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全球受攻擊兒童大調查,今年數量驚人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警告,2017年全世界受到攻擊的兒童人數「令人震驚」,他們也希望這個現象不會成為世界上的另一種常態。

單圖
文章插圖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布了兒童在衝突地區處境的調查報告,他們指出,有越來越多兒童暴露在各種暴力事件中。

路透社

成為攻擊目標的孩子們

昨日(28),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公布了針對衝突地區進行的調查報告,指出這些地區的孩子往往會成為戰事前線的標靶、被當成人肉盾牌、殺害、傷殘,或是招募成為娃娃兵。特別是在伊拉克、敘利亞、葉門、奈及利亞、南蘇丹、緬甸等地,透過性侵、強迫結婚、奴役孩童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武裝組織的)標準手法。

衝突地區的間接受害者

至於在有些地方,一些被極端組織綁架、遭受虐待的孩童在被武力部隊救出後,反而會被武力部隊拘留,繼續受到虐待。

此外,上百萬名兒童則成為衝突的間接受害者,他們可能深受營養不良、疾病、創傷、缺乏水、食物、公衛系統等基本需求所苦。

不該麻木、也不能視為理所當然

「不論是在家裡、學校、遊樂場,孩童都暴露在被攻擊的風險中,成為受暴的目標,」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緊急計畫負責人方登(Manuel Fontaine)說:「這些事情每年都一再地發生,但我們不能因此麻木。這些殘忍的行為不能夠成為新的常態。」

報告中也一一詳述了幾個最嚴重的衝突地區,就跟著【地球圖輯隊】,一起來理解這些地方在今年面臨了什麼衝突。

單圖
文章插圖

在中非共和國,長年衝突導致孩子們沒辦法好好接受教育,許多老師也已經出走。

路透社

中非共和國

自從 2013年,中非共和國的總統博齊澤(Francois Bozize)被推翻後,中非共和國就深受種族與宗教間的暴力衝突所苦。

直到現在,以穆斯林為首的武裝組織塞勒卡(Seleka)與基督徒民兵組織「反巴拉卡」(Anti-Balaka)兩大團體仍持續在中非共和國發起衝突,奪取道路控制權、佔領黃金或鑽石等天然資源、掠奪民間村落。現在已經有超過 100萬人因為持續的衝突而流離失所,數以千計的人被殺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現在當地有許多孩童遭到殺害、性侵、綁架、被武裝組織招募等等。

單圖
文章插圖

2015年2月,一名查德軍人抓住了博科聖地分子,當時查德、尼日、喀麥隆成立聯合軍隊,幫助奈及利亞打擊恐怖分子。

路透社

奈及利亞、喀麥隆

2014年,活躍於奈及利亞、喀麥隆的恐怖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綁架 276名奈及利亞女學生引起全球關注,雖然陸陸續續有女學生以人質交換被政府換回來(編註:截至今年 5月,還有 113人下落不明),但博科聖地對當地孩童的殘暴作為並沒有因此消失。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今年至少有 135名孩童被迫進行自殺攻擊,而這個數量是 2016年的 5倍。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 3月,攝影師在剛果的盧盧阿省(Kasai-central)捕捉下兩具遺骸,他們是在政府軍、民間武裝組織衝突下的受害者。

路透社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總統卡比拉(Joseph Kabila)本來在 2016年年底,就該因為任期屆滿下台,依照剛果憲法規定,已經擔任兩任總統的他理當不再具有連任資格,然而,剛果政府在 2016年 10月宣布,他們將把原訂於 11月舉行的總統大選延到 2018年4月。導致剛果各地持續出現暴力衝突

根據統計,大約有 85萬名孩童流離失所、約 35萬名孩童處在嚴重營養不良的情況,而且有超過 400所學校遭到蓄意攻擊。許多孩童不是被殺害,就是被挾持為人質、充當為武裝組織的人肉盾牌。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飢荒最嚴重的南蘇丹聯合州,一群女子手上抱著小孩排隊等待醫療檢查,這裡是聯合國UNICEF支援的流動醫療診所。

路透社

南蘇丹

南蘇丹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自從 2013年,發生總統基爾(Salva Kiir)與副總統馬查爾(Riek Machar)之間的權力鬥爭後,南蘇丹就處在激烈的內戰中,整個國家也因此被拖下水。其中有超過 1萬9,000名孩童被招募成童軍,2,300人被殺或受傷,全國則有超過 250萬人離開家園,南蘇丹的經濟命脈石油業也因此停擺。

在今年 2月的調查報告中,聯合國直指南蘇丹有 500萬人正深陷「人造」飢荒危機

索馬利亞

在 2017年,傳出 1,740名孩童遭到武裝組織招募,他們有些人受到武裝組織以學費和工作為餌被吸收,有些人則是被綁架。

單圖
文章插圖

本月 20號,在緊鄰紅海的港口城市荷台達(Hodeida),剛出生 60天的莎布里(Nadia Ahmad Sabri)嚴重營養不良,她正在病床上接受治療。

路透社

葉門

2015年,葉門總統哈迪(Abdrabbuh Mansour Hadi)與反政府的胡西組織(Houthi)發生衝突,進而演變成沙烏地阿拉伯聯軍與伊朗之間的中東國家角力戰。

由於阿拉伯聯軍封鎖反政府軍所佔領的港口,造成救援物資無法送進葉門,此外,阿拉伯聯軍持續空襲葉門部分城市,也讓當地居民一直處於貧困狀態,至少有 5,000名孩童因此受傷或死亡,聯合國相信這樣的數字還有可能更高。

此外,有超過 1,100萬名孩童急需人道救援、1,800萬名孩子面臨營養不良,其中有 38萬5,000名孩子處在嚴重營養不良、隨時有可能死亡的狀態。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 8月,一名伊拉克男孩在摩蘇爾城內騎著腳踏車。在摩蘇爾城戰爭結束後,面對滿目瘡痍的摩蘇爾城,人們該如何重建家園也是一大問題。

路透社

伊拉克

從 2016年10月開始,由伊拉克政府、美國領導的聯軍對佔領摩蘇爾城(Mosul)的伊斯蘭國(IS)宣戰,誓言要收復這座伊拉克第二大城。雖然在今年 7月,這場戰爭以伊拉克擊退伊斯蘭國作終,但是在戰爭期間,有許多孩子被美國領導的空襲行動殺害。

《紐約時報》的記者在親自走訪摩蘇爾城後,發現許多先前被迫當成人肉盾牌的孩童受到嚴重創傷,也有許多孩子在衝突中失去家人、被帶到難民營安置。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 3月,一份針對敘利亞孩童的調查報告發現,許多孩童因為經歷的創傷而承受著精神壓力。

網友 Save the Children

敘利亞

演變成各國勢力鬥爭的敘利亞戰爭至今已經邁入第 6年,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 2016年的統計,那一年至少有 652名孩子死亡。

今年 3月,根據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的調查報告,許多敘利亞孩童親眼目睹了各種暴力衝突、對未來也充滿不確定感,這讓他們的精神壓力到達臨界點,而他們所經歷的那些「驚人的」創傷和痛苦,很有可能讓他們出現「毒性壓力」(Toxic stress),其症狀包括作惡夢、尿床、害怕不熟悉聲音、嚴重情緒失調等狀況,也有人因此失去了說話能力或出現表達障礙,或是變得越來越孤僻。

單圖
文章插圖

本月 28號在喀布爾,一名阿富汗男子抬著空棺材在醫院內行走,準備用來安葬受到自殺炸彈波及的亡者。

路透社

阿富汗

在阿富汗人口密集區的暴力行為在這幾個月不斷加劇,許多孩童受到戰火或簡易爆炸裝置(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IED)波及,根據聯合國截至今年 9月的統計,大約有 700名孩童因此死亡。

其實就在昨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的什葉派文化中心才傳出自殺炸彈攻擊,造成至少 40人死亡。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 9月,身體大面積燒傷的洛興雅難民莎席達(Shaheda)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縣(Cox's Bazar)的醫院接受照護,今年 40歲的她向《路透社》記者表示,自己身上的燒傷痕跡是緬甸軍在焚毀她的家園時造成的。

路透社

緬甸

今年 8月,聲稱要「捍衛、搶救、保護」洛興雅人的若開洛興雅救世軍(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 ARSA)攻擊了若開邦(Rakhine state)的警察局,造成 12人死亡。

以此為開端,若開邦持續傳出洛興雅人遭到緬甸軍殺害、住處被焚燬的消息,讓超過 50萬的洛興雅人因此逃離家園,其中有約 60%的人是小孩,很多人都目睹或受到來自緬甸軍的暴力攻擊。

根據逃出來的洛興雅人所述,有許多人的家園被緬甸軍焚燬、女性遭到輪姦或綁架、男性被斬首、嬰兒被活活刺死等等。聯合國人權事務主管侯賽因(Zeid Ra’ad al-Hussein)在今年 9月便形容,洛興雅人正面臨著「教科書般的種族清洗」。

單圖
文章插圖

在自行宣布脫離烏克蘭獨立的「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一名居民在今年 3月底返回自己的住家,裡頭已經因為受到砲擊影響而殘破不堪。

路透社

東烏克蘭

2014年4月,烏克蘭第二大城盧甘斯克(Luhansk)、第四大城頓內次克(Donetsk)紛紛宣布成立共和國,讓烏克蘭政府軍與分離主義武裝分子持續發生武裝衝突

現在在烏克蘭政府佔領區與這兩座城市街壤的地方,也被架設了長達 500公里、寬達 5-15公里的「緩衝區」,緩衝區裡埋有大量的地雷或未爆裝置,讓 22萬名孩童處在未知的風險中。

單圖
文章插圖

聯合國希望這份報告能改善現狀,讓更多孩童不再受到暴力攻擊。

路透社

期待各方自律,不要讓它更嚴重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副主任佛塞斯(Justin Forsyth)在接受《半島電台》採訪時,指出雖然孩童遭受攻擊的情況「永遠都在發生」,現在卻越來越頻繁。如同報告中所提到,佛塞斯也希望各方衝突勢力能謹守國際法規範,並避免把學校、醫院等基礎建設當作攻擊目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呼籲,他們希望世界各國能發揮對不同勢力的影響力,確保孩童在衝突中都受到保護。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