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灑幣力挺實體書店 找到翻書的況味

為了讓書香飄散在北京城,市政府決定拿出上億元來補貼實體書店。

單圖
文章插圖

在北京的一間書店內,一名女子坐在大片的玻璃窗看向窗外。

網友 Yu Ting Wong

讓書香飄蕩在北京城

為了搶救實體書市和書店,北京市政府在近日宣布,要大幅提高補貼市內實體書店的年度預算,希望可以讓書香飄蕩在北京城內。

年度預算破億元

根據北京市政府的規劃,他們會把年度補貼預算上調到 5000萬人民幣(折台幣約 2億2,810萬元),這個金額相當於過去兩年的三倍。

單圖
文章插圖

在北京國際書展上,一名女子取下了書架上的書。北京希望讓整座城市充滿書店,為此開出了不少利多和補貼優惠。

路透社

提供減稅優惠吸引書店

當局表示,他們會用這筆錢來補貼書店所需的租金和修繕費用。不只如此,北京市政府預計在 2020年前讓 16間大型複合式商場書店進駐,提供減稅優惠吸引書店前來,他們也會鼓勵房地產開發商降低租金。

如果可行,會有1700間書店

一旦北京市政府的計劃順利成真,到時整個北京城將會有 1,700間書店,服務住在北京的 2,200萬居民。

單圖
文章插圖

一名女子蹲在地上翻書。對北京市政府來說,支持實體書店得仰賴政府,不能依靠市場。

路透社

體現城市文化遺產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張蘇說:「實體書店是北京市內文化建設重要的一環,它們乘載著城市的記憶,它們體現了城市的文化遺產,而且它們影響了城市的文化氛圍。」

不能靠市場,只能靠政府

隨著數位浪潮襲來,許多國家的實體書店一間間倒閉,因為讀者選擇利用網路買書,甚至是直接看電子書。對此,張蘇副局長說:「我們不能仰賴市場去紓解實體書店現存的經營困難,必須要有政府政策來支持實體書店。」

把圖書館也加進去

現在,當局希望北京十六個區都能有一間「非常顯眼」的實體書店,這些書店可以開 24小時,北京市圖書館也可以在書店內設立分館,或倒過來在圖書館中開書店也行。

單圖
文章插圖

在進駐香港的誠品書店,一名顧客坐在成排的書架前。在書市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書店不能只賣書,還得營造文化氛圍。

路透社

實體書店轉型潮

其實,中國實體書店早已悄悄吹起轉型風潮,他們不只提供書,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種留得住客人的文化氛圍與生活風格。

寬敞空間、高雅設計

根據《南華早報》的報導,現在有的實體書店不僅有寬敞的空間、高雅的設計,還有供讀者歇腳的座椅,有的更賣起了咖啡和文具,提供消費者一種網路上找不到的體驗。

不只賣書,還賣氛圍

舉例來說,藏在重慶市一間高檔購物中心地下室的噹噹書屋,就是從線上推展到線下最好的例子。噹噹書屋占地 2,500平方公尺,裡頭充滿舒服的閱讀區、皮沙發、綠色植栽,更別提豐富的書量,從中國古典文學到外國暢銷書無一不包。

單圖
文章插圖

隨著越來越多風格書店出現,或許能讓人重拾對實體書的喜愛。

網友 Ruth Johnston

提供不一樣的體驗

英國諾丁罕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所長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表示:「我認為實體書提供了另一種不同的體驗,對習慣接受數位資訊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有吸引力。」

書籍變成了一種時尚

「那種把書拿在手上的感覺、那種在書架中瀏覽的感覺、那種帶著一本書到咖啡店閱讀的感覺,雖然聽起來是很普通的經驗,但並非每一個人都覺得普通。而隨著經濟的繁榮、更多設施的出現,還有人們對生活風格越來越關注,書籍變成了一種時尚。」

大家都需要心靈的綠洲

一名在上海衡山和集書店二樓瀏覽美術書籍的顧客說:「這裡不只是一間書店,這裡是一個能消磨時光、來杯咖啡、思考一些新點子的安靜地方。」「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繁忙和吵雜,我們全都需要能夠放鬆的地方。」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