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際新聞喵一下

把貓往下丟的比利時拋貓節 中世紀貓咪的惡夢,現代貓奴的狂歡

我們把全世界的貓都送到你面前了,請吸。

單圖
文章插圖

伊珀爾的吉祥物貓咪西佩爾(Cieper)的巨大木偶,是每屆拋貓節必備的角色。

網友 © KYLE MASSON/Kattenstoet

這個月稍早的週末,比利時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伊珀爾(Ieper),正為貓咪而瘋狂!

這裡聚集了上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愛貓人士,參與一場圍繞貓咪舉辦的狂歡節,街上處處可見擺滿貓咪裝飾的櫥窗,或是販賣貓咪紀念品的店鋪,還有許多遊客穿上具備貓咪元素的衣服,表現對貓咪的熱愛。

到了12日下午,伊珀爾鐘樓前的廣場擠滿群眾,只見一名身穿紅、白服飾的男子,先是從鐘樓的窗口向大家揮揮手,隨後,他拿出一隻又一隻貓咪玩偶,朝著下方群眾的方向丟去。這便是比利時知名節日「拋貓節」(Kattenstoet)的重頭戲!

單圖
文章插圖

活動當中,身穿紅、白小丑服裝的工作人員,會將貓咪玩偶從衝樓拋下。

網友 © GIOVANNI FAGHEL/Kattenstoet

6年來第一拋

伊珀爾是一座古老、充滿中世紀風格的城鎮,並以身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場聞名。到了1938年,這裡首度開始舉辦小型的貓咪遊行,以及將貓咪玩偶拋下鐘樓的活動;隨後,活動規模逐漸擴大、變革,演變為現今的拋貓節,每隔3年就會於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辦。不過,由於上一屆活動遇上疫情取消,因此今年的拋貓節為2018年後首辦,意義格外重大。

今年的節慶,吸引了約5萬5,000人前往,參與盛大的貓咪遊行和拋貓活動。在遊行中,除了城市吉祥物貓咪西佩爾(Cieper)和牠妻子明妮克(Minneke)的巨大木偶,還有許多表演者打扮成貓咪,或是身穿中世紀服裝。

單圖
文章插圖

吉祥物貓咪西佩爾的妻子明妮克(Minneke)。

網友 © DRIES DEWEERDT/Kattenstoet

另外,有些遊行花車以伊珀爾的歷史為主題,有些則展現傳說、典故或流行文化中的貓咪,包括大眾熟知的加菲貓,也加入遊行的行列!

遊行結束後,傍晚時分則會迎來「拋貓」活動。身穿紅白服裝的工作人員,會在鐘樓上向下方群眾展示手中的貓咪布偶,再一一拋向不同方向,讓廣場中的男女老少接住布偶。根據曾參與拋貓節的網友分享,工作人員會扔下上百個布偶,整個活動將持續半小時以上。

Kureha Aisawa 🌸相沢くれは(@kurehaaisawa)分享的貼文

起源卻是貓咪血淋淋的惡夢

不過,這個看似圍繞貓咪展開、吸引大批貓奴參加的活動,背後的由來卻可能會令所有愛貓人士不寒而慄。因為在幾百年前的中世紀,居民從鐘樓向下扔的可不是可愛的貓咪布偶,而是真正的貓。

根據長期研究各國民俗起源的荷蘭作者伯特(Bert van Zantwijk)的說法,由於伊珀爾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方便從國外進口羊毛加工,再將成品沿著河流送往國外,因此在中世紀成為以紡織業聞名的城鎮。

不過,羊毛與布料容易形成溫暖、柔軟的環境,吸引老鼠築巢並繁殖。由於老鼠帶來的排泄物和髒污,會嚴重損害商品價值,因此當時的人們決定派出貓咪,使出捕老鼠大法。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後,貓咪開始大量繁殖,反而造成人們的困擾,於是當時的人們開始以各種殘忍方法撲殺貓咪。而在每年四旬期第二週的星期三,人們都會聚集於鐘塔下,觀看貓咪被丟下地面。

單圖
文章插圖

工作人員站在鐘樓的窗口,準備開始拋出貓咪玩偶。

網友 © KYLE MASSON/Kattenstoet

伯特提到,許多人認為拋貓的行為只是為了將過剩的貓咪處理掉,不過觀察歷史文獻,會發現若當年城市的景況不佳,將有更多貓咪被扔下鐘樓;相反地,如果城市景況好,遭犧牲的貓咪則較少,「這似乎表明了,這是一種類似祭祀的行為,而非單純清理過多的貓咪而已。」

此外,中世紀的人們會將貓咪視為邪惡的象徵。因此除了將貓咪從高處拋落,人們也經常以各種殘忍的手法虐殺貓咪,甚至將此視為娛樂活動。例如,將貓咪放入懸掛於樹上的桶中,比賽誰能先將木桶打破;或將貓放入木桶或袋子裡,並將其掛在火上活活燃燒。

單圖
文章插圖

中世紀的人們會將貓咪裝入懸吊於樹上的木桶,並輪流擊打木桶。

網友 wikipedia

不怕不怕,本節日沒有貓咪再次受害

所幸,到了1817年,拋下活貓的行為就被全面禁止。據傳,當年最後一隻被扔下鐘塔的活貓,幸運地倖存下來,且一落地後就迅速逃跑了。

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時伊珀爾的市長決定重啟這項傳統,不過是以塑膠玩具代替真貓,藉此與居民同樂,並記憶城市過往的歷史。中間雖因二戰一度暫停,這項活動仍於戰後再度舉辦,並於1955年發展出大型貓咪遊行,逐漸成為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節日之一。

單圖
文章插圖

1950年代的拋貓節遊行。

網友 Cerile Deltombe

接下來,讓我們搭上飛行船前往比利時,一起看看拋貓節的盛況吧!

單圖
文章插圖

來吧!跟著黑貓白貓的腳步!

網友 © ERIC COMPERNOLLE/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明星貓西佩爾的跟班們。

網友 © GIOVANNI FAGHEL/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本大爺西佩爾來也!

網友 © ERIC COMPERNOLLE/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加菲貓:我才是真正的世界巨星。

網友 © DRIES DEWEERDT/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比利時知名漫畫《Le Chat》的主角也來到現場了!

網友 © KYLE MASSON/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中世紀還有一個名為「貓咪風琴」的殘酷習俗,人們會將貓咪的尾巴夾在幾塊木板間,以槌子敲打,讓貓咪發出慘叫。此造型便是呈現這個可怕的舊習俗。

網友 © GIOVANNI FAGHEL/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也有許多演員畫上特殊妝容,化身為貓咪。

網友 © DRIES DEWEERDT/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喵~喵喵喵~(翻譯:老娘漂亮吧)

網友 © DRIES DEWEERDT/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真貓本貓:人類?在幹嘛???

網友 © KYLE MASSON/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除了貓咪主題,許多演員也穿上中世紀的服裝,呈現當地的歷史文化。

網友 © ERIC COMPERNOLLE/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以十字軍為主題的巨大木偶。

網友 © DRIES DEWEERDT/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 DRIES DEWEERDT/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網友 © ERIC COMPERNOLLE/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有那麼多貓咪,老鼠朋友們也要來湊一下熱鬧吧!

網友 © ERIC COMPERNOLLE/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當地傳說中介於龍、女巫與惡魔之間的巨大怪物「Pietje Pek」。

網友 © GIOVANNI FAGHEL/Kattenstoet

單圖
文章插圖

地球圖輯隊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延伸閱讀

收起全部

參考資料

展開更多