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加拉緊鄰緬甸的科克斯巴扎爾縣(Cox's Bazar),來自緬甸的洛興雅難民小朋友睡在母親的大腿上,這裡是當地專門收容洛興雅人的難民營。
路透社死亡人數從數百到千人
聯合國人權事務處(OHCHR)在上周五(3)提交一份關於洛興雅人(Rohingya)的調查報告,並根據 220名民眾訪談的結果,推估軍隊鎮壓洛興雅人的行動可能造成數百人死亡,然而,另外兩名長期處理難民事務的聯合國高級官員擔心,實際死亡數字可能比報告的估計數字還高。
估計依據是難民口述
這兩名聯合國高級官員分別來自不同單位,他們推估的依據主要是過去 4個月來,從難民口述的資料估算而成。
若開邦狀況不樂觀
其中一名聯合國官員直接表明報告內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另一名聯合國官員則表示:「現在大家談論的是數百人的死亡數字,這可能是低估後的結果,我們可能要預期到千人。」
兩人在談及此事實時,皆擔心外界沒有意識到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正面臨著多麼嚴重的危機。
圖中紅色區塊即為緬甸洛興雅人群居的若開邦,當地信奉佛教的若開邦人時常與信奉伊斯蘭教的洛興雅人發生衝突。
地球圖輯隊圖為印尼漁夫來幫助洛興雅人,用船把他們載到岸上。有許多洛興雅人會搭船逃到東南亞其他國家,東南亞政府對前來的洛興雅人態度不一。
路透社政府承諾會調查
針對聯合國人權事務處提交的報告,在緬甸具有實質領導權的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承諾,他們將會對此展開調查。
官方、聯合國數據有落差
其實緬甸政府過去也有針對軍隊的鎮壓情況進行調查,並在報告中相信只有不到 100人在緬甸軍的「反叛亂行動」中被殺。
關於聯合國高級官員表示有超過千人被殺的說詞,總統府發言人佐泰(Zaw Htay)說道:「這個數字遠比我們的統計還要高得多,我們會做進一步的檢驗。」
一名洛興雅男孩抱著小羊看向鏡頭。洛興雅人因為信奉伊斯蘭教,長期與當地信奉佛教的若開邦人發生衝突,2012年,洛興雅人遭到當地人攻擊,雙方互相衝突的結果造成超過百人死亡,上萬名洛興雅穆斯林因此流離失所。
路透社緬甸境內的穆斯林
緬甸是以佛教為大宗,住在若開邦的穆斯林稱自己為「洛興雅」,緬甸目前約有 1,100萬名洛興雅人,大部分的洛興雅人則住在與孟加拉交界的若開邦。
洛興雅人的存在不受重視
洛興雅人在緬甸經常遭到迫害,他們被迫勞動,沒有土地所有權,而且遭到嚴格的限制。緬甸政府一直拒絕將洛興雅人視為少數民族,反而認為他們是從孟加拉來的非法移民,雖然有很多洛興雅人已經在緬甸住了好幾個世代。
面臨鎮壓 近7萬人逃離家鄉
去年 10月9日,緬甸政府以 9名警察遭到激進組織殺害為由,對若開邦進行了一系列「清掃行動」,聯合國人權事務處指出,從那時開始,就有 6萬9,000人從緬甸逃往孟加拉。
而上周五所公布的聯合國調查報告,也解釋了先前衛星拍到被摧毀的村落,還有逃跑出來的難民,其身上的子彈、刀痕是從何而來。
圖片拍攝於 2016年5月,小男孩走在被大火燒毀的家園中,這裡原本是讓無家可歸的洛興雅人所住的臨時收留區。
路透社任意殺害平民
根據受害者所述,他們看到軍隊在直昇機上掃射平房、朝房子丟手榴彈,針對伊瑪目或老師進行目標性殺害。
半數受訪者被性暴力對待
在受訪的 101名女性中,有 52人說她們被軍隊輪暴或性暴力對待的經歷,一名女性提到當她的 5歲女兒試圖保護自己時,那名男子「拿出了一把長刀然後割開了她女兒的喉嚨」。
大肆焚燬屋子
也有人告訴調查者,軍隊、警察放火燒掉了數百棟洛興雅人的建築,包含房子、學校、商店、還有清真寺。
報告指出,許多目擊者均作證「軍隊故意焚燒還有家庭在裡頭的房子,也有軍隊把洛興雅人推進已經在燃燒的屋子」。
新來到孟加拉的洛興雅難民正在修繕他們的房子。根據目擊者證詞,17-45歲的男性與處在生育年紀的女性,都有被軍隊綑綁帶走的情況。
路透社男性遭到針對
除此之外,報告也指出 17-45歲的男性遭到了針對性殺害,因為軍隊相信這些人極有可能成為軍隊或政府的潛在威脅。
生還的男女比例不均
前面提到的聯合國高級官員表示,現在大部分出現的洛興雅難民都是女人或小孩,讓人不禁擔心洛興雅男性的命運,他說:「這些新前來的洛興雅女性談及他們被殺害的丈夫、叔叔、失蹤的兄弟,讓你忍不住想問,男性都到哪裡去了?」
一名學生手拿印有翁山蘇姬畫像的海報,抗議她對穆斯林不公平。
路透社翁山蘇姬無法控制軍隊
翁山蘇姬對於洛興雅人的處境置若罔聞的態度也飽受各方批評,不過一名緬甸外交官指出,根據前任緬甸軍市政府所擬定的憲法,翁山蘇姬並沒有控制武裝軍隊的權力,然而,隨著越來越多軍隊暴行的行為被揭露,恐怕會把翁山蘇姬推向更困難的處境。
若開邦被封鎖 要得到資訊不易
《衛報》指出,由於若開邦已經遭到軍隊封鎖,要知道裡頭發生什麼事變成極為困難的一件事,記者、人權團體、聯合國調查者只能透過難民的口述拼湊若開邦的現狀。
圖為本周二(7),馬來西亞救援團體將救援洛興雅人的物資送到緬甸的畫面。
路透社在畫面另一端,馬來西亞船隻的到來遭到部分人士抗議,認為馬來西亞不過是在政治收割洛興亞的議題。
路透社救援行動受阻、救援不易
本周二(7),來自馬來西亞的人道團體為若開邦的洛興雅人帶來了 500噸的食物和醫藥用品,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事實上,相關的救援行動已經變得極為困難,歐盟、聯合國都曾提到他們在當地的醫療診所和營養計畫受到阻礙的情況。
過去也有穆斯林救援團體試著將物資發放給若開邦的洛興雅人,但是最後只能交給緬甸政府,政府當時堅持,他們會公平地把物資發放給若開邦的穆斯林和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