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邊界阻擋的牧羊路 阿爾卑斯山上的跨國之旅

對這群牧羊人,以及上千隻羊來說,他們的放牧路線從來不受國家邊界所左右。

單圖
文章插圖

在Hochjochferner冰河上,羊群們正在探尋可以行走的路徑。

路透社

每年夏天的必經路線

在義大利北部特倫提諾-上阿迪傑大區(Alto Adige)的村落Maso Corto,天空才剛剛破曉,但 15名牧羊人們已經做好準備,要越過阿爾卑斯山脈進入奧地利。

在接下來的十個小時,他們將趕著 1,500隻羊群,以單一縱隊走過狹窄、濕滑的雪地、一座吊橋,越過一段充滿碎石的崎嶇路段——並在最後抵達位於奧地利高山峽谷奧茲塔爾(Oetztal)的放牧地,整條路線大約有 16公里長。

單圖
文章插圖

羊隻們正走在前往山中小屋Schoene Aussicht的路上。這一帶的海拔為 2,842公尺。

路透社

六個世紀以前就出現的「牧羊路」

這是每年夏天,當地人習以為常的牧羊路線,一般相信這條路線甚至早在「國家邊界」的概念出現前就存在了。奧地利地主拉菲納(Anton Raffeiner)便說:「有關(放牧場的)紀錄最早可以追溯至 1360年。」

本來是嫁妝?

至於這條從義大利村落走到奧地利山谷的牧羊路線是怎麼形成的呢?人們大多相信這是過去某個山谷的村民和另一個山谷的村民結婚後,就直接把奧地利山谷的放牧場當作嫁妝送了出去,進而確立起這條放牧路線。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這塊告示牌上,標示著這裡是義大利和奧地利兩國的交界處。

路透社

在20世紀後  一邊一國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村落Maso Corto所屬的特倫提諾-上阿迪傑大區才被劃入義大利,但是Maso Corto的居民與奧地利的連結感仍然很強,有些人到現在也還是會說德語。

牧羊作為一種兼職

「我走過這條路已經超過 200次了。」今年 86歲的倪德麥亞(Johann Niedermaier)說道,就像其他牧羊人一樣,牧羊其實不是倪德麥亞的主要工作,他們也只有在夏季會把時間花在羊群身上。

單圖
文章插圖

牧羊人正帶領著羊群行動。這 16公里的路程並非完全沒有風險。

路透社

這條路危險嗎?

倪德麥亞指出,今年整個牧羊過程並沒有出什麼差錯,但在過往,他們往往會遭逢詭譎多變的天氣,或是碰到各式各樣的危險狀況。

「牧羊人從來沒有遭遇過任何狀況,」倪德麥亞說道:「但是羊就......」他並沒有把話說完。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黎明時分,羊群們正準備從義大利出發前往奧地利。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這條移動路線可說經歷了好幾場戰爭、好幾個帝國,卻仍屹立不搖的存在著。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想抵達奧地利的放牧場,他們得先向上爬 800公尺、穿越海拔 2,875公尺的霍赫山口(Hochjoch),才能抵達目的地。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一旦抵達目的地後,自然是羊兒們大吃特吃的時刻啦!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在奧地利的峽谷奧茲塔爾,今年 62歲的戈緒勒(Shepherd Hugo Gurschler)正在照看放牧場上的羊群。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一隻羊的部分骨骸被攝影師捕捉了下來。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令人心曠神怡的阿爾卑斯山,有機會的話,你會不會想和這些羊群一同走一遭呢?

路透社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