的崇敬,舉凡達悟族的飛魚祭、布農族打耳祭、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矮靈祭等等都是為人所熟知的原住民祭典,從不同的儀式中也能一窺不同原住民族群的生活風貌,這次, 【地球圖輯隊】也來到賽夏族的矮靈祭,希望可以將祭典背後的眉角介紹給大家,就讓我們一邊欣賞照片,一邊聽泥仔介紹賽夏族的文化故事吧!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賽夏族的族人穿上傳統服飾,參加矮靈祭的畫面。

地球圖輯隊

有南北之分的賽夏族

200多年前,受到漢人移民的影響,賽夏族退居到新竹、苗栗的山區,由於山河阻隔,讓賽夏族出現了南北群的分別。北賽夏族大多分佈在新竹縣五峰鄉,受當地泰雅族的影響較多,南賽夏族則分佈在苗栗縣南庄鄉一帶,受客家人影響得多。

這也讓兩群體舉辦矮靈祭的時間地點略微不同,南賽夏族是在 11月11日-13日的苗栗南庄向天湖舉辦,北賽夏族則是 11月12日-14日在新竹五峰地區舉辦,兩邊祭典的進行、習俗大抵上是一樣的,而這次泥仔參加的是北賽夏族的矮靈祭。

單圖
文章插圖

賽夏族對外開放部份矮靈祭已經好幾年了,沿路都能看到指示旗。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一到現場,大家就被招呼到祭屋綁芒草。祭屋是所有儀式開始、舉辦的場所,其右方「靈屋」是矮靈的「駐蹕」(指矮靈在祭典期間停留休息的地方),左方是為矮靈準備食物的廚房,兩邊都被視為神聖地區,因此嚴禁外人進入、拍照。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芒草被視為祈福避邪用的物品,在祭典開始前每個人都要把芒草綁在身上,並在回家前把芒草丟掉,不能帶進屋內。

地球圖輯隊

姓氏是重要的社會單位

賽夏族的漢姓目前一共有豆(趙)、朱(胡)、夏、高、風、潘(錢、根)、詹、解、章、絲、日、芎等 12姓,其中,朱家不論是在南或北賽夏族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姓氏對賽夏族來說是重要的社會基本單位,各種祭典通常會以姓氏為單位來運作,矮靈祭自然也不例外。

編註:括弧內算是同一個姓氏。

朱家為主 其餘氏族為輔

朱家在每次的矮靈祭中都是擔任主祭,負責統籌矮靈祭的大小事,其餘氏族則各自組成小組,協助朱家讓矮靈祭能夠順利進行。各組也需要製作祭典要用上的臀鈴與肩旗,這兩項器物的用途會在後面再做說明。

單圖
文章插圖

才剛就定位,祭典就準備開始了!族人們手持點火的竹子,讓各組扛著肩旗的族人通過火把,先行走入祭場。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等肩旗通過以後,族人們就吟唱祭歌從祭屋走出來,跟著走入祭場。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同一時間,扛肩旗的族人們也陸續進場了,這個晚上的祭典正式開始!

地球圖輯隊

要參加祭典  不可不知背景故事

要觀賞矮靈祭,自然不能忽略背後的神話故事,關於矮靈祭的故事版本其實很多,綜合矮靈祭祭歌內容,較完整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過去在賽夏族居住的河岸東邊,住著一群身高僅三尺的矮人(ta’ay),由於他們擅長妖術,所以族人都很怕他們。不過矮人們很擅長唱歌跳舞,所以每年族裡在農作豐收祭祀時,族人都會邀請矮人們一同參加。

有一年,當某位族人去邀請矮人參加祭典時,遭矮人勒斃,是另一名矮人長者用芒草覆蓋族人救回了他,但這件事也讓族人們更加懼怕矮人。

單圖
文章插圖

剛剛從祭屋出發的族人步入祭場,由領頭的主祭與長老們吟唱祭歌,並在祭場內不斷地繞著圈子,隊伍隨時也有族人加入。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伴隨祭歌的是不斷持續地臀鈴聲,負責搖擺臀鈴的人會待在隊伍外自成一排。臀鈴是負責掌握歌曲節奏的樂器,另一方面,也是透過臀鈴聲把不該來的東西趕走,這件器物平時不能任意觸摸,只有在矮靈祭時才能使用。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肩旗在祭典是作為導引隊伍的重要器物,每個氏族都會製作屬於他們姓氏的肩旗。在大家唱歌跳舞的過程中,不時可以看到扛著肩旗的人們穿梭在隊伍之間。肩旗也和臀鈴一樣,平日不可以隨意觸碰。

地球圖輯隊

流傳至今的神話傳說

相傳矮人生性好色,時常在歌舞的時候調戲族裡婦女,讓族人們非常厭惡他們又不好反抗。直到有位妻子遭戲弄的族人再也受不了,就和 2、3名同伴偷偷跑去鋸開矮人返回居住處前,一定會爬上去休息的山枇杷樹,山枇杷樹延伸出去的下方則是深不見底的河谷。

渾然不察的矮人們照例爬上樹休息時,便因為大樹倒塌而跌落河谷淹死了,只有兩名矮人僥倖活了下來。活下來的矮人滿腹委屈但又寡不敵眾,因此決定要搬離原本居住的巢穴。臨走前,他們告訴族人:「你們不擅長歌謠,所以祭祀時一定會碰到困難,我現在就把歌謠教給你們。」

於是他們教授族人們各種歌謠,等教授完之後,兩人就朝著東方離去。由於這些歌謠太難了,整個族內只有朱家的一個人學會,也就這樣傳承到現在。

祭典反應出對矮靈的複雜心情

大致上的故事就是這個樣子,其實對照矮靈祭所吟唱的歌謠、使用的器物等,也可以發現與故事多有共鳴之處。而就像賽夏人在故事中對矮人所抱持的心情,他們多半是帶著感念又懼怕的心情在舉辦祭典。

單圖
文章插圖

由於泥仔參加祭典時正進行到比較輕鬆的環節,所以在祭典開始的兩個小時後,也開放外人下去一起參加啦!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當時有很多人想要一起加入隊伍,但是舞步忽快忽慢,所以隊伍常常在來不及牽好手的情況下就跑起來,但對族人來說隊伍是不可以斷的,所以剛開始會看到族人們匆忙地要把隊伍接好。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隊伍整個「展開」來的樣貌,雖然看起來很像圓圈,但是頭尾並沒有連接起來,反而比較像螺旋的樣子,在繞圈子的過程中,也有長老在圈子裡一一敬大家小米酒。

地球圖輯隊

矮靈祭三階段

矮靈祭大致分成三個階段:

  • 迎靈:矮靈祭的第一天早上,主祭會率領族人向東方唱迎靈歌,婦女則會在這個時候祈求豐收,到晚上,族人們會以唱歌跳舞的方式迎接矮人前來,這天的氣氛非常嚴肅莊重。
  • 娛靈:到了第二天,族人以歌舞回憶過去與矮人相處的情況,這天的跳舞隊形會有比較多的變化,也會喊些口號與矮靈一同娛樂。這個環節也是泥仔參加到的部分。
  • 送靈:到第三天,會改跳送靈的歌舞,並在第四天早上送走矮靈。

等到這三天三夜的祭典結束了,族人們會到矮靈洞穴下方的河邊舉行河邊送靈,整場矮靈祭才算結束。

單圖
文章插圖

矮靈祭每兩年會舉辦一次,十年則是大祭,這次泥仔剛好碰上了十年大祭。圖為十年大祭才會出現的祭旗,相傳過去夏家對朱家有恩,因此背負祭旗的責任就交給了夏家。每當儀式進行了一段時間,他們就會扛著祭旗繞行全場,祭旗非常重要,若是在繞行過程中不小心讓祭旗倒下,就代表一定會出大事。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趙家人在這次的矮靈祭中擔任「護城組」的角色,主要是確保歌舞可以順利進行,時不時就會驅趕擋到隊伍的拍照人士(像泥仔),或是協助外人一起進入隊伍。所以在照片中經常可以看到「黃背心人」的蹤影。

地球圖輯隊
單圖
文章插圖

凌晨 12點,所有歌舞都會暫停,並由朱家主祭(照片中間)與趙家頭目共同到場上以賽夏語訓勉族人,朱家主祭先是感謝漢人也一起參與祭典、談到族群包容,也感謝夏家對十年大祭的付出,趙家頭目則提到各氏族對矮靈祭的付出、朱家用心良苦的籌劃、還有維持場上秩序的趙家人。

地球圖輯隊

關於矮靈祭祭歌

祭典上,祭歌伴隨著臀鈴的聲音不斷在祭場迴盪著,由於族人相信祭歌會招來矮靈,所以平常是嚴禁練唱的,只有在矮靈祭要開始之前才可以練習。反過來說,在祭典的場合也不可以唱祭歌以外的歌曲,不然會遭到矮靈懲罰。

祭歌一共有 16章,分別會在不同的環節中吟唱。其中第 7章傳達出矮靈被賽夏人陷害的控訴、以及賽夏人祈求憐憫的心情,這個章節只有在娛靈的凌晨 12點時(即上圖的時刻)才可以唱,就連可以練習的時候也不能練習。

單圖
文章插圖

泥仔當天看完娛靈的一部份後就回去休息了,不過矮靈祭其實還沒結束。圖為第四天送靈的最後儀式,這天族人們會重演當年鋸斷樹木陷害矮人的情節,他們折斷樹木,將木頭丟到東邊,象徵「逐靈」。

網友 網友
單圖
文章插圖

最後,他們會到矮靈洞穴下方進行送靈,讓矮靈隨風往東離去,也為兩年一次的矮靈祭畫下句點。

網友 網友
單圖
文章插圖

一名長者遙望祭旗。

網友 網友

寫在最後

泥仔這次要去之前其實很緊張,擔心拍照會有禁忌、擔心會不小心破壞了祭典的神聖性,不過有點意外的是,矮靈祭的部分祭典其實已經開放好一陣子,後來才知道族人本身也希望能將他們的文化推廣出去,這些年來才積極開放矮靈祭的活動,但這也讓泥仔開始擔心觀察到的人事物不夠詳盡(笑)。

不過最後也發現,其實不需要預設這麼多立場,真正重要的還是要抱著不帶批判的心情體驗祭典的每一刻,好好理解賽夏族人在祭典中的情緒、尊重他們在每一個環節的禁忌與規範,這樣子也才能在不知不覺中真正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吧。

上線時間:2016/11/18
增修時間:2016/11/18 修正部分用字

編註:比起矮靈祭,賽夏族人通常比較偏好將祭典稱為「paSta'ay」(漢語音譯為巴斯達隘),因為矮靈祭是採用義譯,多少無法完整表達祭典的真實意涵,若是看圖片第二張的指示旗,也可以看到旗子上是寫「巴斯達隘」。

部分圖片在 2016/11/17取得攝影師同意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