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快樂國家? 用鏡頭紀錄轉變中的不丹

座落在印度和西藏之間,許多人對不丹的印象就是與世隔絕,坐擁「最後的香格里拉」等稱號,不過隨著時間發展,不丹還是我們印象中的這副模樣嗎?《路透社》的攝影記者麥可納頓(Cathal McNaughton)就要用鏡頭來幫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單圖
文章插圖

一名女子背著小孩,在波及卡(Phobjikha)山谷間行走著。

路透社

一個沒有交通號誌的國度

1961年,不丹出現了第一輛汽車,1974年,則有第一個外國觀光客踏上不丹,1999年,不丹終於允許電視進入國內。由於居民的抗議,所以不丹現在還是沒有交通號誌,但是無論如何,不丹在這些年確實有越來越多的改變。

不是只有傳統服飾

這幾年來,不丹出現了好幾間五星級飯店、餐廳,還有夜店,走在街頭上,不再是所有男性都會穿著及膝的果袍(gho robes)、女生穿著齊腳踝的基拉裙(kira dresses),牛仔褲也跟這些傳統服飾一樣常見。

單圖
文章插圖

拉登在自家公寓內休息著,稍後她就要去舞廳工作。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圖即為拉登工作的舞廳,這裡也設有卡拉ok點唱機,大部分的人會點不丹的傳統曲目,也有些人會唱來自寶萊塢的曲子。畫面右方則是不丹國王凱薩爾·旺楚克(Jigme Khesar Namgyal Wangchuck)的畫像。

路透社

不用金錢衡量富有狀況

一年可以創造 22億美元(折台幣約 643億元)收入的不丹以農業活動為主。不丹政府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充滿滿足感的社會,因此比起金錢,他們反而是用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來衡量國家的富有狀況。不過民眾又是怎麼看呢?

沒想太多,就是在生活

今年 38歲的拉登(Lhaden)是帶著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她在一家舞廳跳舞到半夜,現在一個月可以賺到 125美元(折台幣約 3,657元),對她來說,每一分錢都必須錙銖必較:「我住在一間小公寓裡,這樣我才負擔得起食物和衣服。」

就像其他人一樣,她為了生計而努力生活著,拉登說道:「我對這些事情並不感到難過或高興,我只是沒有其他選擇。」

單圖
文章插圖

在不丹首都廷布(Thimphu),一名男子走過正在施工的建設地,現在這裡不時能看到因為施工而揚起的粉塵。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廷布的網路遊樂中心,青少年們紛紛專注地玩著手上或眼前的電子產品。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廷布,映入眼簾的除了巨大的青銅佛像以外,無數的電信塔也會一同共享著這個景致。現在不論是手機或電視,在不丹都已經很普遍了。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 73歲的札寇(Zeko)在受訪時說:「我很高興現在有了一台手機,這樣我就隨時可以和親戚、孩子聯繫。」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不丹正在建設的水力發電場。其實也不是所有人對這樣的轉變感到滿意。一名農夫在受訪時先是抱怨道路上的垃圾因為觀光客而越來越多,緊接著又說:「現在的小孩花越來越多時間在玩手機,都不唸書了。」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修習課程結束後,一群小僧侶脫下袈裟,開心地踢起足球來。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 13歲的翠律(Sonam Tshering)自己是個足球迷,他一邊幫家人餵牛,一邊說道:「我希望以後可以當個科學老師,然後去看C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為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踢球。」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