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月8日的德國漢堡G20高峰會上,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握手供媒體拍照。13號這天,皮尤研究中心釋出各地對中美好感度的調查報告。
路透社各地對中美怎麼想?
周四(13),美國皮尤研究中心釋出中美好感度調查報告,他們調查了全球 38個國家將近 4萬2,000人,想要藉此一窺世界對中美這兩個政經大國的看法。
中國金援非洲 提升好感度
結果皮尤研究中心發現,在好感度這部分,有 49%的人對美國有好感,47%的人對中國印象好,乍看之下兩國的好感度相差無幾,但如果細分不同地區,可以發現撒哈拉以南非洲對中國的好感度非常高,這可能與中國在近年來金援數十億美元幫助非洲興建基礎建設有關。
撒錢發展軟實力
「錢能幫你在國際舞台上買到好形象,」國際特赦組織東亞區域負責人貝克林(Nicholas Bequelin)接著說:「中國在發展『軟實力』上大力投資,也大力減少對政府不利的新聞和資訊。」
2016年7月,首爾街頭出現大批住在星州郡(Seoungju)的民眾,他們手舉南韓國旗和布條抗議,不滿政府決定在他們的家園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他們手上的布條寫著「堅決反對部署THAAD」的字樣。
路透社大體而言,全球仍認為美國是經濟領頭羊,但也可以看到過往這麼認為的歐洲國家轉而認為中國有堅強的經濟實力。圖中紅色代表中國,藍色代表美國,灰色代表難分軒輊,白色則是沒有資料。
網友 Pew Research Center誰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
至於全球認為美國和中國誰才具有領先各國的經濟實力呢?
報告中有 42%的人認為美國仍然是全球經濟龍頭,32%的人則挑了中國。
雖然中國經濟成長放緩 仍不容小覷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身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去年的經濟成長放緩,只有成長了 6.7%。即使如此,過去和美國走得近的盟國,諸如澳洲、加拿大、德國和英國都一致認為中國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俄國也這麼想。
成功度過金融危機
皮尤研究中心認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在 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仍屹立不搖。報告中寫到:「雖然美國和其他相對富裕的西方國家慢慢從危機中復原,但經濟成長率和中國、印度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相比仍較低。」
川普上台 圍剿多項經貿協定
《外交政策》的文章中提到,歐美大國對中國會有這樣的看法,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強調「美國優先」的政策,圍剿多項經貿協議有關。川普一上任就簽署了行政命令,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TPP),他也撤出原本要和歐洲談的貿易協定,而現在他正在和墨西哥與加拿大重新協商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
13號這天,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過世,結束了被中國當局斷斷續續監禁和軟禁 28年的生活,也引起各界對中國漠視人權的譴責。
路透社對兩國領導人沒信心
在國家治理上,全球對中美領導人都沒什麼信心,有 74%的人表示他們對美國總統川普沒信心,53%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沒信心。
劉曉波病逝 中國深陷人權危機
隨著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斷增加對民眾的箝制,打擊異議分子,美國在人權保護上在全球的形象仍有一席之地。而近日最受國際關注的要屬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一案,中國當局忽視國際呼籲讓癌末的劉曉波到海外治療的訴求,而在 13號這天劉曉波病逝,結束了他被中國政府斷斷續續監禁和軟禁了 28年的生活。
金錢非萬能
國際特赦組織東亞區域負責人貝克林說:「錢能做到的事有限,中國怎樣對待劉曉波很快就能奪走它大力塑造的好形象。」
越來越多知名的西方品牌進入中國,融入當地社會文化。圖為從美國發跡進入中國的星巴克咖啡。
美聯社 / 達志影像歐美年輕一代 覺得中國也不錯
特別的是,歐美年輕一代對中國的印象與老一輩相比來得好,尤其在英國更是如此,有 62%年齡介於 18-29歲的年輕人對中國有好感,而年齡大於或等於 50歲者只有 38%人這樣認為,類似的結果在澳洲、加拿大、法國、荷蘭和美國都可以看到。
沒意識到政治壓迫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林和立說:「如果你到中國,你會看到所有知名的西方品牌,像是星巴克等等,許多西方年輕人沒有意識到中國仍有一個非常壓迫的政治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