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打獵如同失去自我 蒙古國馴鹿牧民的美麗與哀愁

今年四月,《路透社》攝影師彼得(Thomas Peter)獨自一人來到了蒙古國的庫蘇古爾省(Khovsgol Aimag),用鏡頭記錄下了世世代代居住在查幹諾爾村的圖哈人,他也用一張張照片帶著大家深入馴鹿牧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美麗與哀愁。

單圖
文章插圖

在查幹諾爾村,馴鹿在帳篷外舔食主人大衣上的鹽。對馴鹿牧民圖哈人來說,馴鹿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路透社

「馴鹿牧民」當之無愧

談到住在蒙古國北方的圖哈人(Dukha people),就不得不提到他們放牧的馴鹿。其實,圖哈人一直以來都被蒙古人稱之為察坦人(Tsaatan),而察坦的意思就是「馴鹿牧民」。圖哈人靠著放牧馴鹿維生,馴鹿的鹿奶是他們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一環,能適應崎嶇地形的馴鹿幫助圖哈人平安度過歷史上的危機,躲過了成吉思汗(Genghis Khan)到共產主義的侵略。

不准打獵  剝奪圖哈人自我認同

現在,查幹諾爾村(Tsagaannuur village)大約有 59戶人家,280名圖哈人,丘魯(Erdenebat Chuluu)是他們的一員,他談到了圖哈人自古以來謹守的馴鹿放牧生活。

丘魯說:「我們想要像祖先一樣保持馴鹿放牧傳統。」丘魯也想維持圖哈人的打獵傳統,然而,一紙禁令剝奪了圖哈人用打獵來證明自己的機會。

單圖
文章插圖

今年 6歲的采采(Tsetse)是一名小小牧鹿人,她騎在一頭小馴鹿上,讓馴鹿從小就適應載人和貨物的重量。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放牧馴鹿的生活不容易,各家常常會聚在一起互相幫忙,像圖中將近 300隻的馴鹿群,就是由四個家庭互相來看管。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圖哈人的帳篷外,被選中成為圖哈巫師的克孜勒(Kyzyl-ool)剛剛進行完宗教儀式,他說:「剛開始我常想為什麼是我?我不喜歡執行這些宗教儀式,但我無能為力,因為我是被選中的人。」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從空中往下看,可以看到丘魯的帳篷還有馴鹿們,這種形式的帳篷中間由木頭柱子支撐,再鋪上帆布來遮風擋雨,就成了圖哈人的臨時居所。

路透社

在禁令下達前......

2012年,蒙古國政府把圖哈人大部分的傳統放牧地劃為國家公園,藉此保護幾十年來被耗盡的自然資源。在禁令還沒下達前,圖哈人會大量獵殺森林裡的駝鹿和紅鹿運到中國市場賣,造成鹿群數量大減,也因此催生了打獵禁令。

「就好像失去了什麼」

現在,蒙古國政府每個月會發放補助金給圖哈人,藉此補償打獵禁令對他們的影響。然而對許多圖哈人來說,打獵不只是為了賺錢,更是身分認同的一部分。

今年 26歲的圖哈人拜亞(Naran-Erdene Bayar)說:「這就好像我們失去了什麼東西,因為我們不能自由移動到我們想要的區域,這些區域是由我們的祖先交付給我們的。」

單圖
文章插圖

身穿藍色傳統服飾的圖哈奶奶岡寶士得(Jargal Gombosed)在帳篷裡和女兒與孫女談天。她說:「在我那年代,像白米和麵粉等一切的東西都很稀有,但現在只要你有錢,你就可以買到所有東西、任何衣服,過去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年輕時我們沒有所謂的電話,你只有到村中心時可以看到新聞,現在人們有電話也有電視了。」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芒克巴特(Baigalmaa Munkhbat)在帳篷中幫一家人準備餐點。圖哈人的飲食主要是肉類搭配由麵粉做成的主食,有時吃起來像水餃或是義大利麵。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芒克巴特準備餐點的帳篷,就是一家人在放牧時居住的地方,可以看到空間不大,鍋碗瓢盆放在附近。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那亞馬(Davaajav Nyamaa)醫生騎著馴鹿到森林深處幫四處為家的圖哈人看病,他從小和圖哈人一起長大,雖然本身不是圖哈人,但對圖哈人的生活狀況瞭如指掌,也會固定幫圖哈人檢查身體和看病。

路透社

不准打獵就是不准

在當地長大、對圖哈人歷史知之甚詳的國家公園首席護林員賈爾(Tumursukh Jal)表示,當局說不能打獵就是不能,他說:「這跟是圖哈人或是蒙古人無關,這和民眾非法打獵有關。」

揮別帳篷和森林

無論如何,有的圖哈人選擇拿著補助金脫離游牧生活,搬到其他村落居住,不再和馴鹿待在帳篷和森林中,而是和其他人一起待在房舍或教室裡。

單圖
文章插圖

揮別森林的圖哈人會到靠近Dod Nuur湖的查幹諾爾村居住,這座村莊是在蘇聯時期建成的,當時是建來支持集體漁業。過去不少圖哈人被聘來捕魚,一直到蘇聯在九零年代解體才停止。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學生們一一離開位於查幹諾爾村的學校,回到自己的家中。目前,最後一代會說圖哈語的圖哈人大約介於 30-40歲,語言學家拉加格寧(Elisabetta Ragagnin)正和當地老師一起合作,撰寫圖哈語的文法和教科書,希望可以保留住正在消失的圖哈語。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來自圖哈人家庭的采分(Otgonkhuu Tseveen)正在學校裡和老師說話。采分說:「圖哈語...我真的不懂...我的爸媽有時會說,因為他們年紀比較大,我聽得懂幾個詞,但即使我聽得懂一點點,我還是連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我很後悔我不知道如何說母語。」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每當夜晚來臨時,丘魯家的帳篷都會冒出裊裊炊煙,馴鹿則在帳篷外休息。丘魯說:「我們早上起床吃完早餐後,就開始放牧馴鹿,到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把牠們趕回來。把牠們綁好後,我就去砍些木頭和做些家事,之後休息一下。晚一點我會再放牧馴鹿一次,到晚上七點或八點的時候把牠們趕回來再拴好。等到那個時候,家裡的女生差不多就把晚餐準備好了,這就是我們一天的生活。」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