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號,一名男子站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國會外,看著牆上的塗鴉寫著:「讓墮胎合法,才不會死人」(Legal abortion to not die)。
路透社政府首次列入考慮
墮胎議題在阿根廷等以天主教為主的國家來說,一直都備受爭議。雖然在更早之前,阿根廷議會就曾經針對墮胎合法化的議題進行討論,但都不了了之。
6號,在阿根廷有 70多位眾議院的議員提出了一項新的法案展開一陣討論,他們希望能讓墮胎在阿根廷合法化。
總統:我反墮胎 但國會應該辯論
這次的討論之所以會備受矚目,是因為中間偏右的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最近表示,他雖然反對墮胎,但是他認為國會應該要更廣泛地針對這個議題進行辯論,他也鼓勵支持他的議員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表決。
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即便墮胎草案有可能在眾議院通過,但到了更加保守的參議院,墮胎草案就有可能會遭到抵制。
2007年,薩爾瓦多的薩爾瓦多的提歐朵拉(Teodora del Carmen Vásquez)因為死產,被法庭判處 30年刑期。2017年 12月,支持提歐朵拉的人們高舉著「讓提歐朵拉回家」的標語,希望上訴法庭可以改變判決。提歐朵拉已經在今年 2月獲釋。
路透社這是一個平等與不平等的議題
在這次議員提出的草案當中,希望能夠允許讓孕婦在懷孕的前 14周內得以合法墮胎。在草案的內容當中也指出,阿根廷有三分之一的婦女因為秘密墮胎而死亡,這個問題在貧窮婦女的身上更為嚴重。
反對黨議員費雷拉(Aracelia Ferreyra)在提交草案時表示:「這是一個關於平等和不平等的議題,因為沒有錢的人會因為健康或身體而付出代價。」
阿根廷是一個以天主教信仰為主的國家,因此在墮胎合法化的推行上備受阻礙。圖為一名教徒在阿根廷薩爾塔(Salta)的天主教教堂進行禱告。
網友 Tobias Mayr只有在特定情況才可以墮胎
現階段的阿根廷和多數拉丁美洲的國家一樣,只允許在特定情況下才可以墮胎,像是:遭性侵懷孕、胎兒嚴重畸形,或是對孕婦造成生命上的危險,才可以向法官申請墮胎許可。
雖然在 2012年阿根廷的最高法院的判決結果,法官就曾表示要盡快消除墮胎限制,但批評者指出,醫生和法官經常拒絕請求或刻意拖延人工流產的時間。
非法墮胎風險高
根據阿根廷衛生部的統計,阿根廷每年有超過 52萬2,000名婦女進行非法墮胎。根據美聯社的報導則指出,當中的 49萬名婦女因為危險的墮胎手術,感染併發症而住院,這些婦女絕大多數都是窮人。
2017年9月,在愛爾蘭都柏林市內,參加遊行的民眾舉著:「每天有 14名女性因愛爾蘭政府而死」的海報,希望愛爾蘭在墮胎的規定上可以更自由。
路透社天主教國家禁止人工流產
在多數的羅馬天主教國家,像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宏都拉斯、馬爾他、梵諦岡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等,至今仍禁止所有的墮胎手術。
另一方面,愛爾蘭雖然也是一個傳統的羅馬天主教國家,但愛爾蘭將在今年 5月舉行公投,來決定是否要改變現行禁止墮胎的規定。
拉美各國規定大不同
在拉丁美洲的國家當中,阿根廷鄰國的烏拉圭就是第一個將墮胎合法化的國家。
而巴西,也和現行的阿根廷制度一樣,除非是遭到性侵或有立即生命危險,或 2012年新增胎兒的大腦無法生長(無腦畸形,anencephaly)的情況下,才可以墮胎。
原先智利也是完全禁止人工流產的國家,但在去年 8月,智利的下議院通過新法案,要鬆綁墮胎禁令。
上線時間:2018/03/08
增修時間:2018/03/09 修正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