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NASA在懷俄明州拍下的日蝕,在曲線右下方小小的「工」字陰影,其實是映照在太陽上的國際太空站。
網友 NASA HQ PHOTO99年來第一個橫跨全美的日全蝕
自從 1979年後,美國本土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日全蝕,這也是自 1918年以後,第一個從美西橫跨美東的日全蝕。被月亮遮住的太陽會從美西的奧勒岡州一路移動到美東的南卡羅來納州,全程約 90分鐘,有 14州的人可以完整看到日全蝕的景象。
在田納西州海拔 2,025公尺的國家公園,人們喬好姿勢、戴起日蝕觀賞眼鏡準備一睹日全蝕的風采。
路透社人們也俏皮地幫狗狗戴上了太陽眼鏡。在日蝕來臨時,除了人類會對眼前景象嘖嘖稱奇,動物也會出現一些反常的舉動。
路透社日全蝕應該怎麼看
其實在好幾周前,「日全蝕要來了」就在美國社會帶起不小的討論,這自然也帶來了很重要的問題:日蝕要怎麼看?
「看一下下就好」 忽視保護措施
我們從小多少會被教育「不可以直接看太陽,眼睛會壞掉」的觀念,然而,面對日蝕來臨,有些人多少會覺得「只是看一下應該沒關係吧?」、「以前不小心看到好像也沒怎樣?」的想法,進而忽視了觀看日蝕必要的保護措施。
沒有痛覺 受傷也不知道
凡德比爾特眼科研究所(Vanderbilt Eye Institute) 的副主席卡爾金斯(David J. Calkins)指出,只要幾秒鐘,太陽光就有可能對視網膜造成無法治癒的灼傷,而且視網膜並沒有痛覺神經,因此一般人完全不會意識到傷害已經發生。
美國視覺協會的主席昆因博士(Dr. Christopher Quinn)則補充,視覺受損的情況小至視線模糊,大至視力永久喪失都有可能。
除了日蝕觀賞眼鏡,人們也可以用紙箱、紙盒來自製簡易的針孔投影機。
路透社一般的太陽眼鏡不OK
至於透過一般的太陽眼鏡、相機鏡頭、X光片等看似有「隔絕肉眼」的遮蔽物其實也一樣不具保護效果,根據國際標準組織(ISO)規範,必須要有ISO 12312-2標準認證的太陽眼鏡才能夠用來觀賞日蝕。
不肖業者亂賣眼鏡 NASA幫正名
然而,因應著這波觀日熱潮,有許多不肖業者會謊稱自家產品符合認證,這也讓網路商店亞馬遜(Amazon)在前陣子宣布下架、退費任何有疑慮的日蝕觀賞眼鏡,NASA也為此提供建議購買的商家清單。
《紐約時報》則提供了一個簡單的驗證辦法:把日蝕觀賞眼鏡戴上,如果有任何除了太陽以外的光線穿透眼鏡的話,那就代表你的眼鏡有問題。
自製針孔投影機也可以看太陽
對於不想買眼鏡的人,也可以自製簡易的針孔投影機、配有濾鏡的望遠鏡來一解看日蝕的癮。
現在就跟著【地球圖輯隊】的腳步,一起來看看讓全美為之驚艷的日蝕美景吧!
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大橋,當日蝕開始後,只見天色逐漸暗下來,氣溫也隨之驟降。
路透社因為日蝕的緣故,陽光透過大樹的縫隙,也呈現出彎月似的模樣。
路透社NASA在奧勒岡州紀錄下日全蝕的過程,只見月亮一點一點地移動,好似要把太陽給吞沒。
網友 NASA HQ PHOTO在月亮遮蓋住太陽的前一刻,光線從月球崎嶇的地形漏了出來,出現鑽石環(也稱倍里珠, Baily's beads)現象。
網友 NASA HQ PHOTO隨著月球的移動,被遮蓋的太陽幾乎和漆黑的天空融為一體。
路透社至於在懷俄明州的日全蝕,則是出現了明顯的光暈。
路透社在伊利諾州,只見人們戴著眼鏡觀看日全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路透社不遠千里 為了日全蝕
為了一睹日全蝕的風采,有許多人驅車前往可以看到日全蝕的地區,像在可以看到日全蝕的伊利諾州城市卡爾德本(Carbondale),從周末開始就有旅客陸陸續續進駐,當地居民也把握這個時機大賺停車費或租用營地的「日蝕財」。
周一(21)早上,國家公園、人行道、建築物的天台擠滿了成千上百名旅客,他們戴著保護眼鏡、拿著相機、架設好望遠鏡,興奮地等著日蝕降臨。
「再給我多看一點!」
當日蝕開始時,只見人潮中各種驚呼此起彼落,也有人開心地和同伴相互擁抱、大聲歡呼。不過整個日蝕的過程大概只有 2分40秒,讓人忍不住意猶未盡地大喊:「讓我再看 20分鐘都沒有問題!」
也有人特別在這天搭上阿拉斯加航空,在 12公里高的地方欣賞日全蝕的風采。
路透社在國際太空站,可以看到大大的月影投射在美國土地上,呈現出不一樣的日蝕光景。
路透社NASA用照片合成的方式,把奧勒岡州 2分40秒的日全蝕通通擺入畫面中。下次的日全蝕將會發生在 2019年7月2日的阿根廷智利,如果在美國,就得等到 2024年才能再次目睹日蝕的風采了。
網友 NASA HQ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