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正式開通的青藏鐵路,讓更多觀光客湧入西藏自治區,同時也讓這塊原本看似與世隔絕的土地與外界有越來越多的接觸。照片中是位在青藏鐵路附近的村落,牧人在自家架起了電視機,小妹妹和爺爺一起轉台看電視。
騎著機車的藏人。
gettyimages豪華渡假村即將進駐
西藏特有的人文風土極具吸引力,其後隱藏的高額利潤吸引國際品牌注意,更有旅館業者表示要在當地開業,《衛報》2013年5月23號的報導就提到,旗下擁有假日酒店(Holiday Inn)以及皇冠酒店(Crowne Plaza)…等等數家知名連鎖旅館的洲際酒店集團(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 plc),選定拉薩做為渡假村的落腳處,這座擁有2,000個房間的大型渡假村,可迎接更多的觀光客。
國際渡假村要進入拉薩的消息傳出後,支持解放西藏的團體大表抗議,他們認為這項計畫是「中國政府的一種宣傳手段」,會造成西藏自治區的邊緣化。不只是當地居民反對,外界也有人擔心社會變遷和經濟發展迅速的西藏正面臨衝擊。
gettyimages文化重鎮拉薩
渡假村預定地的拉薩(Lhasa),是西藏自治區中的最大城市,也是青康藏高原上,人口僅次於青海省西寧市的大城市,當地約有52萬人。拉薩不只扮演了西藏的行政中心,更是座擁有許多傳統文化遺產的重鎮,當地最有名莫過於2座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知名的寺廟大昭寺和小昭寺也位在此地。
即將在 2014年開幕的度假村,顯示出觀光業在西藏正迅速擴展,中國官方就相信,觀光旅遊業就是西藏的未來。
遠眺美麗的彩虹以及布達拉宮。
gettyimages觀光業成了金雞母
可耕作面積受限的關係,西藏的農業多半是自給自足為主,農作物以蔬果、大麥小麥、和馬鈴薯等等居多,其他時候多要靠飼養氂牛、羊群和馬匹來維持生計。
儘管西藏在發展指數上是中國境內的最後一名,但近期大量湧入當地的觀光客帶來相當利潤,中國當局就把觀光發展視為當地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他們更定出在 2015年時要達到每年150萬觀光客人次的目標。
照片中的小女生正在用太陽能把水加熱。
gettyimages事實上,西藏在2012年時的觀光人次已經比前一年成長了20%,觀光收益更成長了30%來到126億人民幣,但對心繫西藏傳統文化與自主的團體來說,種種的迅速發展正在吞噬西藏的文化遺產,這些振興經濟的方案能得利的只有漢民族。
照片中的藏人正虔誠祈福,從他們身邊遠遠望去就是有名的青藏鐵路,這條長達1,956公里的鐵路連接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自2006年正式開通後,便捷的交通讓許多觀光客湧入當地。
gettyimages躍進的經濟
對要開渡假村的洲際集團來說,他們則認為渡假村的開設,可以在當地創造工作機會,同時吸引觀光資源的挹注,如此就能提升西藏境內的生活水平。
事實上,西藏當地的生活水平正逐年升高,2011年時,西藏郊區的平均家庭收入已從人民幣2,800元增加到4,900元;城市的平均家庭收入也從人民幣12,000元增加至18,000元。新華社在 2013年4月的報導中也提到,西藏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已經比同期成長了12.2%。
跟著大人一起參拜祈福的小朋友。
gettyimages虔誠的信徒正在行禮參拜,用來拜拜的墊子已經磨損到內裡都跑了出來。
gettyimages一名藏人從窗邊探出身。
gettyimages拉薩的西藏大學中,學生正在上藏語課。
gettyimages寫滿藏語和漢語的黑板。
gettyimages照片中是2008年的拉薩,當地已經開始有夜生活的店家進駐,這樣的景象在許多年前是完全不可能出現的。
gettyimages在夜店中熱舞的女舞者。
gettyimages當地大學生正在夜店消費暢飲。
gettyimages建樂園救古蹟?
2012年7月時,中國政府表示要在拉薩興建主題公園,藉此減低大量觀光客對當地古文物的衝擊,近日更有遊客上傳到拉薩的照片,照片中就顯示拉薩的八廓街(Barkhor)出現了有地下停車場的購物中心,而這條街過去一直是西藏人前往大昭寺(Jokhang temple)的重要朝聖路途。
「解放西藏」的負責人Eleanor Byrne-Rosengren認為,國際品牌進駐西藏,對中國政府有益,卻對西藏沒有幫助:「洲際集團用西藏的古老風情和文化吸引觀光客,但這些事物其實正被中國政府系統性地摧毀中。」
容顏已改
蘊含自然以及的古蹟遺產等資源的西藏,將不斷吸引觀光客湧入,面對巨大社會和經濟變化的他們,已經開始展現與外界刻板印象不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