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流浪貓好奇地看向鏡頭。滿街貓咪的情況對住在伊斯坦堡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路透社來到這裡,不會看不到牠
來到伊斯坦堡(Istanbul),你一定不會忽略那些趴在屋頂、窗台,或是蹲在門口的貓兒們,彷彿每個巷弄角落都有貓咪的存在。牠們可能是在睡午覺、在陽光下閒晃、或是走進商店找尋食物。
貓咪話題一開停不下來
不論是在當地人或是觀光客眼中,貓咪可說和伊斯坦堡這個城市密不可分。牠們的存在對當地人而言是如此普遍,以致於人們不會特別停下來多看兩眼——不過這不代表人們不在意牠們,只要話匣子打開,當地人就會像談起老朋友一般,和你叨叨絮絮這個街區的貓咪叫什麼名字,還有跟貓有關的傳說。
在伊斯坦堡的大街上,像這種供貓休息的小屋子絕不少見。
路透社來自人類的關懷無所不在
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在商店、酒吧、政府部門,找到跟貓咪有關的吉祥物,在人行道也可以看到供貓喝水的碗盆和貓飼料。
在冬天來臨時,市政府或居民也會主動提供避寒的貓屋,有些人甚至會把貓咪帶回家避寒。
對當地人來說,隨手照顧流浪貓並不是奇怪的事情。
路透社對於土耳其人對貓的喜愛,《衛報》也打趣地形容,在這個國家認同、宗教、族群有諸多分歧的國度,大概只有對貓咪的愛能讓他們團結在一起。
路透社想照顧貓咪 錢不是問題
「每當牽扯到貓時,錢對有些人來說就不是問題了,」一家寵物店員工歐森(Ozan)說:「他們會帶著斷腿、失明,或是有腸胃問題的貓來就診。一旦這些貓康復後,人們就會讓牠們回到街上生活。」
「貓比人好」
納札替(Necati)靠回收物品維生,他每天早上都會蒸好雞肉,在收回收的路上餵食流浪貓。「大家應該愛貓,而不是人。」納札替說道:「人們都不知感激。」
關於土耳其人為什麼愛貓,其實並沒有統一的說法。
路透社為什麼土耳其人愛貓?
究竟是什麼造就了土耳其人如此喜歡貓仍是個謎。有一說是因為宗教因素始然。
先知的愛貓穆奕札
貓在伊斯蘭儀式中被視為乾淨的動物。在其中一則宗教故事中,先知穆罕默德(Prophet Mohammed)有一隻愛貓穆奕札(Muezza),有一天,當穆奕札睡在穆罕默德祈禱用的袍子上時,穆罕默德因為害怕吵醒穆奕札,決定把衣服剪開好讓穆奕札好好休息。
在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中,當穆罕默德在祈禱時,穆奕札成功阻止了一隻試圖攻擊他的毒蛇,當時穆罕默德撫摸穆奕札的背脊以示感謝,從此讓貓有了永遠能靠腳著地的能力。
一隻流浪貓隨意地坐在商店門口,有些清真寺也會開放讓貓咪自由進出。
路透社只是因為貓很實用?
也有人認為,人們對貓的喜愛是基於比較務實的理由。因為以前的建築都是木製房子,導致老鼠、昆蟲也跟著蔓生滋長——而貓可以幫助人們解決這些麻煩。
如果在土耳其詢問當地人,多半可以聽到他們向你分享與貓有關的伊斯蘭故事,不過相較於土耳其,其他穆斯林國家並沒有和流浪貓建立起類似的關係。
路透社殺了一隻貓,拿清真寺換
無論如何,一如這句土耳其諺語:「如果你殺了一隻貓,你就必須建造一座清真寺來請求神的原諒。」許多土耳其人對貓那種溢於言表的溺愛,也讓他們覺得自己需要對社區裡的流浪貓擔起責任。
面對充斥著貓咪的城市,其實還是有除了「好可愛」以外的憂慮。
路透社暖心故事有隱憂
只是在這些看起來溫暖的故事背後並不全是幸福快樂。沙波(Hilary Sable)在一個貓咪拯救組織工作,她的家裡現在養有 5隻貓、花園裡有 35隻貓,還另外照顧了 40隻街頭的貓咪。
有增無減的流浪貓們
沙波指出,大部分的流浪貓都只能活 3到——如果夠幸運的話——6歲,而土耳其人並沒有幫貓結紮的觀念,導致伊斯坦堡的貓咪數量有增無減。她也指出,雖然許多居民都會主動提供貓屋,但是相較起現在貓咪的數量,仍面臨著供不應求的窘境。
喜歡貓咪的你,也想要來這個城市走一遭嗎?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