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天傷口較快好

不小心受了傷,有時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就是:抗生素、繃帶和時間。現在,根據英國分子生物學團隊的最新研究,在白天受的傷口比晚上還要快癒合,而這之間的不同得歸功於細胞的生理時鐘。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七月,委內瑞拉一名女子正在幫遭到橡膠子彈攻擊的反政府民眾治療。根據英國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傷口在白天比晚上還要快癒合。

路透社

白天 VS 夜晚  整整差了11天

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 118名燒燙傷患者身上發現,傷口出現在白天還是夜晚,復原的速度大不同,其中,在夜間受傷者平均需要 28天才能治癒,但如果是在白天受傷的話,只要 17天就能復原,兩者相差了整整 11天。

發現皮膚細胞的生理時鐘

這份研究被刊登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研究人員也進入實驗室仔細研究這個現象。

參與研究的霍伊爾(Ned Hoyle)說:「我們發現在培養皿中的皮膚細胞,其中的細胞微觀結構,也就是所謂的肌動蛋白細胞骨架(actin cytoskeleton)有 24小時的規律。」

「在動物體內,這些細胞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移動到受傷的地方處理傷口,分泌蛋白質來修補損傷。」

單圖
文章插圖

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美國遺傳學家霍爾(Jeffrey Hall,左)、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中)和楊(Michael Young,右)就是以發現控制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而獲獎。

路透社

依賴生理時鐘來治療

研究人員認為,這樣的治療過程是透過個人細胞內部的生理時鐘來驅動,而非依靠傳輸全身的訊號。

早上比晚上有活力

簡而言之,在早上時,這些細胞比較有活力,可以迅速修復傷口。然而到了夜裡,修復傷口的能力顯著下降。

「就像是百米賽跑」

研究人員歐尼爾博士(Dr John O'Neill)說:「這就像是 100公尺短跑,短跑運動員蓄勢待發,隨時準備好贏在起跑點。」

研究人員補充到,這些細胞「隨著時間不同的反應可能是源自演化適應。人們醒著時比睡著時容易受傷,或許我們的身體早就準備好在白天更快反應」。

單圖
文章插圖

未來或許可以透過追蹤病患的細胞生理時鐘,找出最適合開刀的時間,讓術後傷口可以更快癒合。

路透社

看時間來開刀  讓傷口更快癒合

研究人員認為,這份研究能改善手術後傷口的復原狀況。

舉例來說,醫護人員可以先投放含有皮質類固醇的藥物調整病患的細胞生理時鐘,讓傷口在開刀後能迅速癒合。或是在安排手術上,依照患者細胞的生理時鐘決定開刀時間,可望縮短術後的復原時間。然而上述情況尚未獲得驗證,仍處在計畫階段。

針對傷口癒合的有效療法

有參與研究的曼徹斯特大學臨床科學家布萊克利醫生(John Blaikley)說:「治療傷口得花上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大約 50億英鎊(折台幣約 2,027億元),部分是因為缺乏針對傷口癒合的有效療法。」

「透過將這些生理時鐘的因素考慮進去,不只可以辨識新藥標靶,還能透過改變治療的時間來增加療法的療效。」


延伸閱讀:《皮膚就像翅膀一樣脆弱 「蝴蝶孩童」重獲新皮膚
像衣服一樣 日本發明電子皮膚
研究:露營讓你變早鳥

參考資料:
01 Daytime wounds 'heal more quickly'
02 Your internal body clock may be able to heal you
03 Daytime wounds heal more quickly than those suffered at night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