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播種的時候到了」 311大地震六年後,重返空無一人的福島

一台卡車呼嘯過久久沒營運的店面,店面現在只看得到破損的牆面和搖搖欲墜的招牌,這裡是福島縣雙葉郡的浪江町,當時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輻射外洩時,浪江町距離第一核電廠只有 4公里的距離,隨著 311大地震發生了六年,政府也解除對這裡的撤離命令,也有部分的人陸續回到了這裡。

單圖
文章插圖

照片拍到在浪江町內,因為長期無人居住而殘破不堪的屋子。

路透社

工人們忙著修房子  野豬忙著找食物

在浪江町的路上,可以看到約 60名工人忙著在過去的市中心修繕房屋,好迎接那些準備返回浪江町的前居民們。就在離工地不遠的地方,可以看到兩隻野豬正在庭院裡尋找食物的蹤跡。

撤離命令解除了

自從 11月開始,人們就被允許以登記的方式重新回來浪江町住上一晚,今年 3月,日本政府更進一步解除了浪江町跟另外三個城鎮的撤離命令。

單圖
文章插圖

在杳無人跡的荒地上,拍到了一棟曾經遭到海嘯襲擊的房子。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 3月8日,設立在浪江町靠近核電廠的蓋革計數器顯示其每小時輻射量是 0.127微西弗。雖然浪江町的撤離命令已經解除,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區域被視為汙染區而被禁止進入,這些區域也將成為永遠無法居住的地方。

路透社

輻射量大大降低

根據今年 2月28日的測量,浪江町每小時的輻射量是 0.07微西弗,跟日本其他地區已經相去不遠。

而根據規定,要解除撤離命令,該城鎮每年的輻射量必須低於 20毫西弗,而且要有能夠運作的公共事業、通訊系統、基本醫療、老人照護和郵務服務。

年輕人不想回去  會有老化問題

不過根據去年 9月的統計,29歲以下的浪江町居民,有超過四分之三的人不願意回到浪江町住,這意味著浪江町將會出現人口老化的問題。

對此,現在在東京開餐廳的前浪江町居民藤田康夫(音譯,Yasuo Fujita)說道:「年輕人是不會回去的,在那裡既沒有工作機會,也沒有提供孩童教育的地方。」

康夫表示自己也不想回去住在可能受到汙染的土壤上,雖然這些土壤大部分已經被清理掉了。

單圖
文章插圖

海水拍打著臨海城鎮浪江町,浪江町是最靠近第一核電廠的城鎮。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一棟廢棄學校的牆上寫著「不要再有下一次」的字樣。

路透社

「現在是回來播種的時候」

71歲的佐藤秀三(音譯,Hidezo Sato)過去是名種子商人,他估計在第一波的返家潮中,2萬1,500名的居民大概只有數百人會回來。不過這並沒有阻止佐藤規劃重建浪江町的藍圖,他說:「身為一個販售種子的人,我認為現在是播種的時候了。」

「要收成還遠得很,但我希望起碼可以為實現它(編註,指重建浪江町)提供幫助。」

町長:再不回來,城鎮就要消失了

不過有些浪江町的前居民認為應該要等輻射量完全減弱,而且核電廠完全拆除,再解除撤離命令會比較好,但浪江町町長馬場有(Tamotsu Baba)則表示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六年的時間過去了,如果撤離命令再延長的話,人們的心就會被淘空了,」馬場有說道:「這個城鎮就會完全成為不存在的地方。」

單圖
文章插圖

在教育方面,浪江町過去有 6間小學和 3間中學,町長預計之後要開辦一間中小學。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3月初,浪江町的醫院也重新開張,裡面有一名全職的醫生和好幾位兼職醫生。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木材公司的老闆淺田宗弘(音譯,Munehiro Asada)表示短期內浪江町的商機並不樂觀,但是他相信在這裡開設工廠是促進繁榮的第一步,他說:「營銷量幾乎不到過去的十分之一,但是如果我不回來,這個城鎮就要消失了。」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復甦核災後的城市也意外帶動了另一個職業的發達:野豬獵人。69歲的獵人坂本一郎(音譯,Shoichiro Sakamoto)說道:「這些野豬一點也不怕人類,牠們毫不避諱地瞪著我們,好像在說:『你們來這裡幹什麼的?』。這簡直就像我們的城鎮已經被野豬掌控了。」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浪江町町長馬場有,他也希望浪江町未來能吸引研究或機器人企業進駐。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