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毛主席的紅小兵」再現兩萬五千里長征的中國村落

江西省井岡山市被視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因為中國當局認定這裡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紅軍」在 1927年的發跡處。現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井岡山市設立了「紅文化」訓練營,要藉此來加強自己的統治基礎。

單圖
文章插圖

參加者穿著紅兵的復刻制服,一同在共產主義思想建立營大聲朗誦誓詞。

路透社

決定歷史走向的重要事件  現在再現一次

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的深山中,一名「紅軍」成員拿著標語撲倒在人行道上,他們正在重現的是中國共產黨在 1934年到 1935年發生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二萬五千里長征」是1934年-1935年間,中國共產黨為了躲避國民政府軍追查,在中國四處移動的事件。對中國政府來說,「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他們歷史中極重要的一頁,因為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近代中國的走向,也奠定了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對中國的控制權。

單圖
文章插圖

一名學員在餐廳坐定位子,等著吃中餐的時間到來。在他們吃飯的地方也掛有宣導紅軍當年如何辛苦的看板。

路透社

為了「復興中華民族」

因此在為期三天的課程中,參加者會去拜訪各種歷史遺跡、誓言效忠中國共產黨、履行習近平聲稱要「復興中華民族」的夢想。

宛如身歷其境的氛圍

「我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革命精神,」來自福建省南部服裝公司,今年 32歲的參加者王平柱(音譯,Wang Pingzhu)說:「當我一到這裡後,我可以從這些道路想像當時的情景。」

單圖
文章插圖

一名「紅兵」拿著標語撲倒在人行道上,重演著「二萬五千里長征」發生的大小事。

路透社

培養領導者的支持力量

對於這種意識形態訓練營,獨立政治評論家章立凡說:「我想共產黨是想要透過這類教育來加深對黨內成員的控制,也是趁這個時候,抓緊還是共產黨信仰者的控制,如此一來,那些人就能成為領導者的支持力量。」

單圖
文章插圖

兩名學員在歷史課上小聲討論著。其實這類訓練營就是種意識形態教育。

路透社

證明這個社會沒有離開毛澤東

自從中國在 30多年前歷經自由市場改革,到現在逐漸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就不斷有批評者認為中國正在往資本主義靠攏,因此習近平才會透過紅文化訓練營等復興毛澤東主義的愛國教育,來獲得共產黨內強大保守派的支持。

內蒙古北部省林業官員左建興(音譯,Zuo Jianxing)便說:「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的意識形態教育被推到了高峰。」

全代會步步逼近

在加上本月 18號,中國即將舉行牽涉領導階層重組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外界也預計這類控制意識形態的活動只會進一步發展。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餐廳裡,攝影師拍下了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的畫像。

路透社

維持共產精神之必要

章立凡也指出,在毛澤東去世 41年後,中國年輕一代比起「紅文化」,更在意資本主義的好處,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當局要持續在社會、黨內重申老派的毛澤東主義。他說:「如果共產黨失去統治權,他們就完蛋了。」

單圖
文章插圖

由於訓練營的地點是在深山,所以專車接送也是不可少的。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抵達目的地後,學員也開心地和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陸軍軍官朱德的頭像合影。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畫面中繞著圈子跑步、喊口號,是訓練營的日常課程之一。除此之外,他們也有滑竹筏比賽、深山建走等活動。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這些學員背的背包上,可以看到印有毛澤東的畫像與口號。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