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Pichação」的繪師支撐著自己在牆面上作畫。他在火車上跳躍的時候失去了雙腿,現在則藉著「Pichação」來表達自己的聲音。
路透社打造聖保羅市長的「美麗城市」
就在今年 4月中,聖保羅市長多利亞(Joao Doria)穿起橘色工作服、戴上面罩,為佔地 1萬5,000公尺的街頭藝術塗上灰色油漆,作為他打造「美麗城市」的計畫之一。
重點在把城市「打理乾淨」
多利亞提出的「美麗城市」的計畫包括要建置更多垃圾桶、種植樹木、垃圾清掃、然後每周消去一點點街頭塗鴉,藉此把聖保羅「打理乾淨」,以此重建聖保羅人的驕傲。
塗鴉家拉卡在街頭畫上聖保羅市長的名字「doria」,隨後趕來的警察則將拉卡逮捕送到派出所。
路透社不久後,穿著橘色衣服的工作人員也用灰色油漆把 7個「doria」一一抹去。
路透社其實市長也想保護街頭藝術
充斥在建築、街道牆壁的街頭塗鴉已經成為聖保羅的一部分,聖保羅的觀光單位也形容這些塗鴉「反映了城市的真實面貌」,就連市長多利亞也曾表示要促進街頭藝術的發展。
想消滅的是另一種塗鴉
既然如此,為什麼多利亞又要穿著橘色工作服去消除街頭塗鴉呢?其實他口中要清除的塗鴉是另一種被他形容成「帶侵略性」、「侮辱性」的塗鴉:Pichação。
在 2015年2月的聖保羅街頭,一幅塗鴉描述原住民現在只能在石油裡游泳,藉此傳達聖保羅當時嚴重的缺水狀況。
路透社有別於一般街頭塗鴉的多種色彩與圖案,「Pichação」是色彩單一的自創文字。圖左建築的「Pichação」寫著:「我繪故我在」。
路透社這個塗鴉的本體是自創字
「Pichação」(編註:此字為葡萄牙文,同樣譯作「塗鴉」,為方便區隔以原文稱之。)是一種有稜有角、看起來像古符的字體,「Pichação」的繪師,有時會用這個字體在牆上噴灑出自己或團隊成員的名字,有時也會用來表達對時事的不滿。
市長:此塗鴉非彼塗鴉
對大多數的巴西人來說,那些充滿各種圖樣與色彩的「塗鴉」和色彩單調、只有文字的「Pichação」是不同的,一如市長多利亞所說:「壁畫是藝術,而且我們對此表示尊重。但Pichação是種挑釁......它不是社會問題,而是種瘋狂,是犯罪。」
現任政府嚴抓嚴罰 有些人照樣塗鴉
多利亞表示,自從他在 1月上任後,警察已經抓到超過 100名繪製「Pichação」的「違法者」,也為此設立了嚴厲的罰款,只要被抓到的人都可能被罰上 1萬雷亞爾(折台幣約 9萬5,000元)——但是對繪製「Pichação」的人來說,這些事情都無法阻止他們繼續走上街頭畫畫。
在大樓上的「Pichação」,有看到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路透社換個角度看,其實有一名繪師正掛在頂樓,在牆面上留下自己的簽名。
路透社一名塗鴉家向《路透社》攝影師展示了自己設計的簽名,在照片拍下的 4月26日這天是繪師們的聚會日。
路透社認為「Pichação」與犯罪無關
雖然對許多人來說,充斥在街頭上的「Pichação」就像城市腐敗的象徵,但是「Pichação」的繪製者表示,他們跟幫派一點關係都沒有。
奪回城市的發聲方式
一名繪製「Pichação」的繪師伊夫索(Djan Ivson)便說:「對我來說,『Pichação』是一種被社會排除的人們,想要奪回這個城市的一種方式。」
另一名繪師「杜」(Du)也有著類似的看法,他說:「所有的藝術都和表達自由有關,但是『Pichação』本身就是一種自由的展現,它就像是在告訴全世界:『我就在這裡,你沒辦法忽視我。』」
在其他地方也看得到
其實除了巴西,「Pichação」在許多地方也蔚為風潮,德國柏林、法國巴黎的角落都能見到。
為了在大樓畫上成排的「Pichação」,這些繪師往往要在大樓間爬上爬下。
路透社一名男子站在畫有「Pichação」的建築前方。對於「Pichação」,有些人認為這是聖保羅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有人認為這是單純的破壞市容。
路透社「Pichação」粉絲:這是在創造專屬環境
攝影師庫伯(Martha Cooper)這 40年來在紐約街頭長期以影像紀錄當地的次文化,她形容自己是「Pichação」的大粉絲。
「這不是單純的隨機破壞(市容)而已,」庫伯說:「這是在創造專屬於你自己的環境。」
在藍天的襯托下,以紅漆噴成的「Pichação」顯得格外顯眼。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