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飽是因為上學時間太早? 美國高中來實驗

總是覺得上學時間太早睡不飽嗎?最近,美國西雅圖的幾所高中將上學時間延後,想看看這樣學生是否能睡飽。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 12號,西雅圖富蘭克林高中的高三生奧斯特羅夫斯基,在教室裡聽著第一節課。她在高二的時候,曾經參與這次的研究。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睡不飽  是因為上學時間太早?

有很多研究或證據指出,如果青少年長時間處在睡不飽的狀態,很有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然而,多數學生都會抱怨說,一天的時間就只有 24小時,又要上學、寫作業、參加課外活動,這些時間根本不夠用。大家會睡不飽就是因為早上上學時間太早,害他們沒有辦法睡飽。

國高中上學時間調晚55分鐘

為了要驗證學生說的話到底是不是真的,從 2016年秋季開始,美國西雅圖市政府和公立學校合作,將國、高中的上學時間延後 55分鐘,從早上 7點50分到校,改為 8點45分前到校。

晚一點真的有效

這項政策在推行之初受到不少質疑,有人認為學校將上學時間延後,只會讓學生更有藉口熬夜晚睡。

最近,這項實驗計畫的研究報告證實,將上學時間延後 55分鐘真的能讓學生們睡飽一點,還能提升他們在學業上的表現及上課出席率。

單圖
文章插圖

這次的研究分析都要仰賴智慧型手環的幫忙,有了智慧型手環就能完整記錄下學生的睡眠狀況。

網友 Gian Prosdocimo

智慧型手環來幫忙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找來了西雅圖的富蘭克林高中(Franklin High School)和羅斯福高中(Roosevelt High School)的高二學生,讓他們戴上智慧型手環來追蹤他們的睡眠時間。智慧型手環能夠每 15秒記錄一次光線和使用者活動資訊,研究人員就能從中判斷出學生當下是清醒的還是睡著的狀態。

2016年春天,當時的上學時間還是早上 7點50分,研究人員分別從這兩所高中募集到 92名學生,請他們連續兩周戴著智慧型手環。到了 2017年,上學時間已經改為早上 8點45分,研究人員再重新招募一組學生共 88人,也請他們連續兩周戴著智慧型手環,最後再比對兩組學生的睡眠情況。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 12號,在富蘭克林高中的校門外,學生們魚貫進入學校。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午休時間和就寢時間一樣

比較兩組學生的睡眠情況之後發現,兩組學生在午休時間、周末睡覺時間並沒有差別。如果是平日晚上,在上學時間調晚之前,學生們平均在晚上 11點27分就寢,而上學時間調晚之後則是在晚上 11點38分就寢,差異不大。

晚起  讓睡眠時間變長

兩組學生最大的差別在於早上起床的時間,在上學時間調整前,學生們平均在早上 6點24分起床,在上學時間調整後則是早上 7點08分起床。換算下來,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因此增加了 34分鐘。

第一節課出勤狀況有改善

接著,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這兩所學校的學生,在上學時間調整前後的第一節課出勤狀況,以及課業成績上的變化。

結果發現,在第一節課的出勤狀況上,位在社經地位較高學區的羅斯福高中,學生第一節課的出勤狀況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學區相對較貧困的富蘭克林高中,在上學時間調晚之後,學生第一節課上課遲到或缺席的狀況變少。

至於在課業上的表現,在上課時間調晚之後,學生的學期成績整體提高了 4.5%。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 12號,富蘭克林高中的自然科學老師卡札羅夫(中)在第一節課和學生們討論。對於卡札羅夫來說,她認為討論和實作對於科學教育來說非常重要。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高中老師:真的有差

羅斯福高中生物老師賈涂兒(Cindy Jatul)說,當上學時間是早上 7點50分時,總是會有一些同學上課遲到,即便到了教室也昏昏欲睡,在這種情況下她如果要讓這些昏昏欲睡的學生做實驗,他們很快就會搞砸。但在上學時間調晚之後,這種情況明顯好轉了。

富蘭克林高中自然科學老師卡札羅夫(A.J. Katzaroff)也深有同感,當上學時間維持在早上 7點50分時,學生上課不停打哈欠,很難參與課堂上的討論。

卡札羅夫認為,科學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之間彼此討論和實作,當上學時間調晚之後,有更多學生在課堂表現上能深入思考,吸收到更多內容,而且上課遲到或缺席的人數也顯著下降。

單圖
文章插圖

對於青春期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生理時鐘的就寢時間接近午夜,即便家長希望他們能夠早一點上床睡覺,躺在床上也未必能提早入眠。

網友 Fausto García

「晚上就是想熬夜」

曾在高二時參與這項研究的富蘭克林高中學生奧斯特羅夫斯基(Hazel Ostrowski)表示,自從上學時間晚了 55分鐘後,她覺得上課專注力變得比較集中,但有時候還是會很想睡,「我早上起來都覺得很累,只想繼續睡一下」。

奧斯特羅夫斯基接著說到:「晚上時我會講電話,我就是想熬夜。」事實上,大多數青少年睡眠時間變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多數年輕人晚上時很喜歡拿著智慧型手機聊天、傳訊息,而行動裝置上的藍光會影響到睡眠品質

調整上課時間  更符合生理時鐘

負責這項研究的華盛頓大學生物學教授伊格拉西亞(Horacio de la Iglesia)認為,這項研究表明延後上課時間,能讓青少年學生早上睡飽一點,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他解釋道,進到青春期的學生在生理時鐘上會出現變化,他們會變得比老人或小孩更晚睡,就寢時間接近午夜,比較晚睡自然會比較晚起。所以當上學時間能延後一點,這才更貼近青少年生理時鐘的起床時間。

單圖
文章插圖

圖為 12號,富蘭克林高中的TA巴克(Leonardo Baker,右)在校門外和學生們打招呼。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上學時間要在08:30後

早在 2014年,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就曾發表一項聲明,呼籲各級學校應該要將上課時間改為早上 8點30分之後,這樣才能讓學生睡滿 8.5小時。

但根據美國教育科學院(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統計,美國只有 17%的公立國、高中有做到這點。

太早上學只會砍掉睡眠時間

伊格拉西亞說: 「即使是西雅圖郊區的學校,也不願意將上學時間調晚一點。」他希望,這次研究能讓更多學校延後上學時間,當學生一大早就要去學校上學時,「我們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砍掉他們的睡眠時間」。

伊格拉西亞認為,既然青少年的生理時鐘就是如此,不如改變制度讓青少年的作息能配合生理時鐘。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