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本月 21號,岩漿在噴發後沒入太平洋海的情況。
路透社laza來了
上周六(19),夏威夷民防組織發布警告,指出有兩股岩漿越過臨海的 137號高速公路後流入太平洋,要周遭居民當心一種被稱為「岩漿霧霾」(laza)的腐蝕性煙霧。
海水和岩漿產生的化學反應
「岩漿霧霾」的原文「laza」為lava(岩漿)和haze(霧霾)的混合字。在海水碰到高熱的岩漿時,會產生火山結晶顆粒,以及包含鹽酸、溫度可達攝氏 1,093度的煙霧。
畫面中為岩漿流入大海的細部模樣。講到火山結晶顆粒。它也被科學家稱為「Limu O Pele」,意即「佩蕾的海藻」(Pele's seaweed),而佩蕾即是夏威夷傳說裡的火山女神。地理學家巴布進一步介紹道:「(火山結晶顆粒)就像當你把玻璃打破時,會出現一些很大的玻璃碎片,也會有一些非常、非常微小的碎片。就是這些小碎片會隨著蒸氣煙霧而飄散空中。」
路透社在岩漿沒入海洋後會產生一系列化學作用,並出現「岩漿霧霾」。
路透社不是一朵無暇無害的白雲
夏威夷火山觀測站的地理學家巴布(Janet Babb)指出,帶有毒性氣體和顆粒的「岩漿霧霾」遠看就像一叢沒有威脅性的白雲,但「事實並非如此」。巴布也擔心,當局目前發放來防範火山灰的安全面罩雖然可以幫助人們過濾掉「岩漿霧霾」裡的顆粒,卻沒辦法過濾鹽酸,而人們若是不慎接觸到「岩漿霧霾」的話,就有可能出現肺部損傷、眼睛或皮膚紅腫。
和稀釋電池酸液一樣酸
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則指出,一旦「岩漿霧霾」融入雨水後會形成酸雨,其腐蝕性大約和稀釋電池酸液差不多,只要一點就會影響到眼睛、呼吸系統。
不確定強風是否為助力
目前 137號高速公路、國家公園等靠近岩漿沒入海水的區域已經遭到封鎖。當局擔心,島上的強風可能會讓「岩漿霧霾」擴展到 24公里遠——不過換個角度來說,強風也有可能把「岩漿霧霾」吹散,由於風的動向非常難預測,相關單位也正在密切監測中。
這張拍攝於本月 21號的俯瞰照片中,紀錄下第 22條岩漿裂縫。
路透社近距離看,可以看到從裂縫中噴出的汩汩岩漿。
路透社有的裂縫則是會冒出如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除了前面提到的「岩漿霧霾」,美國地質調查局也指出,有些地區的二氧化硫濃度現在已經是平常的三倍。此外,混合了二氧化硫、水氣、落塵等等、一旦吸入就會深入肺部的火山煙霧(vog)也一樣不容小覷。
路透社已經有22條岩漿裂縫
截至目前為止,奇勞亞火山噴發已經造成至少 22條岩漿裂縫,伴隨著地震而出現的火山灰、火山碎屑、有毒氣體噴發也沒有減少的跡象。
被亂飛的岩漿擊中
目前有約 2,000名居民撤離、至少 47座住家或建築物遭毀,在上周六,則傳出有名男子被飛來的岩漿擊中而受重傷,不過他的朋友表示該男子術後狀況良好。
在本月 15號傍晚,三條岩漿裂縫同時發生噴發,替天空帶來了紅綠交雜的色彩。
路透社岩漿逼近發電廠
本周一(21),傳出岩漿裂縫所噴發的熔岩一度逼近普納地熱風險投資公司(Puna Geothermal Venture),最後停在地熱發電廠附近。
發電廠作好各種打算
普納地熱風險投資公司替夏威夷大島提供 25%的電力。自從奇勞亞火山在本月 3號開始噴發後,這座發電場就已經暫停運作,供發電廠渦輪機使用的 5萬加侖易燃戊烷也早一步移到其他地方。
在 21號的事件後,發電廠的工作人員也緊急關閉廠內的 3座地熱井,避免岩漿在與這些極高溫的地下水接觸後產生有毒氣體。
本月 14號,歷經火山噴發後,畫面中的棕梠樹已經沒了生氣。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